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差事大郎成親(1 / 2)

九月二十這一天,李家張燈結彩、鑼鼓歡天。

天還沒亮,李承祖就起來了,鄭氏給他收拾好了,換上新郎官要穿的大紅喜服,還未到接親時間,帽子和大紅花什麼的都沒戴。

李家族人都來了,把個小院子擠的滿滿當當。再加上鄭氏、張氏的娘家人,還有街坊鄰居,家裡坐不下,就在門口搭了長棚,請了酒樓裡的廚子上門掌勺。

自李穆川升官後,張氏拍板決定,家裡請了兩個幫傭的婆子。肖氏身為從七品官太太,總不能還親自做粗活。自幫傭劉婆子和閔婆子來家後,掃地、洗衣、洗碗、洗菜、燒火和倒泔水這些粗活,被她們全包了,肖氏妯娌隻用炒個菜就行了。出門采買,李家人隻管著錢就可以,提東西自有幫傭幫忙。李姝三姐妹,每天照常紡線、學裁衣服做鞋,廚房裡,隻偶爾去練練手藝,來客人時幫幫忙,也顯得李家女娘賢惠能乾。

李承祖是長房長孫,他成親,李泗誠親自過來主持。

李家族人有些頭一天就來幫忙了,這也是族裡的規矩,誰家有事,各家的漢子和媳婦們,都要幫好幾天忙。李穆川家裡雖說又請了幾個臨時短工,但有些事情,還是要族裡人出力才行。

李家族人一起吃過早飯後,就要準備去接親了。

預定好的吹鼓手、轎子和騾子都準時上門了,吹鼓手、四個轎夫和牽騾子的人都穿著一樣的衣服,這是行規。肖氏讓劉婆子打發他們一些喜錢,再讓李承業去看看李承祖收拾妥當了沒有。

成親前兩天,新娘小鄭氏娘家就把嫁妝抬過來了,滿滿二十抬嫁妝,把個東廂房南屋塞的滿滿當當。

李姝仔細看了看,有一張床,兩個大木箱,兩個小木箱,一條塌,兩張桌子,大桌子配8把椅子,小桌子配四把椅子。兩個五鬥櫃,一張梳妝台,配一個梳妝盒和一張梳妝椅,梳妝盒裡有金銀首飾若乾。還有洗臉架兩個,馬桶一對,大大小小的盆子6個,其中還有個銅盆,一套杯碗碟盤。最讓她驚奇的是,居然還有兩把掃帚和兩個撮箕。

另有8床被子,四鋪四蓋,床單、枕頭、帳子都有好幾套,還有新衣服十幾套。

李承祖還沒去接親,李家就把新娘的嫁妝都敞開了給親朋們看,眾人均是一頓誇讚。

為使接親顯得有派頭,李泗誠專門從族裡挑了5個平頭正臉的小夥子,再加上李承業、楊鎮、趙世簡,湊足了8個,由李穆平領著,一起往鄭氏娘家出發。

到了鄭家,小鄭氏早已梳好了妝,靜靜坐在床上。小鄭氏年芳十五,稚氣未脫,穿著大紅喜服,紅著臉一言不發。族裡相好的姐妹們都在一邊陪著她,連鄭氏的親娘都來了。

姐妹們見她有些緊張,都安慰她:“英娘,你可真有福氣,嫁到六姑媽家去,聽說承祖表哥的叔父才升了官,家裡都請了幫傭了。六姑媽和氣,你嫁過去了,多的是好日子等著你呢。”

小鄭氏閨名英娘,這親事,是鄭氏親娘做的媒。英娘是家中長女,上有兩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英年在家裡,帶弟弟妹妹、做家務、伺候年邁的祖父母,樣樣都行,是她親娘胡氏的好幫手。鄭氏就是看重她自幼賢惠能乾,且性格柔順,又不木訥,才挑中了做自己兒媳婦。

