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css=top_book>強烈推薦:</strong>
太子帶著人, 出城就一直往南去。沒多一會兒,跑在前麵的梁九, 掉頭回來了。
太子抬手,止住他下馬。
“說吧, 怎麼樣了?”
梁九有些為難,但還是利索地回答,“從這往前五裡地, 都是一家的。殿下說的第九家, 還得往前走。”
“那你就趕緊帶人往前跑。”
梁九帶人跑出去快有十裡地了,數著田間的分割, 又不停問著在田間試耕的農人, 最後把馬往官道邊上的岔道一拐,停下來,去問正在犁地的父子三人。
“老丈,這田可是你們自己家的?”
那老丈也就四十出頭,看著滿臉的滄桑, 他一邊扶著犁, 一邊回答, “啊?是啊。”
梁九趕緊說:“好, 就這裡了。”打發人回去報信。
那父子三人,看著這近百人的隊伍, 騎馬駕車過來,非常害怕,畏畏縮縮地恨不能蜷成了一團。
梁九忙安慰他說:“太子殿下今天替聖人勸農耕, 後麵的那些官員,也是要和太子一樣耕田的,你福氣好,今兒就選中你家的地了。”
太子換了粗布的衣服,隨行的護衛從後麵的車駕上,搬下來十幾道樺犁,沿著梁九問明的地界,一字排開。三人一組,倆人在前麵如纖夫一般拉犁,後麵一個扶犁的,累了互換。跟著太子來的、這些培訓文官,看著太子都挽著粗繩,在前麵充當老牛拉犁了,不得不捏著鼻子乾起來了。
原來犁田的父子三人,已經被這些人的舉止嚇得呆傻了。梁九打發侍衛們都散開去周圍,小心地去做好護衛,自己與那老丈攀談起來。
沒一會兒,把老丈家裡問了個掉底。
等太子轉了一個來回,看看其它各組犁的歪歪扭扭、深深淺淺的,皺皺眉頭。就這樣水平,如何下去做知縣?在農業社會,不說是田裡的好手,起碼得能夠做到一般水平吧。
太子叫梁九過來,把那些犁地的差異指給梁九看。梁九心裡叫苦,我的太子爺哎,這些翰林院的文官,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哪裡能夠做得來這樣的農活?!
等所有的人,都走一個來回了,太子把人聚集到一起,請那老丈給大家講一遍,犁地的技巧、要求。這些內容,在文官培訓的時候,是已經講過的。這些能在翰林院,做翰林學士的人,哪一個單提出來,不說是過目不忘,聽過一遍,也能記住大概了。尤其是太子這儲君,還就站在一邊看著呢,個個都打點起精神頭,聽得非常地認真仔細。
然後太子命令這些人再做一遍。這一遍看起來,地裡就犁的很像樣子了。
太子站在地頭,問那老丈田賦、徭役,還有收成,這些梁九已經問過一次了。那老丈再回答起來,就順溜了許多。
當太子問起家裡的人口,問有沒有聽說婦產院的時候,老丈激動起來。
“太子殿下,小老兒的三孫子,就是去婦產院生的啊。幸好早早就去了,不然在家裡生,就是母子倆條命了。”
“婦產院收你們銀子沒有?”
“沒有。”老丈搖頭。“沒收銀子。還給了小老兒的孫子,二套小衣服,兩塊尿戒子,一個小包被兒。都是細布做的。後來小老兒家裡,知道了婦產院的規矩,打發我那倆兒子送去了十斤小米,還送了幾擔柴和青菜。家裡就隻有這些。多一個孫子,是好事兒,唉,可就要交多一個人頭稅。這幾年的年頭好,不然就難熬了。”
這話說出來,那老丈趕緊捂嘴。
太子笑笑,溫和地寬慰他。
“你說實話無妨的。你們村裡這一年來,剛出生的孩子,站住的多嗎?”
那老丈搓著手,拘謹地笑:“都站住了,虧得聖人辦了這婦產院呢。聽我家的老婆子說,各村裡的穩婆都叫去婦產院學呢。然後誰家的媳婦子有了孩子,穩婆都要按官家的規矩上門查看。我家的大兒媳婦,就是穩婆看了以後說不好生,讓我們進京城的婦產院去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