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死後,起義勢力成為散沙一盤,還沒有形成新的統一領導,對於如今危急的形勢,齊國、燕國等也覺頭痛,不知如何是好。
在項羽、劉季等人回到彭城之時,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也趕來了彭城。
如今要事,如何救趙破秦?
帥帳內,各人神情嚴肅沉重的分席列作,項羽對著高陵君目色難掩嫌惡厭恨,若不是那齊國田榮恩將仇報、故意拖延,他叔父不至於身死定陶,甚至可能早於濮陽殺了那章邯,根本不會有今日之危。
範增看著項羽幅度極小的搖了搖頭,示意他不可意氣用事。
如今滅秦救趙是大事,計較私仇隻會損害己方勢力、影響義軍團結,也顯得他格局不高,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於大事不利。
今日議會,救趙之事肯定是不容置疑的,可問題是怎麼救、誰去救?
如此秦軍軍勢之盛,趙國危在旦夕,重重不利如壓在眾人頭頂的烏雲,遮蔽天日,叫眾人看不見獲勝希望,壓得帥帳內氣氛沉悶。
一片沉默中,如清泉般清麗的聲音緩緩響起,不輕不重,乾淨清涼,卻如清風拂崗般吹散眾人被陰霾籠罩的沉默壓抑。
“兵分兩路。”
兵分兩路?
全力救趙尚且兵力不足,還要兵分兩路?
眾人皺眉的看向清俊如幽潭明月的男子,他一襲白衣貴麗,神情溫和淡然,如皚皚雪峰、皎皎明月,哪怕坐在較為靠下的席位,一身氣度也叫人不敢小瞧。
如此計謀若換個如他年齡一般,甚至年齡更長之人,他們都會出言辯駁,但偏偏是他。
不認識周寧的高陵君蹙著眉沒有說話。
與周寧相熟的範增、陳嬰等人似有所悟,順著周寧的話思考起來。
懷王知他不是誇口妄言之人,虛心請教,“周君有何妙計?”
其實算不上妙計,他們最後就是這樣做的,不知是誰想的主意,但此刻這功勞她要冒領了。
“諸位可知桂陵之戰?”
在座將領習兵書的,如此有名的戰役自然是知曉的,但也有些農民起義兵,連筆墨也少碰,就更彆提說古了。
範增道:“你是說圍魏救趙?”
周寧點了點頭,“秦軍包圍巨鹿,欲圍城打援,我們也可攻其必救。”
範增一愣,片刻撫掌笑道:“對極對極,此時秦軍精銳都在北邊,關中必定空虛,若有一路兵馬能西進對鹹陽造成威脅,必能叫秦軍方寸大亂,領兵回援。”
而巨鹿離鹹陽有上千裡之遙,秦軍若奔襲救援則精兵也會生生熬成疲兵。
周寧見他了解了,便笑了笑,不再多言,不管此時旁人如何打量她,她顧自斂眉垂眸,恢複一貫的低調淡泊,不爭不搶。
項羽怔愣的看著她,神情恍惚,半晌未動,忽而身邊傳來範增的一聲動靜極小的輕咳,項羽卻恍聞天雷般極快的回神,狼狽的將視線投向彆處,心中慌惶酸澀又煎熬。
劉季原本也讚歎的看著周寧,真是個寶貝啊,這要是能為他所用……聽到範增的輕咳,劉季反應極快的戲謔的看向項羽,雖然沒有看到項羽的失神,但卻看到了項羽此時神情變換的生硬。
劉季無聲的咧嘴笑起來,越發覺得有意思。
這是周寧第一次主動獻計,懷王看她一眼,心中又是驚歎又是滿意。
那個項梁執政時一直隱在後頭的男子,願意為了他站出來出謀劃策,他更沒有想到,此人不言則已,一語便中的,如此人才,為他所用,懷王心中激蕩。
懷王讓諸將商議此計是否可行,聽聞眾人皆認可後,便毫不吝惜的誇了周寧好幾句。
驟然得了這麼大的臉麵,周寧的麵色依舊很平靜,舉止依舊嫌棄有禮,並沒有半分驕傲之色,與項梁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懷王心中又添兩分歡喜親近。
計謀既定,該推舉領兵的將領了。
北伐和西征兩路,派誰西征,誰又有膽量能力北伐呢?
北上要麵對章邯和王離兩路虎狼之師,凶多吉少;西征則是秦國的關中老巢,是孤軍深入。
兩路軍馬的任務都很危險,營帳中一時無人應聲。
懷王見此,為道:“寡人與諸位約定,若有哪路兵馬先入關中者封為關中王。”
這麼一個大蘿卜掛出來,營帳內的人心動了。
周寧也淺笑著道:“某願為懷王解憂,北上救趙。”
懷王見此,心中感動,兩路雖然同樣危險,但北伐明顯比西征更凶險,而且“先入關中者王”,西征明顯占據地理優勢,因為西征就是奔著鹹陽去的,而北伐,巨鹿距鹹陽上千裡之遙呢。
周君請兵北伐而不是西征,更可以證明他是真正為自己解憂,而不是為了私心利益。
懷王坐正身子對周寧拱手,感慨道:“周君忠義。”
周寧抱拳還禮。
西征雖然便宜,但比起一個空蕩蕩的承諾,她更想要實際的力量。
項羽請命道:“某願隨周先生北伐。”
懷王一時沒有表態。
範增皺了皺眉,這兩路兵馬,明顯西入秦關利益更大,羽兒為何……範增看了看周寧,幾不可聞的歎息了一聲,羽兒是還沒有放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