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1 / 2)

後怕肯定是後怕的,不過現在兵亂已經過去,雲苓還是沒那麼緊繃了,隻輕聲點評道,“那看來陳姨娘要有一段時間日子不好過了。”想到陳氏前段時間在府裡圍追堵截她們這些孺子和崔側妃,雲苓有些好奇,“對了,六皇子還沒回來嘛?”這都出門大半年了啊。

潘有仁搖搖頭,“沒聽說過,不過奴婢笨想著大概是沒回來吧,不然,離家這麼長時間,回來不應該安排個洗塵宴麼?”這種洗塵宴司徒暉就算不去,府裡也應該送一些禮物的,畢竟也算大事。可潘有仁還真沒聽說府裡最近有這筆開銷。

說起還在江南的六皇子,潘有仁突然想起另一個也在江南的人,猛地一拍腦袋,“瞧奴婢這腦子,可不是不中用了麼?”他從懷裡掏出一封厚厚的信,笑道,“苗公子來信了,今早小主還沒起床的時候到的。”他本來想著等到雲苓起床後就把信呈上去,沒想到雲苓起床後直接去了正院,還經過了這麼混亂的一天,他現在還心有餘悸,好懸就忘了這封信了。

雲苓拆開信封,一張張寫滿了字的信紙就滑了出來。這封信首先肯定是報喜,原來,苗雲峰今年秋天連著參加了三場考試,正式拿到科舉考試的入場券,如今已經成為一名秀才了。

十六歲的秀才,整個大梁也不算多見,雲苓還是挺高興的。隻是苗雲峰在婚姻市場上大概會更熱門了。這個時代父母雙亡的孩子說出去是不好聽,但苗雲峰的實際情況足夠實惠啊!一般兄弟姐妹人少的家庭都怕孩子無人幫扶,但苗雲峰有個在皇子府做孺子的姐姐,科舉考完之後想要謀個官還是容易的。雖然民間有話說“一個大姑姐頂半個婆婆”,但雲苓這個大姑姐和弟妹又不能常見麵,嫁過來苗家之後就能當家做主,還是有不少人看好的。

苗雲峰也在信中說了這個問題。他本就是因為怕被定城侯府用婚姻之事拉上船才提前回南的。現在秀才考完了,也該考慮個人大事了。苗雲峰的信上說,回江南這一路都是和同窗一起,同船三四個月,難免見到幾個同窗的家眷。其中有一個今年考上了舉人的師兄,他家妹子據說是個“溫柔嫻雅”的,於是苗雲峰就動了心。

信上從頭到尾沒說姑娘的相貌如何,但雲苓想著,回江南的路上,那麼長時間裡幾家人的活動範圍都隻有船上那麼大的地方,苗雲峰八成是見過這位姑娘的。既然談及婚姻,說明這姑娘長得大概也不錯吧?

苗雲峰在信中說道,師兄也一向看好他,在書院的時候對他是屢有照顧,不過他隻有姐姐一個親人,所以先寫信來請示,如果姐姐覺得可以,他就和那姑娘定下來。

接下來苗雲峰筆下一轉,說他回了一趟苗家鄉下的老家。苗父死後就是葬在鄉下,畢竟考上秀才了,還是要告訴苗父一聲的。江南文風鼎盛,秀才在書香之家裡已經算不上多稀罕,但苗家往前數三輩還是土裡刨食的,對苗雲峰這個秀才還是稀罕的。這次回鄉,苗雲峰受到了大伯和小叔家熱情的款待,大伯還帶著他去看了當年苗父給家裡添的祭田——苗雲峰也是這個時候才知道,苗父雖然多年以來一直在外地做官,但和苗家的聯係並沒有中斷,苗家有個婚喪嫁娶,添置祭田,苗父都伸手幫扶過。大概也是因為這樣,苗父死的時候苗奶奶才那麼難以接受,直接殺到城裡去罵了兒媳婦一頓。

從出生起就在鄉下待著的苗奶奶不覺得罵這一頓能把兒媳婦怎麼樣,可等到兒媳婦死了,孫子孫女直奔京城也不回鄉下,苗奶奶就知道自己所作所為還是讓孩子吃心了。但,說到底,等到她老了也不指著苗雲峰這一支奉養,所以雖然覺得有些細小的愧疚,但總體來說,苗奶奶對對苗雲峰這麼長時間不和家裡聯係還是有些怨言的。

苗雲峰也無意和苗奶奶上演什麼親情感人之後又大和解那一套,事實上,這次他在老家受到的待遇可比當年苗父剛死的時候強多了。苗家大伯和小叔經過這幾年來官員大戶們的毒打,終於發現自家以前能在鄉下光靠種田就活得很滋潤,很大程度上是靠著苗父的官身的。不說彆的,光說田裡的稅,苗父死後,就翻了三倍。

眼見著苗雲峰帶著功名回老家,苗大伯幾乎要把苗雲峰供起來了。這幾年,他家裡也供了一個兒子,為的就是能給家裡這些田免稅,奈何兒子讀書不開竅,把苗大伯氣得不行。現在苗雲峰回了老家,被苗大伯拉住一口一個“這些田是你爸留下來的,我們不過離得近,照看幾分”,想把田地劃到苗雲峰名下。

苗大伯心裡也是有一本賬的,農人的地掛靠在有功名的人的名下尋求免稅是很早就有的辦法了,可這種事說到底不過是民不舉官不究,真拿到衙門裡去說,人家衙門裡隻認契書,那地可就和原本的主人沒有半文錢的關係了。

鄰村的老張家,就是借著同宗把地掛到了一個張秀才的名下,結果被張秀才反咬一口,說地是他花錢買來的。也不知那張秀才是怎麼和縣太爺說的,反正最後縣太爺判張家“刁民鬨事”,張家損了地,當家人還白挨了三十板子,到現在都在哭天搶地呢。

可見被掛靠人的人品十分重要。苗雲峰好歹也是苗父的親生兒子,親爹的墳在這裡呢,他又沒有個親兄弟,不敢做出那張秀才乾的事情。況且,老二的家底厚實著呢,這麼多年,他們兄弟都沒去索要那份財產,和苗雲峰這個侄子好歹還應該有幾分香火情吧?至於侄子和親媽之間的矛盾,苗大伯並不放在心上,他媽總歸還是苗雲峰的親奶奶,大不了以後也和前幾年似的,不來往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