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臉立即板住。
“福王不該得的家財,抄了也是充九邊的軍資。但是淮北的賑災刻不容緩,就把為登基大典預備的銀子拿去賑災了。”
孫如遊氣得胡子都翹起來,“陛下,後天行禮,禮部該花的銀子早花出去了。賑災是由戶部出銀子的。”
明朝這財政管理真到處是坑。六部各自有銀庫。南京那裡還有一套六部班子,也是各自有銀庫。天下財不能統籌安排,京師的戶部尚書是個被分權的大管家。
朱由校愁怎麼把南京的六部合並到京師一起,能省多少是多少啊。
“孫卿莫急,朕這不是被銀子逼的嘛。唉,今秋的賦稅還沒有解到。九邊不知道得用多少銀子才能夠。劉時敏,把你統計出來的那個隱田累計的偷稅表拿過來。”
劉時敏應聲把表格遞上去。
“孫卿啊,你看這些人從秋闈得中,家產就暴增數倍。這是他們自己填寫的隱田、投靠的戶人數目,朕還沒有讓東廠去查呢。這才多少人,累計下來的銀兩徭役,就差不多夠賑濟淮北的了。那些中舉沒出仕的人就更多了。”
孫如遊捏著表格看了又看,小心地問:“陛下想讓這些人出賑濟淮北的銀兩?”
朱由校立即笑逐顏開,“這主意好!孫卿果然心係黎民百姓。就這麼辦了。”
孫如遊盯著朱由校問:“那後天的登基大典?”
“按孫卿的安排做。”
孫如遊捏著那張表格告辭,轉身去吏部找周嘉漠。
“明卿兄,你看看這些人的隱田隱戶,可是你這裡報到乾清宮的?”
周嘉漠雖然隻比孫如遊大了三歲,但他可是孫如遊的老前輩了。他是隆慶五年的進士,比孫如遊早了二十四年,如今朝中與他年齡相仿的已經不多。像孫如遊這樣敢拿著東西質問他的,真是鳳毛麟角呢。
周嘉漠接過表格看看道:“吏部這裡正在統計呢。這是戶部那邊送上去的。你拿這個要做什麼?”
孫如遊把才在乾清宮的事情,對周嘉漠說了一遍。
“我要是不應了新君讓這些人出賑災的銀子,陛下後天就不按登基大典的祭天流程走。”
周嘉漠氣笑了,這新君的行事直如頑童一般。
“景文,你也彆惱。天子年幼,行事雖出格頑皮一些,可還是為了黎民百姓好。他在朝中沒有可用之人,隻有讓我們這些老不死的出頭,去辦這些難辦的事兒。再說了這隱田之事,當年張太嶽處置了一大批人,使國庫得到恢複。要是都如他們這麼做,可不是賦稅越來越少了麼。”
周嘉漠搖動案上放置的一個大銅鈴,守在他門外的仆役立即應聲進來。
“你去把考功清吏司的主事叫過來。”
孫如遊聽了周嘉漠相勸心裡也明白新君的難為,是要借自己的手,讓吏部處理彈劾熊廷弼的人。
他深出一口長氣道:“明卿兄,你說要是光宗有新君的十分一心機,哪怕百分一的心機呢。唉,都不會英年早逝啊。”
倆人這些年為光宗操了多少心啊。不光是他們倆個,凡是維護“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之太/祖立下的規矩的,為光宗的出閣讀書、詹事府的人員配置、維護光宗在神宗跟前的位置、與鄭貴妃母子鬥智鬥勇,無不絞儘腦汁。
可惜二十餘年的心血一場空。
周嘉漠拍拍孫如遊的肩膀,安慰他道:“新君年幼且有主意,以後就靠你教導了。”
孫如遊要翻白眼了,“我教導他?早晚會他被氣死。要不是這表格上的人,沒一個是好東西,你看我理不理他這檔子事兒!”
周嘉漠微笑,“景文,你也過了七十了,不好這麼氣了。要知道氣大傷身,還是要為朝廷保重有用之軀。”
孫如遊轉著眼睛道:“不如你也去教導新君讀書吧?對了,我聽說陛下還有意請方從哲做帝師呢。我這回去就上折子推薦你。”
做帝師的榮耀周嘉漠也喜歡啊。
但他矜持地對孫如遊施禮,“固所願爾不敢請耳。就怕陛下看不中老朽的才學。”
孫如遊嗤笑,“你倆個都是我之前輩。你弱冠及第,方中涵妙筆生花。他在翰林院任編修時就有多篇文章被王錫爵收入文選,做為範本。還曾給光宗講學,再做帝師也是新君酬他一個太傅的名分罷了。而你這五十年宦遊之閱曆,新君得你教導的益處,猶在方中涵之上呢。”
周嘉漠歎道:“景文,你莫妄自菲薄。可知後來者居上。你現在也是一部尚書呢。我最佩服你的就是無妒心,這吏部尚書的位置你來做比我還合適。”
孫如遊擺手:“知人善用,唯才是任,當朝諸公你做吏部尚書是最合適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