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1 / 2)

最後的帝王 青色兔子 5417 字 3個月前

《最後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六十九章

未央殿的夜裡,醒著的人總是比彆處更多些。

殿中燃燒的紅燭,都忍不住垂下了困倦的蠟淚,而燭火下議事的君臣卻都神采奕奕。

劉協在殿中來回走動著,環顧著且聽且思的王允、賈詡等人,口中徐徐道:“朕雖然坐在長安城中,卻於天下各地都有眼睛。如今戰亂已久,民眾為避戰亂,都棄田南逃,州裡蕭條。各處起兵,如袁紹在河北,饑饉之時,兵卒便以桑葚為食。而袁術在江淮,兵卒民眾則往東海之濱,取用蚌蛤為食。袁氏兄弟尚且如此,更遑論他人?他們這些人,起兵的時候腦袋發熱,卻沒有長遠之計,甚至連一年的計劃都沒有。不過是缺糧了就出去劫掠,吃飽了就把多的丟了。朕看不用朝廷派兵,單隻缺糧一項,便能叫他們不攻自破。朕的意思,長安城近患已解,也該著眼天下。朕看屯田製在關中推行的不錯,待到來年夏收之後,朝廷有了一年積糧,再要有所行動,便也有了底氣。子師(王允字),你擬個詔書出來,發給各處軍閥,叫他們上表投誠,若願意投誠的,便輸送千人入長安,恢複所在地原有的朝廷製度。”

按照朝廷原本的製度,一來,各地每年都要有滿年齡的青壯往都城來做兵丁,輪值之後再回到家鄉;二來,原有的納稅田賦也都要如數上繳。這兩條,因為戰亂分崩,道路不通,也因為董卓脅迫下的車駕西行,已經名存實廢了。

朝廷如今在長安城中,不過依靠著從前自洛陽與周邊糧倉內遷徙來的積蓄支撐。如果不行屯田製,坐吃山空,沒有進項,那就遲早完蛋。

董卓原本在眉塢藏起了夠他用三十年的糧食。

但是現在長安城中,有歸降的涼州叛軍共計五萬餘人,原有守軍三萬,呂布麾下三萬精兵,胡軫與徐榮原有兵馬近兩萬,曹昂一萬人,張繡一萬人,馬超與降兵五千,再加上朝廷官員家眷數千人,加在一起將近二十萬人。每天這麼多人的吃用,是個巨大的數字。

“屯田製施行之後,周邊叛逃四散的涼州軍還在不斷歸附……”劉協道,“若是人數超出了周邊荒地所能承載的量……”

他眉頭蹙起。

王允道:“關中人口繁多。然而漢中、邊地人口少……”

“關中尚且不穩,便要往周邊發力。”劉協搖頭道:“自然要先從關中想法子。關中地方,足夠數百萬人之用。若是二十萬兵耕種的地方都挪不出,那必然是有人占了太多的地方。”

這就說到漢末嚴重的土地兼並問題了。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可是一點也不誇張。

然而土地兼並這個難題,此前曆代君主,都曾出過各種法令,卻沒有一人能真正解決,而且往往因為得罪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而招致瘋狂的反撲報複。皇帝自然還是做皇帝,施行法令的高官卻往往落個悲慘下場。

此時聽皇帝提起來,王允與賈詡都知此中凶險艱難,也著實不是一言半語能說清的事情,便都不好開口。

殿中一時沉默下來。

劉協頓了頓,換了略輕鬆的口吻,道:“朕請了一位精於耕種的孫夫人,為朕將濯龍園改為菜園。待過幾日,園子平整好了,開種之日,朕意要百官同來,到時候,百官下地種菜,也算蔚為壯觀,是也不是?”

王允與賈詡都是一輩子的讀書人,萬沒想到活到半百之歲,還要挽起褲腿蹚泥地,不禁麵麵相覷,然而心中都明白此舉於此時意義重大,口中自然都忙不迭應了。

劉協都看在眼裡,隻笑道:“你們不要小看了這種菜一道。那孫夫人一人種菜,便能拉扯家中幾個孩子。你們以為她真是尋常農婦麼?她原是李利的夫人,原也能如你們親眷一般,錦衣玉食的。若是朝中官員都能如此,忙於政務之餘,在府中攜親眷以種菜代替養花,以桑織代替裁剪新衣,新風尚一起,不知能救外麵多少人性命啊。”

王允與賈詡都沒想到皇帝口中的孫夫人會是將軍之妻,均是一愣,都連聲道:“老臣慚愧。”

劉協正要與他們細論屯田製的施行,忽見汪雨快步入內。

汪雨向來知機,明知皇帝在議事,還擅自入內,必然是有緊急的壞事。

劉協心中一凜。

汪雨上前,附耳低聲道:“盧老大人不好了。”

這說的乃是帝師盧植盧子乾。

盧植重病已有近一年,不過以藥材吊著,強行續命。

劉協雖然忙著長安城之困,卻沒忘了老師那邊,叫人每日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