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中提著的竹籠,裡麵關著一隻火紅的小狐狸,渾身一根雜毛都無,應該能賣個好價錢吧?
走了兩三個時辰,才出了山,時值正午,林洛然才算看見阿誌口中的縣裡。
比想象中要小很多,街上的木質房子也不高大,看上去就和鎮一般,阿誌將醃肉儘數賣給了酒樓,聽說這二層小木樓是縣裡最大的酒樓,一百多斤醃肉,隻賣了不到二兩銀。
林洛然眼中的野味,隻比豬肉稍微多兩文錢一斤。
剩下的幾十張大小不一的皮子,皮貨店隻給到四兩銀,略比醃肉值錢,同樣廉價到令人發指。這價錢阿誌也不太滿意,因為他隨後去米店詢問,時局動蕩,糙米已經漲到了三百文一石,一百二十斤為一石,脫粒後最多能剩八十斤糙米。
既然米價飛漲,沒道理肉價不漲,不用說,久不出山的阿誌先前賣醃肉和皮貨俱被奸商坑了。
雖然算起來五六兩銀子能買不少糙米了,然而醃肉和皮貨都是一個漫長的冬季所積攢的,再說生活又不是隻吃飯就能過下去的。
要扯布,要抓藥,要吃鹽……生活的瑣碎讓六兩銀的購買力大大下降,阿誌還想攢錢買把好弓,此時隻有將希望寄托在了沒有賣出去的紅狐身上。
皮貨店的老板曾想買下這隻火狐,將價錢壓倒了二兩,阿誌自然不肯賣,將竹籠捂得緊緊。在米店定下兩石糙米,阿誌邊在街邊等著人來買這火狐。
少年事情沒辦利索,一時忘記了要送林洛然“回家”的事。
林洛然一路都沉默跟著他身後,其實神識四散,在接收著來自小縣城四麵八方的有用消息。
從酒樓兩個行商的口中,她知道了物價飛漲的原因。
兩個月前,瀛國攻打了蓬萊北部,內亂嚴重的蓬萊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兩難境地。
國戰爆發,消息傳到這極西的小縣城,人心惶惶,物價飛漲就是常事了。
行商們述說著時局困難,林洛然的心思已經飛到了一邊。瀛國?海外有三仙山,是名蓬萊,瀛洲,方丈。她已經聽到了兩個相關名字了。
隻有經曆諸多考驗的凡人,才能登臨仙山。林洛然想到《木精典籍》上的總結陳詞,深深感覺坑爹。她不怕考驗,她隻是憂慮不知道考驗的是什麼。
“咦,這隻小狐真好看,黑家夥,可願意賣?”
一個穿著紅裙的明麗少女騎在馬上,居高臨下打量,隻是說話的口氣太沒禮貌,張口叫人“黑家夥”,讓林洛然不太喜歡。
阿誌正待答話,這街尾已經鬨了起來。
紅裙少女說聲真麻煩,彈了幾顆金豆子在阿誌手中,甩著鞭子就向竹籠卷去。
這不是強買強賣嗎?
林洛然皺眉,輕輕將手搭在了裝火狐的竹籠上。
皮鞭卷來,竹籠巋然不動,紅裙少女發出輕咦,這才側目打量一直不做聲的林洛然。 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