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2)

宴請命婦是在上午,中午之前眾命婦就都回家了。晚上還有一場宮中內部的家宴,後宮嬪妃無論位分大小都能參加,這甚至是很多低位的選侍、才人一年裡麵唯一一次見到皇上的機會。考慮到雲苓已經在上午麵向外命婦的年宴上全程值班,且美人以下身邊就沒有女史了,她們這些高位嬪妃不帶女史也沒人說得出什麼,晚上的時候,莊妃把雲苓留在了長春宮,沒有去宮中的家宴。

雲苓當然求之不得。唯一的遺憾是白沙、紫竹和薑嬤嬤都陪著莊妃一起去了。她平時在長春宮實在稱不上交遊廣闊,也就是和四個大宮女以及薑嬤嬤熟悉一點,四個大宮女中又以白沙和紫竹為首,剩下三個雖然也熟悉,但日常交流沒有白沙紫竹那麼多。如今長春宮裡隻剩下她和綠雲、紅葉,像同事聚餐一樣喝點小酒聊聊天是可以的,但像中秋那天玩得那麼瘋是不行了。

好在綠雲和紅葉大概是對中秋的事還心有餘悸,興致也並不算高。晚上吃到一半,天上突然飄起雪來,過年的晚上沒有月亮,但院子裡的宮燈還在。白雪一映,更顯得這長春宮亮了不少。

綠雲有些發愁,“大過年的都不讓人歇一會兒!”冬天一到,晶瑩剔透的雪在宮女們討厭的事物裡必須能排上前三。綠雲這種大宮女還好,一會兒隻需要在莊妃回長春宮之前,按照莊妃的行動軌跡走一圈兒,查看一下有沒有地方的冰雪沒有清理好就行了。粗使宮女和太監就慘了,從落雪開始,到雪停為止,得不斷地拿著掃帚掃掉路上的積雪。

這會兒幾人在屋裡吃飯,就有小太監抱著掃帚出去掃雪了。雲苓囑咐小廚房送了一鍋薑湯,也沒放什麼紅糖,就坐在平時燒水的爐子上,讓這些小太監換班的時候能稍微驅一驅寒。

同樣在皇宮,有人卻正對著紛紛揚揚的雪花拍手叫好。

晚上的家宴沒上午那麼多條條框框的,又是難得的麵聖機會,低位的嬪妃們當然就沒那麼規矩,一會兒是這個貴人有感而發演奏一曲,一會兒是那個美人唱支小調,偶爾還有才人來個舞蹈,簡直百花齊放,不要太美。

這會兒是王貴人起的話題,說是萬梅園的梅花開了,命宮女折一枝回來姐妹們共賞。結果宮女回來的時候不但帶回了梅花,還有紅梅上那素淨的雪花。

梅花熱烈,雪花淡雅,梅香之中摻雜了一絲冰雪的冷香,更顯得韻味十足。皇帝來了興致,“外麵下雪了?”

“回皇上,是呢,”王貴人從小宮女那接過梅瓶,複述自己也剛從宮女那得來的消息,“下了一會兒了,這樣的天,梅花倒是更顯風骨了。”

皇帝就笑了,對幾個皇子、皇孫道,“既然如此,咱們也風雅一回,都寫首詩來賽一賽,一會兒贏了的朕有賞。”

皇孫們啟蒙時間還短,主要考校的對象就是皇子們了。後宮女子的爭寵節目已經停了,這會兒回到座位上坐好,正等著皇子們的大作。

大皇子雖然喜好美酒和美女,但畢竟也是從小接受精英教育的,一會兒功夫就揮毫潑墨,一首詠梅的七言律詩躍然紙上,從梅花的姿態入手,又點出梅花和雪景相互映襯,更顯得意境優美,言辭婉轉。

太子還在和皇帝鬨彆扭呢,懶得在這些小道上費心思,直接抄錄了一首古人舊作,沒多想就交給了一邊等著的小太監,是眾皇子中最先交卷的,身姿當真瀟灑。

三皇子平日常和武勳世家交往,對於詩詞不大精通,這會兒搜腸刮肚湊出了個五言絕句,後兩句詩也從詠物拐了個彎。一般詠梅花的詩托物言誌,言的都是文人的氣節,到三皇子這就變成了:看到這樣傲雪的寒梅,於是想到了大過年還在頂風冒雪戍邊的戰士……嗯,好像也沒啥毛病的樣子。

五皇子的詩中規中矩,他就是那個托物言誌,說到文人氣節的,這也算梅花詩的套路。不過他做的是一首五律,後麵提及大梁如今有氣節的文人如同過江之鯽,算是委婉地頌聖了。

六皇子最喜歡的是樂府詩,這會兒時間不夠,做了首短篇,也算可圈可點。七皇子作的詩用了幾個典故,都不生僻,以他如今尚書房還沒畢業的進度來看,還算不錯。八皇子從年紀來說和皇孫們差不多,這會兒做出的詩也就那樣,不在比較範圍。

過一會兒計時的沙漏已經走到頭,太監們收走皇子們的詩稿,送給皇帝一一細賞。皇帝一會兒為大皇子的詩中過於描述梅花的輕盈姿態而皺眉;一會兒因為明顯帶有三皇子個人風格的作品而失笑;看罷五皇子的詩,皇帝心情大好,然後就翻到了七皇子的“老枝開新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