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153(2 / 2)

薑白芷做了個分院計劃書,至於具體怎麼選址、建立、再構成跟這邊醫院一樣的醫療體係,就需要二伯這個當院長的下決策了。

為了讓二伯行動更順利,薑白芷讓整天閒著收錢養老帶孩子的陳地主出山,跟著二伯走一趟,幫助他建好分院後再回來。

如今禹慶城也挺平靜的,薑白芷不擔心他們的人身安全問題。

原先禹慶城比較亂,官員不太作為。後來曲陵鎮發展迅速,使得鎮知守受益,升了官,被調動到禹慶城做城知守,他大兒子也順利考到了官職,被分去禹慶城一個鎮做鎮知守。父子上下配合,花了幾年時間,把禹慶城整治得還不錯。

朝中有人好辦事,有鄭家父子在,薑白芷選擇去禹慶城一個小鎮開醫院的分院,總歸要更順利些。

就像是三弟薑黃柏,由於是鄭家的女婿,早在嶽父走馬上任的頭一個月,就直接跟去了禹慶城,在好多個村子裡都雇了人為他養雞養鴨養豬,然後在禹慶城每個鎮都開了鹵味店分店。他去禹慶城的時候,那邊還亂著,可因為都知道他背後有關係,沒有地痞流氓敢欺負到他頭上,就隻能眼睜睜看他賺錢賺到手軟。

薑黃柏本人不怎麼貪圖享受,隻貪圖賺錢的過程。賺到了錢,按分成送一部分給薑白芷,然後除了留足夠的周轉資金,還有準備以後再去彆的地方開分店的資金之外,多出來的銀錢全給妻子隨意花用。

鄭家父子能在禹慶城迅速站穩腳跟、建立屬於自己的官僚勢力,從而完成整治工作,跟薑黃柏賺了很多錢給妻子,隨便她支援娘家也有很大關係。

他們兩邊算是互惠互利的關係。

薑家其他人跟鄭家沒有這麼直接的關係,也害怕一下子全湧過去,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鄭家父子無力給所有人保駕護航,便安心等禹慶城基本安穩後,才漸漸將部分資產往那邊轉移一部分。

畢竟,光靠曲陵鎮這邊的作坊產量,已經供應不上全國的需求了,他們之前分彆在文賦城不同的鎮子開了幾個分作坊,讓文賦城變得過度繁華。如今,是時候往周邊轉移了,不然文賦城這邊的物流運輸壓力太大,還容易養出靠打劫過往商隊為生的土匪團夥。

光是在文賦城裡,大哥的織布坊、二嫂的染布坊、楊二郎的印花坊、小妹跟她男人合夥的護膚品作坊、小弟的香露作坊、還有李四家做玻璃的作坊,都至少開了四家分作坊,一個個都是文賦城出名的有錢人。

這些作坊帶動了整個城鎮的發展,原先的泥土道路,大大影響了物流效率,薑白芷就送了鄭家父子還有陳地主一個機會,讓他們假裝意外做出水泥,然後將製作水泥的辦法獻給皇帝。

皇帝賞賜了陳地主千畝良田跟大筆金銀,讓他成了更富有的地主老爺;至於鄭家父子,他們是當官的,皇帝也意思意思賞了許多銀錢,更多的好處是皇帝將他們父子倆記住了,隻要他們能乾出實績,就能穩步往上升官,不怕有人從中作梗。

文賦城很繁榮,稅收的銀兩特彆豐厚,便優先給商隊常走的大路修整成水泥路,然後慢慢將其他道路也修整一番。

有了水泥,還有薑白芷說出的鋼筋水泥打地基的法子,文賦城這邊已經能做出五六層的高樓了。太多商人趨利來的文賦城,要不是有高樓房居住,文賦城都不知道要怎麼容納這麼多往來的商人跟雇工。

在相鄰的禹慶城做官的鄭家父子,則是仗著跟文賦城這邊很多官員很熟悉,“借貸”了許多水泥,提前將城鎮之間的主道路給修成了水泥路。

等薑白芷他們紛紛過去開分醫院、分作坊,禹慶城能很快地適應他們帶來的人流量。

這是薑白芷跟鄭家人私下商議的決定,並沒有很多人知曉。

準備好要開分院,薑白芷給還在當禹慶城知守的鄭大人去了信,然後花了幾天時間,做了簡略的計劃書,便召集全院職工,宣布了要開第一家分院的事情。

“誒,我隻是副院長嗎?”胡嘉鳴已為人父,卻還是少年時那般有話直說的性子,“還以為我也能直接搞個院長當當呢。”

薑白芷無奈地瞪他一眼,“你要是再穩重一點,好好培養你的徒弟,多充足人手,再過些年,就能做新分院的院長了。我們的目標是在錦華國所有大城裡都至少有一家分院,你們的機會多得是呢。”

按照現在的醫務人員數量,去禹慶城開個分院是輕輕鬆鬆。等那邊將病人分流一部分過去,薑白芷會看這邊醫院的忙碌情況,再決定是繼續再到另一個相鄰的城鎮開個分院,還是等待一兩年,多培養一些人手再開。

要是人手充足,二伯、三叔、四叔、郭子儀、胡嘉鳴、易大夫這幾個人,都是妥妥的院長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