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看秋月春風(四)(1 / 2)

這年頭,通信是極其不方便的, 郭嘉收到荀彧那封信的時候, 荀彧其實已經走在半道上了。這會兒交通也不甚發達, 故而他比信足足晚到了五日。

與郭家這小破世家相比, 潁川荀家自然算得上龐然大物,荀彧作為新一代的翹楚之一, 氣度風華少有人及,即便譚昭這麼多世界來見過無數的風流人兒, 也不得不讚歎荀彧這一身風骨。

“幾年不見,阿琛竟也長這般大了。”荀彧見到郭琛也是一愣, 才幾年未見,曾經隻到他腰間的孩子就長成了挺拔的少年郎, 大抵是長開了, 眉宇間還有幾分好友的模樣。

“荀先生裡邊請。”

郭嘉對於好友到訪,自然是開心的,他嘴上雖然說冷不想動,但身體總是誠實許多,他已迎了出來:“文若看著, 很是清減了許多。”

荀彧一笑, 很有幾分灑脫的味道:“不比奉孝自在,瞧著是圓潤了不少。”

“……你肯定是看錯了,文若我再給你一次機會。”

荀彧就笑了, 連帶旁邊一直忍笑的譚昭也彆過頭笑了起來。

“喂——”然後郭嘉自己也沒忍住,笑了起來。

朋友相見, 自是歡喜,譚昭送了酒食進去便去看趙豐了,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該換個方子吃吃了。

“這酒味道果然清冽甘甜,誌才果然未欺我!”

郭嘉小口抿著,心情也實在不錯:“你在信中提及要往長安,如今長安,可不是個好地方啊。”

兩人其實算是前段時間剛見過,早半年前荀彧在袁本初那裡任職,兩人在冀州見過,如果袁紹能容忍,或許兩人還能做同僚,隻可惜沒有如果。郭嘉離開後,荀彧也很快離開了如日中天的袁紹,投入了曹孟德的麾下。

戲誌才也是因為荀彧的舉薦,才往兗州而去的。

提到這個,荀彧也放下了酒杯:“公達在長安,被董卓下獄了。”

“什麼?”郭嘉也忍不住大驚。

荀攸是荀彧的大侄子,他父母早逝,一向與荀彧親近,否則荀彧也不可能為了他離開兗州往長安撈人:“消息送到我這兒時,已經過去月旬,他與人籌謀刺董之事敗露,他應是沒直接參與,董卓拿不定他的身份,故而遲遲未作決斷。”

但情況依然不甚明朗,董卓此人心狠手辣,疑心病也很重,即便是對義子呂布,也少有信任,他如今事情太多記不起此事,但若等他想起來,恐怕一死是逃不過的。

郭嘉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案幾,他在思考荀彧此行長安的目的,他與荀彧確實是好友,但身在亂世,各為其主,荀彧如今替曹公辦事,他少不得就要多思兩分:“文若,你想讓我與你同去長安?”

荀彧沒說話,但顯然已是承認。

郭嘉自傲,但並不妄自尊大,他自負才學,但如今他聲名不顯:“文若,你知道此時並不是舉薦我的好機會。”

“我知道。”荀彧一歎,在袁公時,他期盼主公能重用他,可袁公手下能人眾多,河北豪強各個不必荀家差,等他到了曹公處,他立刻被重用,卻是苦於手下無人,“我並未打算強求於你。”

說白了,荀彧此去長安,一為了撈人,二為了挖點牆腳,三是去瞧瞧如今長安內部勢力如何。

這天寒地凍的,郭嘉其實不太想出門,但好友都上門來請了,他最後還是點頭了。

譚昭是晚間時才知道這個消息的。

“兄長你確定?”

郭嘉十分確定地點頭:“我與文若一同去,你且安心在家等我便是。”

“那可不行,兄長要去也行,須得帶上我。”

譚昭原以為自己要費一番口舌才能將人說服,誰知道郭嘉才想了一想,便點了頭:“可以。”去見見外麵的世界,也好督促弟弟讀書學習。

荀公達還在牢裡,眼下馬上就要入寒冬,最好能在這之前將人撈出來,否則人還沒被殺,就要被凍壞了。

趙雲原本聽說此事有些著急,甚至想帶著兄長一塊兒去,還是譚昭連忙阻止了他,說他兄長需得靜養,方子都已經開好,也托他看護郭宅,趙雲自然應下了,就差拍著胸脯立下軍令狀了。

第二日,一行人就出發往長安而去了。

潁川離長安其實並不遠,這一路卻並不十分太平,好在荀彧此次雖然低調出行,身邊卻帶了兩個武藝不錯的力士,還有一個曹操的族弟曹仁。

顯然,曹操此時並不放心荀彧一人獨往長安,是保護,也是忌憚。

譚昭不是一個沒有經曆過戰亂的人,但這麼蕭條荒涼的神州大地,他卻是第一次遇見。與之一比,潁川已經算是富庶之地了。

路上少有人煙,就是遇上了人,竟有一半都是劫道匪賊,不過這些人不用譚昭出手,曹仁和兩個力士就能輕鬆解決了。

“阿琛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