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四十一章(1 / 2)

皇上在朝堂上當眾宣布,他將把公主當皇子培養,望女成龍的話被傳出,京中上下頓時一片嘩然。

更何況皇上還說了,他不僅可以允許自己的女兒正式入朝為官,也能允許其他女子入朝為官。

這絕對是個巨大的風向標,沒兒子,或是兒子不成器的人家,京中可不少。

正值太子開設的女學招生,無數心中有想法的人家,即便嘴上還在聲討讓女子進學取仕一事不像話,暗地裡卻在心裡衡量,自家女兒中,哪個比較有潛力。

仔細想想,皇上說得確實沒錯,兒孫不爭氣,若能出個有出息的女兒孫女,也是件光宗耀祖,可以庇佑家中兄弟姐妹的好事。

有三公主入朝為官,不僅沒有傳出什麼不好的傳聞,還為朝廷立下許多大功的優秀表現在前,有些大臣對女子入官的事,其實已經不那麼排斥。

倒是一些自己無能,認為女子也能入朝為官,會危及他們男子地位的人,感受到如臨大敵的威脅,上竄上跳的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那套理論。

早在聽說太子在京中開設女學,還從首批試學的女孩中,為公主選取一批伴讀進宮的消息後,孟青竹就跟家人提出,要去女學報名的想法。

作為淩山書院山長孟大儒的女兒,因家中長輩的思想開明,自幼便隨父親讀書的孟青竹年僅十三歲,已是滿腹經綸,熟讀大量經典史籍。

天資之出色,讓孟大儒時常遺憾女兒不是男兒身,要不然,朝堂之上必有其一席之位。

孟大儒與妻子成親多年,一直沒有孩子,也沒有納妾,直到年近四十,方得孟青竹這個獨女,非常疼愛。

淩山書院位處京郊的仙鶴鎮,麵對女兒想要離家前往京中女學就讀的提議,孟大儒夫妻都不舍,也不放心,就沒有答應。

隨後就得知皇上在朝堂上當眾說得那番話,這次不僅讓孟青竹想要進入女學的心情變得更為迫切,孟大儒也頗為心動。

他與妻子本就是老來得女,現已年過半百,說句不好聽的,說不定哪天就會撒手人寰。

到時候隻剩下他那因一身才學而清高孤傲,天下男子難入其眼的女兒獨自在世,沒有至親照拂,他實在是死不瞑目。

若女兒能在去女學後,憑借一身才華獲得女學的重視,獲得入朝為官的機會。

隻要女兒能得了官身,按照朝廷現行的福利,女兒以後生老病死都會由朝廷給提供保障,他們老夫妻也能放心。

“父親,那宮學中,肯定有最好的學習環境,可惜女兒沒能趕上那個機會,這所女學既然是由太子開設,想來裡麵的先生肯定也很不凡,女兒這次一定不能再錯過。”

孟夫人難掩擔憂,“聽說那女學的規矩十分嚴苛,不能帶侍女,衣服鞋子臟了要自己洗不說,還要學習跑步、練習騎馬射箭,十分辛苦。”

孟青竹目光堅毅的說道,“辛苦我不怕,正因女學中的這些規定與課業安排,才讓女兒更加相信那裡是我該去的地方,而不是個閨學。”

那種名為女學,這則是為女子嫁人鍍金的閨學,孟青竹向來不屑以顧。

孟夫人無奈的歎了口氣,孟大儒這次終於鬆口道。

“那就去吧,不過去了之後,你務必要收斂一下自己的脾氣,跟同窗們好好相處,虛心學習,為父跟人打聽過,女學的先生不管什麼性格,都待人一視同仁,便對學生的要求都十分高,教的都是很務實的內容。”

