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09.廣告(2 / 2)

要想想好一個廣告語,那還是要確定目標客戶人群。

江寄餘愣了下,因為國內環境的因素,三水大學也沒有營銷學的課,他有做廣告的概念,但是如何做出廣告的效果,這卻是不懂的。

當即就讓薑可可仔細說說看。

薑可可也不是多專業,不過還是儘自己所能絞儘腦汁說了有關廣告的知識,就是這些零碎‘不專業’卻很精辟的廣告知識讓江寄餘醍醐灌頂,之前他隱隱約約知道要做廣告,現在卻是明白廣告要是做得好,效用會有多大。

江寄餘忽然有跑到各個市裡去做廣告,甚至思考要不要去廣播台做廣告的念頭。

不過想到現在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是先看看情況,要穩住不能太急,該有的都會有的。

一九七九年冬,華國自文化運動後第一支廣告刊登在了B市日報上,這家報紙雖然沒有人民日報那麼大威力,但是B市不少人都會訂來看,於是當天,不少訂購了這份報紙的市民便發現往日‘中規中矩’的報刊上多了一角‘新奇’的廣告。

廣告分為三部分,居中的是江寄餘的工廠大門照片和注冊企業名稱,下麵留有廠址和聯係人和聯係方式。左邊是他廠子出產的迷你型收音機,這款收音機的廣告詞是‘迷你時尚易攜帶’,配圖是收音機在男人手上的照片,顯得很小巧。右邊是擴音機廣告,這款廣告的廣告詞是‘華國第一款擴音器,你值得擁有’,下麵還有較小的字寫了這款擴音器的功能,教師領導都可以用,方便又護嗓,配圖是薑可可畫的,一位微笑女老師戴著擴音機的畫麵,特彆形象生動。

這款廣告讓當天看到這報紙的人都是眼前一亮,像教師和一些經常要開會或者給人做思想報告的領導都比這款擴音器感興趣,而年輕人便很想要那款迷你型的收音機,那麼小巧,以後都能隨身放進書包裡攜帶。

但是在哪裡買呢?百貨商店沒有供貨,供銷社也沒有?難不成去廠子裡?

有頭腦靈活膽子大的個體戶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大著膽子摸到江寄餘的廠子去想看看能不能‘批發’,沒成想江寄餘竟還真給答應了。

一台迷你收音機賣一百零八塊九毛,一台擴音器賣六十九塊七毛,都不要票。

而個體戶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一次性購多少台會有優惠,一個是在這邊抵押金,拿上戶口本登記,可以先批發多少台出去,賣出了多少給提成。

一個是先付錢,一個是‘無本買賣’,第一天跑過來的個體戶大多選擇第二種。江寄餘拿了他們的戶口也不怕人弄走了不賠耍賴,他給每個人都拍了一張照片,到時候自然留有證據。

真想耍賴的,他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代價。

江寄餘是每個人都給了三天時間,三天後不管有沒有賣出去,都要回來,不然就視為違約要上門了,然而卻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不少個體戶跑過來把錢交上還進貨,說是太好賣了,尤其是迷你收音機,不要票,拿出錢買下的人真不少。

而賣擴音器的也跑到大學高中初中的家屬樓去賣,竟然也賣的不錯。

個體戶之間都是有‘關係網’的,一個個體戶賣得好,自然也會喊來新的個體戶,來拿貨的越來越多,就連他們廠子有員工也大著膽子來問他們也能不能進貨拿去給婆娘賣,他們不拿擴音器,拿迷你收音機,不要票的話,到附近農村去也不少人要買。

現在是七九年,不少人已經開始挑菜什麼到城裡賣,手上攢了一筆錢,早想買自行車收音機,奈何沒有票,現在這個收音機不要票,肯定能賣出去的。

對於廠子的員工,江寄餘會更加放心,同意了他們的要求,還答應每一台比其他個體戶要多賺一毛錢,這讓來提這要求的廠子員工格外高興,沒想到真的能同意,還給多一毛錢的提成,現在的一毛錢還是很值錢的,一個雞蛋賣給供銷社才三四分錢。

就在江寄餘的銷量一路走高的時候,他也發現那些拿了他產品去賣的小商販並沒有按照他給的價格,而是賣高了,市場價很混亂,沒個統一。

然而江寄餘也沒想攔著,這是個競爭,能賣得出去就是他們的本事,他當作不知道。

初期他是不擔心這個市場競爭的,就像他,都準備弄一批貨到南方G市去,G市人的購買力讓他很眼紅,甚至他有打算就在本地建廠的衝動,不過目前這還不能實現,得先把這一批收音機收回成本並且盈利才有流動資金支撐建廠。

然而在他還沒出現聯絡G市那邊的時候,國家年底新成立了工商所,而這個工商所允許個體戶辦理營業執照。

這個政策讓江寄餘南下的計劃暫時擱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