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算起來,整個席間,當真在踏踏實實用膳、心無雜念的,卻是隻有陳婧姝、沈毓寧這兩個小姑娘了,不,不是致力於讓未來姐夫答疑解惑,就是致力於桌上美食的帆哥兒或許也該算一個。
沈文暉定親這事已然塵埃落定,他也該專心致力於讀書了,這些日子,因著親事他已耽誤了些老師布置下來的課業,雖說有些前世的底子在,可前世留給他的最寶貴的財富,實則是為官多年的曆練,而非學識,在這一方麵,他還需要更努力些才能爭取一舉拿到會元。
沈文暉或是被老師指點教導寫出來的文章,或是泡在鬆山書院的藏書閣中,真所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也因著這個緣故,錯過了京中的諸多風風雨雨。
首先是天啟帝下令選秀一事總算落下帷幕,入宮的一百餘名秀女中進入終選的隻有不足三十人,其中家世最高的一位是吏部尚書之女秦宛,另一位則是刑部尚書之女李洛,其他家世更高的人家不是乾脆給適齡的女兒定了親事,好逃過這趟明顯的渾水,就是家中在皇後麵前有些情麵的,乾脆進宮求了旨意便免選了。
因而最後剩下的這些秀女中父輩官位最高的便是這兩位了,更有趣的是,這兩位尚書大人雖不曾明顯站隊過,可上朝的時候總會有些蛛絲馬跡表明他們的偏向,吏部尚書更看好二皇子些,而刑部尚書則似乎更中意大皇子些。
同僚之中看出來的尚且有不少人,更何況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呢因而最終兩家接到的聖旨卻是吏部尚書之指給大皇子為側妃,刑部尚書之女則是指給二皇子為側妃。
三皇子迎娶皇子妃薑氏之時便跟薑家做了保證,此事不少人都知道,可還是有人心中打著如意算盤,想著若是他真心想納,薑家總不可能為了一個外嫁女冒犯皇家尊嚴,打上門來吧三皇子不想惹出事端,便在選秀伊始便進宮推拒了納側妃一事,據說還因此引得天啟帝大動肝火呢,不過也因此並未參與到這場難以揣摩聖意的選秀中來。
納側妃是為了什麼明麵上說是為了綿延皇家子嗣,可兩位皇子的後院人數也不少,自然也不缺願意為他們生兒育女的女子,而側妃可不一樣,即使同為妾室,可側妃是要上皇家玉碟的,況且,一位皇子,按例隻能納兩個側妃。
因而,兩位皇子自大婚之後,對側妃的位置一向吝嗇,這些年也就剛好各納了一位側妃罷了,剩下的那個位置,實際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即使還有迷糊的,選秀的終選名單一出來,也就什麼都了解了。
本來大皇子是想將刑部尚書通過此事徹底綁在他這條船上來,二皇子也是同樣的意思,甚至為此齊嬪和淑貴妃在後宮中也給天啟帝吹過枕邊風,提起此事,可正所謂“聖心難測”,被天啟帝這麼一攪和,不說兩位尚書該如何百般糾結,到底該站隊哪一位皇子,就是兩位皇子自己也在想,納了對頭派係中得力乾將的女兒,這人究竟能不能為我所用呢就算真的倒向我這邊了,又會不會身在曹營心在漢,實際是對方的人呢
況且,兩位皇子跟府中養的門客一商議,斷定或許是父皇覺得他們手伸得太長了,這隻是一個警告罷了,看樣子,近來得讓底下的人稍微收斂些,以免引起父皇的注意。
抱著這樣的念頭,主子一聲令下,兩方派係的人馬都收斂了自己的大動作,近些日子朝中竟是難得的平靜,再也不似以往某位大皇子派係的大臣提出一項舉措,二皇子一方定然會跳出來一名大臣反對,隨即便開始了無止休的爭吵這樣的情景,倒是讓中立的大臣們不由得感慨,果然,還是聖上有法子呐
而在二位皇子派係的人馬都毫無所覺的時候,禦書房內,三皇子則是笑道“還是父皇有辦法,兒臣看兩位皇兄最近收斂得可不是一點半點兒。”
按道理來說,天家無父子,更何況三皇子也是奪嫡的人選之一,有著這麼一個敏感的身份,在皇帝麵前說這樣的話,無疑是不合時宜的。
可天啟帝卻是絲毫不惱,放下剛剛批完的一本奏章,道“朕早就說過,選秀就是為了綿延皇家子嗣,誰讓他們兩個淨動些歪腦筋呢還有那些愛跟風的大臣,朕可還沒老呢。算了,不說這些煩心事了,書坊造紙的事情怎麼樣了”
“先前造出來的那些紙張雖然已經改進很多,可這原料也不便宜,自然定價也就低不到哪裡去,兒臣手下的人已然找尋到了可以替代且具有同等效果的原料,昨日匠人們才造出來一批,這不,兒臣今日便帶進宮來讓父皇您先試試這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