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關於霍頓公爵搖身一變,變成神明轉世一事,教會卻有點犯嘀咕。
關於霍頓公爵得到神明庇佑的事情,本來是教會的人為了吹捧霍頓公爵搞出來的。
這種新統治者上台教會就派人幫著吹吹功績啊、和神明扯扯關係啊、在本地居民那裡宣傳一下啊,也是教會人員的傳統技能了,到哪裡都是這樣,霍頓公爵的出手又的確不凡,一來就的時令官,為本地領民大大增收——要知道,教會收的是什一稅,領民增收,他們也能增收的。
所以他們吹起霍頓公爵來是真的有幾分誠意的。
而接下來,霍頓公爵發明一係列的農業改革一看就能為農民大大增收,教會人員就吹得更加真心實意了——白得的收益,誰不愛呢?不就是吹兩句,要他們把霍頓公爵誇上天也行啊。
事實上,樂顛顛的教會人員們看著郡北的農民們一個個歡喜的樣子,也差不多將霍頓公爵吹到天上了,就差讓她飛了。
可是接下來的風向就有點超出郡北教會人員們的控製了。
七月的時候,霍頓公爵讓人在郡北重新動工的第一段路修好了,那路像神跡一樣由黏糊糊的液體變成了馬踩不爛的堅硬固體,仿佛隻在一.夜之間,霍頓公爵是神明轉世的傳言就在郡北傳遍了,而郡北的普通農民們對此深信不疑。
這是破天荒頭一次,那些農民沒有經過他們費心引導就自發將這個說法傳遍了,而且沒有誰提出懷疑。
那些農民真的認定了,霍頓公爵就是神明轉世。
這個結果讓教會的人們有些驚訝又有些說不清的不安。
有人覺得那個傳言很有道理,霍頓公爵這麼神,說不定她真的是神明轉世呢?
也有人覺得不可能,畢竟最初在郡北說霍頓公爵被神明寵愛的人還是他們自己呢,霍頓公爵是真神還是假神他們自己還不知道嗎?那不都是商業互吹嗎?
但是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郡北的人民已經堅定地把霍頓公爵是神明轉世這個說法牢牢記在了心裡。
等到八月夏收結束,這個說法再次被深深烙印到郡北人民的靈魂深處。
這一次,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推翻這個說法了——連教會人員自己都不能。
某次,某位脾氣不太好的教士在鄉間與人交談的時候無意中透露了他不認為霍頓公爵是神明轉世的想法,結果令人後背無端發涼——那個村子附近所有人都圍了上來,一直說到那位教士願意承認霍頓公爵是神明轉世才放對方離開。
教會裡的人們隱隱察覺到,在霍格斯郡,至少在郡北,有什麼東西已經悄悄改變了。
而作為親自引導這一切發生的幕後推手的奧斯維德神父,他比這些還在懵懂中根本不知道敵人已經釜底抽薪了的教會底層人員更加知道,公爵在做什麼。
她在和這些底層教職人員搶信仰,或者說,她在搶神明的代言權。
同樣是信仰神明,一群最底層的神明的仆人和神明轉世者比起來,鬼都知道誰的話更具有權威性。
假以時日,若是這些教會人員和公爵起了矛盾,那些人民會更相信誰維護誰呢?
是替神明乾活傳話的教會人員呢?還是神明的轉世者呢?
甚至,如果不是公爵需要用替農民增收來證明自己是神明轉世,隻要人民已經認為她是神明轉世,那麼,她即使給人們帶來的是厄運與災難,人們也會更相信她——而不是那些教會人員。
神仆和神明本身之間,有著天然的地位壓製。
教職人員本身並不存在任何權力或力量,他們之所以能夠從人們手裡取得敬畏和權力,是因為他們是在替“神明”轉達旨意。
而一旦“神明”本身來到了人們麵前,他們的存在就再也沒有了意義——或者說,需要“神明”再次賦予,他們才有意義。
奧斯維德神父從不畏懼這一點。
因為他就是那個早就已經被“神明”賦予了意義的人。
霍格斯郡原本已經有了正統的教會勢力,他這個外來者再怎麼“遊學”,也不能越過本地的教會勢力去管理那些真正核心的事務,如果公爵需要,他不介意替公爵打殘原本的教會在本地的手,轉而替公爵當那隻手。
但是在特蕾莎修女被公爵派出去那一刻,他在電光石火間忽然領悟到一個可怕的可能。
他想起了公爵在特蕾莎修女麵前曾經說過的那些話。
他想起了特蕾莎修女的迷茫和虔誠。
他……他還想起了去年一個冬天,公爵都讓特蕾莎修女跟自己學拉丁文。
拉丁文。
那是神的語言。
公爵讓特蕾莎修女學它做什麼?
奧斯維德神父在這時候才開始冷汗直下。
一整個冬天,他都沒有察覺公爵的深意,他還以為公爵隻是覺得特蕾莎修女需要更多知識和技能。
這很好理解,畢竟公爵手下一直很缺人,能挑起大梁的人嚴格說起來隻有兩個,他和克勞德總是忙得團團轉,恨不得能有三頭六臂,而公爵又總有那麼多新的想法,總需要更多強有力的幫手才行。而拉丁語深奧複雜,學會之後在很多地方都能派上用場,光是用來傳信保密就很方便,你看今年做水泥的時候不就用上了嗎……
他太想當然了。
他太小看公爵了。
作者有話要說:待會兒還有一章(心虛)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天京西171瓶;老年魚的快樂10瓶;過敏、嵐雨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