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看起來略瘦削近衛,追問了扈三娘一句。
“大將軍,要是朝廷大軍繞過水泊從後山進攻,比如燒山呢?”
這娃可真敢想啊!
“哎呦,幸好不是你統領朝廷大軍,真要燒山,還不好辦呢。”
再說高俅帶著二十萬大軍去梁山,是抱著一定要剿滅了梁山、自己才有以後的想法。他一路上反複與童貫和眾將領磋商,始終沒商討出對付梁山的最好法子。最後還隻能采納童貫原來的提議造船,把大軍都運送到梁山山腳下,把梁山圍住,一寸寸地踏平了。
到了濟州,高俅也不入濟州城,直接把軍隊在距離梁山水泊三裡的地方紮營。一部分軍士跟著工匠在水泊附近伐樹造船,其餘則分成幾組,日夜巡邏。軍寨前的空地徹夜燃著火把,照的如同白晝,絕了梁山趁夜色偷襲的可能。
梁山的一切事項都是在林衝、秦明、裴宣、公孫勝的主持下。山上對再度來圍困的大軍,派了大量的哨探,回來的結果卻是不太好。
秦明先開口說道:“這般的陣勢,我們就是想用火炮攻擊,也不容易啊。”
林衝猶豫不說話,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是最好。
公孫勝撚須搖頭,頜首附會,“是有些難。朝廷大軍要是一直這麼圍下去,倒是能把我們梁山困死。可惜他們早晚得進攻。我們就按照之前想的,先待他們造船到一半的時候,用火炮炸毀了船隻,令他們不能靠近梁山,一切等大將軍回來再說。”
裴宣對他們商量怎麼打仗,從來都是不吭聲的,他隻負責管好山上的所有人都遵守軍律。
公孫勝看林衝遲疑著不肯表態就著急。他常常想怎麼林衝就不能和秦明均和均和呢。
說道扈三娘回山的事情,花榮有些為難地提醒大家,“朝廷大軍把梁山圍的這麼緊,大將軍怎麼回的來啊。該讓水軍多留意著一些。”
裴宣見他們不再討論軍事,插嘴說道:“大將軍必有法子能回來的。”
林衝想了一會說:“讓水寨多多留意吧。”
林衝的猶豫落在秦明和花榮的眼裡,二人的想法也就多了起來。從扈三娘離山以後,晁蓋雖然不管事但與林衝的關係日益親近。花榮就不止一次對秦明嘀咕。
“妹夫,你說豹子頭會不會借著大將軍離山,扶了晁天王做大頭領啊?”
秦明的年齡比花榮大不少,這幾年心氣、性格也沉穩了。
“不會的,晁天王沒有扈三娘擔事,他倆誰做大頭領,對林衝都是一樣。但林衝要報仇還得靠大將軍,晁天王做大頭領,咱們也就是祖祖輩輩、子子孫孫在梁山做個小山匪的命了。豹子頭會把這點想明白的。晁天王有什麼想法,也隻是他想想罷了。”
而隨著朝廷大軍造船工地的喧囂,晁蓋一反常態的不作為,開始積極參與梁山的管理事務。吳學究雖不得扈三娘信重,但是他二人原是梁山數得著第二位、第三位交椅,二人與林衝多年相處也是很融洽的。
晁蓋和吳用聯袂來找林衝。
林衝因日夜擔憂山上的軍事,雖後寨交給了秦明總管,水寨交給了李俊,他早晚必要去前寨巡查一遍,叮囑魯智深與花榮小心。百般雜事的困擾,令他整個人看起來神色倦怠,可又多了幾分與以往的不同。
“林教頭,現在滿山你是最辛苦的了。”晁蓋和吳用笑著與林衝打哈哈。
林衝就笑著回話,“大家都辛苦。不過是大將軍離山的時候有交代,應了她就得做到才好。”
晁蓋說道:“當初我們也靠你相助,才得以在梁山有了落腳之地。此恩銘記在心,一直無以為報。唉,殺了那白衣秀士的時候,就該你做大首領。你看你那時候推脫,現在不仍是做著大首領的這一攤子事情嘛。”
“晁天王真沒有說錯,”吳用補充,“林教頭真該做大頭領的。”
林衝當初他就不肯做大頭領,就有自己的考量。如今自己不論文武都不是扈三娘的對手,且他心裡還藏有彆的想法,自然不肯認同晁蓋和吳用的話。
“晁天王、吳學究,你們都知道我林衝的能耐,就是一個槍棒的教頭,做領軍的將軍都勉強,更彆說統領現在這一山人馬了。當初隻有千八百人的時候,我都不肯做大頭領,現在更不可能了。”
晁蓋再想繼續勸說,林衝非但執意不肯,還把話說死了,“我此時掌管山上的軍事,也隻是一時之事。等扈三娘回來,這些都要交還與她的。不然就看她殺宋公明的狠絕,我要敢搶她的大頭領,是自尋死路呢。”
晁蓋二人無功而返,心裡不痛快。送他們出門的林衝麵色也不愉快。正在此時,就見山道上幾支火把簇擁著一行人,快步往聚義廳走來。
作者有話要說: 相關資料:
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後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後周世宗柴榮第四子,五代時期後周最後一位皇帝。他的三個哥哥都被後漢隱帝劉承佑所殺。柴世宗39歲猝死,他以衝齡登基。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頒布聖旨優待帝母子,賜柴氏\\\\\\\丹書鐵券\\\\\\\(免死金牌),保證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北宋開寶六年(973年)逝世於當房州,終年僅20歲,趙匡胤聞之震慟,素服發哀,輟朝十日,諡曰\\\\\\\恭皇帝\\\\\\\,歸葬於世宗慶陵之側的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