孟大儒沒有說的是,那所女學還采用十分嚴苛的淘汰製,在一定時間內,不能達到女學要求者,都會被淘汰回家。

能留在女學中的,都是一些能夠嚴格遵守女學的規定與秩序者。

他的女兒天資有多好,學識有多出色,性格就有多傲,說早了,反倒容易讓她生出逆反心理,讓她在女學中多碰幾個跟頭,在挫折中多長些教訓,對她更好。

類似的情況出現在不少人家,隨著那些女孩陸續抵達京中,被正式命名為博安的女學正式揭牌,招生工作也隨之開始啟動。

除了家在京城或周圍,消息靈通,主動前來報名求學的女孩,還有一批從大安各地送到京城中的女孩,共有六十多人。

那些女孩有的來自各地滋濟院,有的出身農家,也有少數出身商賈或官宦之家者,這些女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每個都有特長。

有的擅長作畫,能用碳筆在牆上或地麵上畫出栩栩如生的圖畫,有的記性特彆好,有的則擅長算數。

總之就是哪怕看著腦子不怎麼靈活的女孩,可能也有一雙能夠製作出各種小東西的巧手。

這些女孩都是免費名試入學,除了沒被選上伴讀的三十多名女孩,博安女學首次正式對外招生,隻有一百二十個名額。

聽說有一百二十個名額,那些前來報名的人還以為名額充足,報名就能進去,畢竟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多都不重視女孩的學習。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前來報名的女孩竟然多達上千,需要在參加女學組織的考核與麵試後,十選一,擇優錄取。

說到底,還是眾人低估了正寧帝當眾宣布允許女子入朝為官的話,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

京中有些王公貴族與官宦人家,甚至是將自家滿足入學年齡要求的女孩,全都給報上名。

對於女兒要來京中讀女學的事,孟夫人此前還有些猶豫不舍,可是聽說報名的人這麼多,競爭這麼大,需要通過筆試和麵試後,才能入學時,反倒變得憂心忡忡。

“青竹的筆試我不擔心,可是還要麵試?老爺,你能不能托人打聽一下,看看都麵試些什麼,我們也好有個提前準備?”

麵對夫人這十分積極的態度,孟大儒有些哭笑不得。

“夫人,對於那博安女學中的先生來曆,大家目前隻知其中有幾位本是宮中女官,其他人都很神秘,與外人沒什麼聯係,除非她們有意對外公開,否則,壓根是什麼都打聽不到。”

孟夫人有些失望,隨後又打起精神來,“這麼說來,不是咱們打聽不到消息,彆家也打聽不到,倒也算是公平。”

孟大儒也沒想到一所女學招生,竟能出現這種陣勢。

他所執掌的淩誌書院名揚天下,是大安最好的書院,培養出許多朝廷重臣。

京中那些大族子弟隻有在拿不到淩誌書院的入門劵後,才會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入國子監就讀。

所以論人脈關係,整個大安都沒幾人比得上他,連他都找不到可以獲得內幕消息的門路,其他人當然也是如此。

“是啊,挺公平,據說連宗室郡主、縣主,想要入學,都沒有捷徑可走。”

孟夫人聞言,對這博安女學更添幾分重視,連淩誌書院,都做不到可以無視那些頂尖權貴,隻能用繁重的課業逼得那些資質不夠的人主動退學。

“這可真是難得,開在京中,卻不怕得罪任何人,這就是女學背後站著太子的底氣吧。”

孟大儒又何嘗不是滿心的感慨,“是啊,有太子的支持,也相當於是當今聖上的支持,博安女學的教學模式若能取得成功,將來前途無量啊。”

在博安女學正式招生期間,皇上不早不晚的當朝說那番話,也完全相當於是在直接表態。

孟夫人有些遺憾的說道,“早知如此,在女學之前挑人試運營時,你就該設法給咱們青竹弄個名額。”

想到這批被選入宮中當伴讀的女孩,都有機會和公主們一樣,接受最精英的皇子教育,孟大儒的心中也有些遺憾。

雖然他並不知道女學在試運營時,是以什麼標準挑的人,但是不管是以他在大安文壇的地位,還是他女兒的才學,肯定能有機會獲得試學機會。

“唉,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當務之急是你要好好勸勸青竹,一定要收斂鋒芒,不可擺出恃才傲物的模樣,以免在不經意間犯了旁人的忌諱。”

想到自家女兒的性格,孟夫人應下的同時,也在心中無奈的歎了口氣。

與此同時,何殊的麵前擺放一份名單上,孟青竹的名字正赫然在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