李家人吹吹打打來了,到了門口被攔下了,鄭家三兄弟一起攔在門裡頭。

鄭家老大問:“大郎,聽說你也讀了幾天書,不如做兩首催妝詩給我們聽聽。”

李承祖立刻頭大,他讀書就是純粹認了兩個字,哪裡會做什麼詩。好在他帶了幾個好幫手,李承業立即在他耳邊一句一句告訴他,李承祖聽到後,反複背誦兩邊,再大聲念出來。

鄭家人知道李承祖早就不讀書了,做催妝詩這個事兒,原也不是規定一定要自己做,隻要他做了,也沒人問是不是自己寫的。

做過兩首詩,鄭家老二又問“大郎,聽說你還幫著你叔父過日子呢,這眼見成家立業了,媳婦和娃兒,總得自己養活吧。”

這話問的有些刁鑽,牽扯到李家家務事。英娘家裡人也是急,眼見李承業一天天大了,他爹李穆方的差事被他叔父接了,他也沒個正經差事,總不能一輩子靠著叔父過日子。

李承祖頓時卡殼,不知道怎麼回答。楊鎮在一邊幫忙解圍:“鄭家諸位哥哥們放心,我嶽父最是仁義,豈會讓侄兒沒有著落。”

鄭家人也不想在大喜的日子裡鬨的難堪,知道楊鎮是李家女婿,這話說的必定也是李家意思。

鄭三郎年紀小,在門縫裡問:“大姐夫,你想娶我大姐,要先過我這一關。”

眾人哄笑,李承祖摸出一堆紅包從門縫裡遞給正三郎,問他:“三郎,這樣行不行?”

鄭三郎接過紅包,又道:“沒新意。”

同來李家兒郎裡,有人調笑:“鄭家三郎快開門吧,等你娶婆娘的時候,還要你姐夫給你幫忙呢!”

鄭三郎紅著臉,“我才不娶婆娘呢!”

眾人又哄笑,鄭大郎見攔了一陣子,怕誤了吉時,示意旁邊的族人開了門。

待到了英娘閨房門口,一眾姐們們又攔了門。

李家兒郎們嘻嘻哈哈湊到門前,各種陽腔怪調的叫門。

正經一些的喊:“嫂子,李家大哥來接你囉。”

有那不正經的,仗著今兒大喜的日子,調笑道:“眾位姐妹,可有人家了?”

......

李承業先讓李承祖又背了兩首催妝詩,屋裡的女娘們聽的麵紅耳赤。他掏出一堆紅包,從門縫裡塞進去,央求道:“請眾位姐妹們放行。”

屋裡小女娘們收了紅包,見是個俊俏的少年郎叫門,你推我我推你,都不好意思去開門,最後是一位年紀最大說了親的小女娘開的門。

李承祖接了英娘,二人到正堂拜彆鄭家父母。鄭家父母淚水連連,英娘也紅了眼圈。

鄭大郎背著英娘上了轎,英娘父親端了一碗水,潑在大門口,至此,英娘終於哭將起來。

李承祖向嶽家人鞠躬告彆,然後帶著一眾迎親的兒郎門,吹吹打打又走了,留下鄭家人在背後傷感。

等到了李家,轎子裡的英娘早已不再哭泣。

李家氛圍和鄭家截然不同,鄭家嫁女,沒有吹鼓手,不聞喜聲。反觀李家,吹吹打打,好不熱鬨。添人和少人,天差地彆。

轎子在大門口停下來,接親娘子扶著英娘下了轎,跨過火盆,一路踩著紅綢布進了正堂。

今日,鄭氏坐的主位,旁邊李穆方的位置空了下來。一對新人按照司儀的口令,一起拜了天地和父母,再送入東廂房南屋。

在眾人的催促聲中,李承祖挑了蓋頭。新娘子他是見過的,今日上了妝,愈加好看。

他搓搓手,嘿嘿直笑。

房裡婦人們打趣他,“大郎快去敬酒吧,我們幫你看著,定會毫發無損地還給你個漂亮媳婦。”

李承祖給眾人作個揖後出去敬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