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 120 章(1 / 2)

雲苓對李家也是真的服氣,每次李修容有什麼好事的時候,李家都不忘記顯示一下自家的存在感。要說她也不是很懂李家的這一番邏輯,如果說李家知道和司徒暉的血緣關係才是屢加放肆的底氣,那麼他們最有底氣搞事的時候應該是司徒暉登基、李太妃還在世的時候吧,偏偏就是那時候李家作妖次數最少。若說是仗著宮裡有個李家出身的妃子就為所欲為——李太妃在先帝的後宮裡也和現在的李修容差不多啊,怎麼那時候李家就老老實實的呢?還是當時她不了解外麵的傳聞,所以沒聽見?

無論如何,聽到李修容跪在乾清宮門前脫簪待罪的時候,雲苓對李修容還是基本持同情態度的,碰上這樣專注拖後腿五百年的娘家,也是沒辦法,尤其現在李太妃又不在了,司徒暉一個從小都沒聽說過舅家的人對李家能有多少感情?

不過,大概是看在八皇子的麵子上,司徒暉對李修容到底還算不錯。司徒暉說了不見,李修容就跪在乾清宮門外,這件事也分怎麼想了。如果碰到性情寬宏的皇帝心情好的時候,還能覺得李修容這是想要用誠意打動自己;但心眼不大的皇帝心情不好的時候,就難免覺得李修容這樣的做法有逼迫的意思了。

司徒暉當然稱不上性情寬宏,現在有了這麼大的事情,又難免心情不好,至少雲苓從玉柳那裡聽到消息後,覺得司徒暉不會管李修容的,想跪就讓她跪。沒想到一個時辰之後竟然有乾清宮的小太監把李修容送回去,雖然司徒暉從頭到尾沒讓李修容進乾清宮,但大概對李修容還是心軟了吧。

也是,畢竟前段時間為了能保證自己順利地升位,李修容可是和司徒暉回憶了好些往昔的情分呢,從司徒暉的表現來看,李修容的這個方法明顯是有效的,所以如今心軟大概也不稀奇?

當然,對李修容心軟是一回事,放過李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從常平倉和義倉中往外倒賣糧食其實不算大罪,但一則以前沒有人敢倒賣出去這麼多——同樣是三七分,人家以前敢偷偷倒賣官倉中糧食的官員,膽子最大的也不過敢弄出去三成,來年平倉的時候悄悄就填滿了,李家如今當家的這對父子可倒好,直接弄出去七成,這也就是去年江南那邊風調雨順,需要賑災的地方都在北邊,不然李家父子還能逍遙到這個時候?官倉裡剩下的糧食那麼少,隻要有點事就得暴露。二則今年這件事引起的後果其實遠比賑災不力要嚴重——彆看話本子裡動不動就有官員因為賑災時魚肉百姓就被砍頭,但和軍隊的後勤事務相比,所謂的賑災事宜都是小兒科了。百姓是非常堅韌的,即便因為天公不作美有些災情,但隻要不是活不下去,他們也不會想到造反。軍隊的後勤上出了問題就不一樣了,萬一東南這場仗輸了,反被藩屬小國騎到頭上來,那司徒暉可真是嫌自己在史書上留下的名聲太好聽了。

這兩點加一起,李家家主就算能靠著和司徒暉的血緣關係保住一條小命,但官帽子是彆想了,李家家主那個嘉議大夫的散階很快就被免職。

也不知道禦史台是不是被司徒暉噴得積聚了不少怨氣在心裡,在李家家主免官之後還有不少上奏折彈劾李家人的。小到在京城中縱馬狂奔,雖然沒有傷到人,但對秩序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大到收受賄賂,除了這次用江南官倉裡的糧食倒買倒賣,禦史台的大人們還查到李家人包攬訴訟、指使州府上的官員徇私枉法等等。

這種事基本高官人家都能找出來幾件,前段時間司徒暉怒噴禦史台不作為,禦史台不能和司徒暉說什麼,於是乾脆全化為行動:嫌我們對李家的關注少了是吧?行,那現在我們就多關注一下,就看李家能不能經受得起了。

就連李家家主的小兒子現在多做了一件衣服,也有禦史台的人上折子彈劾李家人驕奢淫逸。司徒暉被每天持續增加的彈劾折子搞得有些煩躁,又見刑部和大理寺重新調查出的事情經過清晰,李存義也已經認罪,乾脆宣布了這次事件的處理結果:李家家主免職,其嫡長子李存義流放五年。李家本來就靠李家家主的這個散官撐門麵,李家家主不是官身了,李家在京城中都待不長。尤其李存義又被流放了,李家的當家夫人現在每天在家裡對著李家的這位家主氣不打一處來,雖然能夠打點差役,李家畢竟和司徒暉還有這麼一層關係,差役大概也不會故意治死李存義,但那可是流放啊!李存義被流放的地方正是南方瘴氣橫行的地方,如果一不留神染了病,五年孩子後能不能回來還不一定呢!

而且,案件是司徒暉親手判的,前段時間王子騰是因為什麼倒的,京中所有的官員明明白白,現在連買白鴨這條路都斷了。李家家主的夫人不敢說和兒子一起去流放的地方,但給兒子帶了不少下人和成藥。如果不是因為現在李家正在風口浪尖上,不能再出什麼強逼良民為奴的事情,沒準李家還能給李存義強搶一個大夫跟著一起走。

李存義是真的能沉住氣,知道自己被判流放之後,他托李夫人趁著進宮請安的時候給李修容帶了一封信,後來由李修容轉交給了司徒暉。李存義在信中認錯態度良好,並且保證自己以後會在流放的地方乖乖地,不惹事。又說知道皇帝表哥對自己已經是顧及情分了,不敢奢求更多雲雲,總之看著相當感人肺腑。

司徒暉也不知有沒有相信這番說辭,反正李存義被差役押解出京的時候隻有李家人前來送行,司徒暉身邊的太監一個都沒露麵。

倒不是司徒暉故意給李家甩臉子:對於司徒暉來說,李家的事情已經處理完了。如今一家子平民百姓,想要留在京城裡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回老家的可能性很大。就和當初先帝在位的時候一樣,在地方上雖然打著“皇上舅家”的幌子,但在京城中有消息來源的官員都不會過於巴結李家,能巴結李家的那些小官即便用儘全力也闖不出多大的禍來,以後李家在老家那邊也不會吃虧,這就很好嘛。

看清了司徒暉的態度,司徒暉身邊的太監當然也不會主動去聯絡李家了。收拾了李家後,司徒暉的心情並沒有好起來,這件事畢竟不算喜事。雖然宮中不是沒有因為這件事造成的連鎖反應而心情不錯的人,但司徒暉顯然不是這樣的,話說李家和麼上不了台麵,司徒暉也很丟人好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