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2 / 2)

“宗伯,咱們真的要上這本奏疏嗎?”齊世臣麵色凝重的看著寫好的奏疏。

沈鯉頗為肯定的說道:“對,挨罵就挨罵吧,總不能咱們大明把倭寇趕跑了,讓朝鮮王室得了便宜去。”

萬曆十四年五月末,沈鯉回到了京堂,在六月初三大朝會這天,沈鯉帶著四位清流禦史,來到了皇極殿上。

“臣沈鯉、齊世臣、王國、魏允、貞孫煒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沈鯉再拜,俯首說道:“臣幸不辱命,領聖命前往朝鮮遍訪民情,其事一,臣從臨津江乘船入海,大明軍不僅收複了開城、臨津、仁川,還控製了臨津江兩岸,隨時可以進攻漢城;”

“其事二,大明軍軍容整齊,軍紀嚴明,朝鮮人人交口稱讚,皆言天兵;”

“其事三,遼東軍兵妾室事,並非劫掠所獲,並非強搶民女,還請陛下明鑒;”

“其事四,大軍消耗糧草、火藥等物,臣已點檢,並未瞞報,或者就地籌措補充,當地部分鄉紳主動納粟祈求天兵維持安定。”

戚繼光奏聞的糧草消耗引起了戶部的疑惑,打仗厲害也就罷了,大明京營是精銳,誇張的戰損比是因為斷代式的火器領先,這是大明對倭國實力上的碾壓,這部分是可以理解的。

讓朝中明公不太理解的是:京營消耗的糧草和火藥不成比例,糧草的消耗有點太少了,這就引起了戶部的疑慮。

在朝京營的糧草過於充足了。

沈鯉告訴大明明公,不是大明軍在搶,而是朝鮮有餘糧的鄉紳,紛紛拿出來給大明軍,就跟那些妾室一樣,不要不行,不要就是君父天兵何故忍心棄我而去。

連大明東南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富商巨賈一聽要打倭寇,紛紛慷慨解囊,戰火蔓延的朝鮮,更是如此了。倭寇在朝鮮那是一點擬人的事兒都不乾。

如果地獄隻有十八層的話,那麼倭占區的朝鮮就在第十九層。

“今日朝鮮所發生的事兒,概括而言,便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沈鯉再拜,舉起了奏疏,大聲的說道:“陛下,朝鮮王室有誹謗大罪,廢王李昖、文武兩班、成均館多次誹謗我大明,麵對倭寇毫無作為,甚至背信棄義,違背自己諾言數次逃跑,致使戰局一觸即潰,相反,再給大明軍潑臟水這件事上,朝鮮王室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人神共棄!”

沈鯉是個士大夫,當他在皇極殿,說出人神共棄這四個字的時候,就是最嚴厲的指控,代表著他的怒氣槽已經徹底滿了。

“五位勞苦,免禮,沈宗伯的意思是,他們不抗倭,反倒是給大明軍潑臟水?”朱翊鈞拿起了奏疏,詢問著沈鯉。

“然也,尤其是在大明開海以來,朝鮮王室明知道是倭寇劫掠襲擾,但總是用彥文張榜,認定是大明軍所為,但在漢文張榜中,就是寫的倭寇。”沈鯉站起來,從齊世臣手裡拿過了七張榜文,呈送禦前。

沈鯉就沒見過這樣的!一張榜文,兩種文字,彥文和漢文,彥文說是漢人侵擾,漢文則是倭寇侵擾,這是張榜公告?朝鮮王不想乾了,就當朝庶人吧!

“朝鮮百姓怎麼說?”朱翊鈞不認識彥文,讓禮部對七張榜文進行確認。

“做大明的藩屬時,朝鮮什麼都有,倭寇來了,什麼都沒有了,現在,天兵來了,又什麼都有了。”沈鯉站直了身子說道:“陛下,田土不會撒謊,從義州到平壤,春耕沒有耽誤,從平壤到開城,夏耕沒有影響。”

“沈宗伯所言有理,田土不會撒謊。”朱翊鈞頗為肯定的說道。

“陛下,禮部確認,的確是如沈宗伯所言,一文兩意。”萬士和讓通事看過之後,回報了陛下。

不積極抗倭,就顧著給大明潑臟水,散播各種各樣的謠言,防止大明影響到了他們朝鮮王室在朝鮮半島的統治,這李昖被李舜臣關押的時候,還給小西行長寫信要到倭國京都參洛。

齊世臣一甩袖子,俯首大聲的說道:“陛下,朝鮮王室、文武兩班、成均館的謊言和誹謗無法收複故土、汙蔑和挑唆無法拯救黎民,企圖借謠言來轉移罪責,轉嫁責任,貽笑四方,臣以失德,劾罷朝鮮王室世勳,收回所賜印綬、九章袞服!”

“臣請廢國。”

這就是齊世臣在回到大明後,有點疑惑的奏疏,廢國疏。

大明廢掉了朝鮮王室李昖,讓李昖的兒子光海君繼位,也就是說,大明沒有廢除朝鮮封國,但現在齊世臣以失德論罪,劾罷朝鮮宗室、收回王印、袞服,廢除封國。

“陛下,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張居正出班,俯首說道。

朱翊鈞坐直了身子,點頭說道:“準。”

大朝會主要是宣布,其實在此之前,廷臣們廷議已經討論過了,廷臣共議,確定要廢朝鮮國,才讓沈鯉、齊世臣在大朝會上請命而已。

敢罵大明,不給他撅了,誰還拿大明當宗主國看待?

