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六扇門三人決定順著晏無咎所說的線索查采花賊一案時,卻被當地人告之,本地並無冉姓大戶。

還是諸葛霄心思縝密:“那姑娘和宋筱一樣亦是來此訪親,這冉姓不是她親戚家的姓氏,大約就是她自己的。直接問晏縣令索要此案卷宗。”

然而,卻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

晏縣令笑容可掬,儒雅有禮,卻是為難地說:“這,恕下官無法從命。此案一非歸屬六扇門負責,二來事涉官宦女眷清譽,我等父母官總要考慮受害者的想法。他們如今不願聲張,早早熄了聲響。是考慮到轄區內百姓的安寧,這才忍著閒言碎語偕同老夫一起全縣戒嚴,捉拿嫌犯。老夫怎好罔顧他們意願,隨意紕漏這等陰私?”

諸葛霄溫潤和煦的笑容依舊,風劍破先皺了眉,眼神銳利。

可晏縣令的話句句在理,若是他不鬆口,他們一時之間的確無法強行接管。

這裡,就不得不提六扇門的尷尬處境了。

六扇門雖隸屬六部衙門,與大理寺同級並行,然而說是官差,內裡的行事作為卻都是江湖那一套,查辦的也都是涉及江湖人的案件。

自來朝堂和江湖便是兩個世界,原本互不乾涉,卻總有狂徒以武犯禁,六扇門就是夾縫中用以平衡兩者之間的秩序而建立的。

皮是朝廷的皮,芯子卻是江湖的。

固而朝堂上正統文武出身的官員,並不把這些全憑武功立足的江湖人視為自己一派。一邊看不起這些江湖草莽,另一邊卻要時常倚賴他們神乎其神的武藝,不得不表麵上敬著遠著。

同時,黑道上的魔頭自然是畏懼憎恨他們如同老鼠見貓,可縱使是正道武林,實則也是排斥他們居多,將他們視為朝廷豢養的鷹犬爪牙。

六扇門中不乏江湖人投誠,更多精銳卻是在各地慈幼院層層選拔,自幼培養出來的孤兒。某種程度上,那些人的話也不算錯。

但,這些還都隻是無傷大雅的小問題,真正讓六扇門如今處境尷尬,進退不得的,是六扇門自身。

六扇門建立於前朝,當時的掌事者乃是一位身份極為尊貴的王爺。六扇門由他一手建立,亦隻聽命於他一人。

離王身份尊貴,其父是當時皇帝一母同胞的兄弟,差一點登臨儲位。其母乃是寧國長公主,而寧國女子亦可競爭儲位。是以,離王雖地位顯赫,如日中天,實則也最受當時掌權者的忌憚。

若按照一般規律發展,皇孫繼位,離王遲早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孰料離王果決,隨其母寧國長公主之國。先是奪取寧國儲位,後攜帶十萬將領打回國內。

如此,前朝覆滅。

六扇門在其中並未有什麼作用,但至此一直打著離王那一脈的烙印,便成了一個類似於三不管的地界。跳出五行外,不在紅塵中。

百年之後,縱使離王傳人一脈已經淡出朝堂,這境況也沒有絲毫改善。

諷刺的是,當時的離王乃是寧國西南一代著名魔教煞魂教的長老,而六扇門可以說是離王執掌的煞魂教的朱雀離部,在中原建立的一個分支。

江湖上嘲笑六扇門,便是說他們自己前身黑成那樣,正統魔教出身,竟然還以正義自居來管轄審判中原武林。

那所謂的月黑風高天,一開始可不是什麼美譽,反而是嘲諷的黑稱。

因此,六扇門無論在哪裡都是名副其實的孤兒組織,獨樹一幟。

晏縣令的態度自然和絕大多數官員一樣。但他隻有正七品,敢這麼不給六扇門正三品的神捕麵子,背後自然有他的倚仗。

顧月息和諸葛霄都清楚,是以兩個人都未有絲毫動怒。

諸葛霄還維持著他人微言輕的文職小官吏人設,笑容溫雅無害:“晏縣令高風亮節,一心為民,東方佩服。您的話在理,是在下考慮不周。不過……”

他臉上的笑容變得有些憂慮,似乎有些難言之隱。

“不過什麼?”

晏縣令雖然一直升遷無望,做著萬年的七品小官,但他很會做人,在官場上的人緣很好。他媳婦家裡有錢,他自然也不用想法子撈錢,地方上的政績和聲望故而也很不錯。

等閒他是不願得罪六扇門的,可是這三人平白一來就拿晏無咎當嫌疑犯對待審問的態度,著實讓他心中惱火。這時候能鬆口給他們行方便就怪了。正所謂,泥人都還有三分土性。

官場上就是這樣的,互相給麵子,亦或者互相使絆子。風水輪流轉罷了。

諸葛霄自然是看出來了,他笑容溫潤帶著歉意,讓人生不出脾氣來:“不過,您也知道的,一般的案子非六扇門職責範圍內,六扇門的人是不會過問的。在下這回有幸能跟著那兩位大人出來,自然也是公務在身。”

他作出避過顧月息等人,說悄悄話的姿態,壓低聲音對晏縣令耳語:“這采花賊非是一般的小毛賊,據我們所查,很可能是魔門餘孽。”

他點到即止,與晏縣令拉開距離。

“此話當真?”晏縣令笑容微微凝滯。

諸葛霄點頭,目光赤誠毫無雜質:“大人可知,已經有上百口人因其滅門。這消息依六扇門辦案的規定不該對外泄露,在下敬重晏縣令愛民如子,實在不願清苑縣這般的桃源之地,也發生那樣的慘案。”

晏縣令一下子瞪大眼睛。

顧月息淡淡頜首,清貴的麵上波瀾不起一派從容:“晏縣令既是不願,我等便先行告辭了。等到卷宗移交六扇門,再發到我等手中,快則半月,到時候再來請教晏縣令。”

真有這樣的惡徒,半個月,清苑縣指不定都被屠戮乾淨了。

晏縣令背到後麵的手不由攥緊,再也笑不出來,神情冷凝:“且慢……”

“多謝晏大人。”

六扇門三人抄錄了卷宗上的信息後,原封交還,立刻動身趕往案發之地。

那戶人家姓殷,乃是本地底蘊頗深的大戶,家中雖然並不顯赫,幾位姑娘卻都嫁的不錯。因此在官吏之間頗有幾分說得上話。

其中最小的姑奶奶正是嫁給一個姓冉的官員,該官吏好巧不巧正是晏縣令上麵的大員。因此,作為本地最高父母官的晏縣令,也不得不賣他們幾分人情臉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