第170章 第 170 章(1 / 2)

如果現在一家人在沈家溝,沈衛民得了兒子,該是全村同慶。紅雞蛋、喜餅肯定已經散到全村去了,但現在他們在京市,這些都搞不了,一切隻能等孩子回村之後再說。

“這孩子長得好,跟你小時候一個模樣。”李招娣抱著孫子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沈衛民瞅了兒子一眼,皺巴巴的,屬實看不出哪裡好看,不過身為兒子不能拆親娘的台,也跟著點頭。看趙姑娘驚訝的瞪圓了眼睛,沈衛民隻能輕柔的捂上她的眼睛,湊到她耳邊低聲說道:“娘高興!隨她去吧。”

孩子是醜是美,總歸還是自己的好,趙琪也不能說啥。

農村生孩子,大都是在家裡。像沈衛民這樣,一早把媳婦兒送到醫院,生完後還在醫院住幾天的少之又少。不過,沈新乾和李招娣是有孫萬事足,萬事都隨老兒子的願意,其他諸事不管。

趙琪在醫院產子,沈家雖然沒有通知誰,但陸陸續續的還是都知道了。醫院是程家大嫂幫忙安排的,有熟人也不奇怪,然後就有程老太程大嫂,夏揚州楊文也和李凱徐雅琪夫婦親自前來探望,其中最讓沈衛民感到疑惑的是李凱徐雅琪夫婦。

回到京市富裕地,回到家裡,按理說兩人的生活水平包括身份地位都有所提高,精神狀態就算不慷慨激昂,也不該萎靡至斯。上次沈衛民見到李凱,對方雖然稱不上意氣風發,但還過得去,現在這算什麼?

真正看到這對夫妻站在一起,沈衛民能清楚地感受到兩人之間的隔離。以往在池縣,兩人日子貧苦,卻難掩溫馨,現在再看兩人之間竟隻剩下梳理和客套。沈衛民當然不會認為單純的家族紛爭會讓兩人變成這樣,他們當初可是要出走也要在一起,如果連這點挫折都受不住,當初是怎麼下定決心的?

清楚了這個,沈衛民更不清楚兩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趙琪身體底子好,用大夫的話說就是他就沒見過幾個產婦生完之後像她這麼有精神的。他們夫妻倆把李凱和徐雅琪之間的不自然看在眼裡,中間趙姑娘還想開口問,被沈衛民攔住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李凱和徐雅琪現在麵臨的情況很顯然不是他們做為朋友能插手的事情,不然他們不會連最基本的暗示都沒有。李凱和徐雅琪都不是盲目之輩,有些事情他們不說就是不想外人揭開,既然這樣,他們這些外人又能說什麼。

今天是沈衛民和趙琪的喜日子,不管兩個人內部有什麼矛盾,還是以夫妻的名義過來了,也算是全了禮數,其他的還真不能太計較。

想到這裡,沈衛民苦笑,說到底,還是他家拿不出手去。李家和徐家那樣顯赫,隨便捧出一家抬抬腳,伸伸腿,他們也受不住。如此,他有什麼資格去管彆家閒事。當你的能力淩駕於所有人之上,多管閒事是維護正義;當你實力不足,多管閒事,隻能被萬家唾棄。——這就是現實。

另外,沒看到就連李凱和徐雅琪自己都不上心嗎?有些事情固然艱難,但有自發作用,最終也能引起質變,但沈衛民在這兩口子身上沒看到任何內發動力。

這些事情,沈衛民從來不吝和趙琪談。對於父母,他從來報喜不報憂,如果有些話他連自己媳婦兒都不能說,偏要端著架子,他不得累死?

夫妻一體,共同承擔才是。

趙琪聽沈衛民絮叨絮叨說完話,心疼都不行,她衛民哥看著光鮮亮麗,但是根基太淺。如果不是靠著先大哥的戰友和朋友,他們這次連京市這個地都待不了。她也明白有些事情還真不是他們能管的,熱心腸是一回事,無腦熱心腸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又在醫院住了幾天,等醫生說他們能回家,一家人才又回到胡同院子。

雖然在京市有幾個朋友,不過總地來說,沈家在京市就像孤兒一樣,幾乎沒有人會在意他們家怎麼樣。沈家人也樂得自在,窩在小院裡自娛自樂。

沈衛民卻覺得有些失落。

“生孩子是女人家大事,這月子得好好做,烙下病根可是一輩子的事。”李招娣開導老兒子,“沒人上門再好不過了,等咱們回家的時候,天氣好孬得暖和點兒,到那時候想乾什麼不行?”到那時候,孩子長得壯實了,兒媳婦也能見風了,出入都由他自個兒娘抱著,還能出什麼差錯不成?

沈衛民一想可不是這個理兒,嬰兒脆弱的很,現在各方麵護理都跟不上,一切還是小心為好。

京市終於晴了天!因為這個,李招娣一直誇她小孫孫有福氣,雖然他太小見不了太陽,不過他的尿布能在太陽下晾曬晾曬,也是好事一樁。

沈衛民這幾天也沒閒著,繼續在京市玩具廠工作,閒暇功夫,打聽了不少博覽會的消息。

出了正月,所有的交通正式恢複。二月初六,沈衛民和爹娘媳婦兒商量之後,正式踏上了回池縣的路程。

他離家已經不少時候,如果家裡沒有活計還就罷了,他身上卻掛著這麼大一個工廠,雖然中間有七叔磨合,和他時常通電話,他不至於連工廠最近發生了什麼事都不知道,但到底還是不如自己再身邊踏實。

另外,眼看著沈家溝食品加工廠就要去海市參加商品博覽會,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關乎沈家溝食品加工廠的未來和發展,他不在旁邊看著,根本放心不下。

沈衛民在池縣火車站下車,離老遠就看見過來接他的沈東林夫婦。

“七叔,七嬸,你們過來了?”沈衛民上前幾步,他走的時候準備了一車箱節禮,回來的時候卻不過兩個蛇皮袋。

沈衛民向來不是張揚的性子,說實話,雖然他兒子沒有大辦,不過交好的幾家送來的賀禮都是極能拿出手的,但是有些東西不好擺在明麵兒上。他手裡拿的這兩個蛇皮袋裝的都是給親戚朋友帶來的京市土特產,是沈衛民利用這段時間對京市的探索自個購買的,其中當然少不了程大嫂的指示。

這要換了其他人,比較過沈衛民送節禮、收回禮的規模,指定得替他打抱不平。不過沈東林和田桐夫婦是什麼人,倆人都是見過大世麵的。沈衛民去京市,就是到了彆人的地盤,人家那都是什麼身份地位,衛民的禮重三分才正常,能收到回禮就不錯了,難道他們還指望人家照著沈衛民給京市置辦節禮的標準,給沈衛民備禮?

臉呢!

沈衛民倒是沒想那麼多,不過就算知道也會一笑置之,綿延種花家幾千年的傳統——禮多人不怪,就算是在特殊時期的現在,骨子裡的基因也不能改變。他去京市失去做客,要人幫襯,當然要有所表示。眼下他卻是回家來了,吃穿住又不靠誰幫襯,他們就要盼著自己給準備節禮,自己難道是冤大頭不成?

“平安回來便好。”沈東林捶捶沈衛民的肩膀,“你們出發之時我就想到了這個可能,孩子生在京市也好。”

沈衛民點頭,生在京市當然好,人家醫生護士照顧的熨帖。就連他娘都時不時的感歎,兒媳婦產子沒吃多少苦頭,母子倆收拾的也乾淨,比他們農村利落太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