朝鮮已經實際上亡國了,如果不是大明軍早早得到了情報,準備了很長時間,調兵遣將進入朝鮮,連平壤都要丟了,而朝鮮損失了九成以上的領土,數以百萬級的百姓,而現在,作為宗主國的大明,宣布朝鮮已經亡了,並且以恥辱性的失德為名義廢除。

這麼做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大明接下來的戰爭,都是真正的收複失地的王師。

一如黎牙實說的那樣,大明做事,確實要臉。

“陛下,臣以為,應當將李昖、朝鮮文武兩班、成均館等儒生,全部移送大明。”沈鯉提到了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把李昖為首的朝鮮肉食者,送到京堂受審,以失土論,都該斬首示眾。

“臣以為不妥。”王崇古立刻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還是讓李昖死在朝鮮為宜。李昖的情況俺答汗不同。”

大明處斬俺答汗是為了報仇,俺答汗的腦袋送到了世宗皇帝的陵寢祭奠先王,這是因為俺答汗的確給大明帶了恥辱和十分實質性的傷害,保定府的圩主就是惡劣的影響的後續,但把李昖拿到大明來,反而是陷入了被動之中。

朝鮮打不過倭國,大明斬首了李昖,就會給一些‘心懷故國’的家夥口實,不利於大明在朝的統治。

張居正再次出班俯首說道:“陛下,臣以為可以移送。”

“元輔。”王崇古吐了口濁氣,才大聲說道:“我實知道你為大明中興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但也要為自己身後名,多加考慮,新政皆係,馬虎不得!”

王崇古覺得張居正瘋了,移送大明的路上,李昖等一乾人等,一定會落水,十成十會落水!張居正親口說過的,他一定會做,但哪怕是殺了廢王,張居正這身後名,多少要有個以下犯上。

“元輔,不值當。”王國光出班,這次王國光沒有背刺晉黨,而是和王崇古站在了一起,李昖這種混賬,不值得張居正搭上身後名。

這不是政治操弄可以實現的,當年小明王舊事,也是弄得一地雞毛。

“除惡務儘,斬草除根。”張居正再次俯首,對著皇帝說道。

“內閣對這件事的分歧很大。”朱翊鈞坐直了身子,向著皇極殿上,一臉懵逼的群臣解釋了下為何會在皇極殿吵起來,因為在文華殿沒吵明白。

話幾乎已經挑明白說了,這是吵的不可開交的情況下,才會如此說。

內閣以張居正為首,兵部曾省吾、工部汪道昆認為該移送大明,刑部王崇古、戶部王國光認為就讓李昖爛在朝鮮,不聞不問為上,除了海瑞、萬士和,明公全都明確表態,立場非常分明。

“朕以為次輔所言有理,讓李昖待在義州。”朱翊鈞看向了張居正說道:“先生,以為呢?”

“臣遵旨。”張居正抬頭看了一眼皇帝,隻好俯首領命。

朱翊鈞作為朱明皇帝,因為當年小明王的事兒,其實一直不太方便表態,現在已經從文華殿上吵到皇極殿了,朱翊鈞不得不做出選擇了。

朱翊鈞笑著說道:“先生勿慮,矛盾說告訴朕,萬事萬物發展的過程,總是否定之否定,這是矛盾到衝和的必然過程,從矛盾重重,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現狀,需要否定之後再否定。”

“李昖在義州,戰爭打完了,若是朝鮮萬民還是選擇他,朕無話可說。”

現象甲、否定甲現象得到了結論乙,結論乙過於矯枉過正,不能解決問題,就要否定結論乙,得到了否定之否定的結論丙,這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即螺旋上升。

朝鮮半島上,可是有不少人認為,李昖輸掉這場戰爭,不是他的過錯,這種認知的人,可不在少數,心懷故國這種事,再來一遍,就知道痛了。

真不是什麼大事,倭寇再來一次就好。

倭寇真的會再來一次,因為征伐朝鮮,是倭國用外部矛盾轉移內部矛盾,隻要倭國內部矛盾解決不了,就會再做一次,大明現在征伐,隻要不帶重型火炮,朝廷完全能夠承擔的起。

張居正的堅持,無外乎是,殺朝鮮王室這個鍋,他背了!

李昖何德何能,汙了先生的名譽?他也配?

“臣等遵旨。”王崇古樂嗬嗬的俯首領命,這麼多年了,他王崇古終於堂堂正正的贏了一次張居正!

張居正總是覺得他是個臣子,或者說張居正新政可以和萬曆維新切割,但王崇古看的很清楚,萬曆維新和張居正早就是密不可分了,張居正這個人也是新政的代表人物,他的身後名,不是他自己的,是公事。

“陛下,哈密國君,遣使議內附事。”禮部右侍郎陳學會出班奏聞。

朱翊鈞點頭說道:“這件事,內閣議定,準哈密國使者入貢,禮部仔細溝通,不容有失。”

哈密,四失四得,終於在嘉靖八年,大明徹底丟了哈密衛,而哈密也成了大明在嘉峪關外的最後一滴眼淚。

陳學會所言的哈密國君,是隆慶四年大明冊封的哈密衛都督同知米爾·馬黑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