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祖父(1 / 2)

係統逼我做聖母 羅青梅 10717 字 7個月前

接下來整整一個月,九寧被勒令待在院子裡養身體。

其間,除了三哥周嘉暄時不時派僮仆送些解悶的玩器給她,就隻有兩個同住刺史府的堂姐五娘和八娘迫於麵子情前來探望。

至於她的生父周百藥,從頭到尾都沒現身。

長兄周嘉言就更彆提了,聽說她生病,不偷著樂就不錯了。

可見崔氏有多坑女兒。

博陵崔氏名聲在外,當朝宰相想要娶崔氏女,而且不挑嫡庶,隻要是崔家的女郎就行,崔家都看不上他家的門第,嫌他家寒酸。

崔氏這麼個從望族飛出來的實打實的金鳳凰忽然流落到江州,本地人欣喜若狂。

雖然崔氏不是他們家的媳婦,但本地世家世代聯姻,基本上都和周家沾親帶故,周家娶了個名門閨秀,不就等於他們也和五姓七望之中的崔家是親戚了麼?

就憑這,足夠他們炫耀幾十年!

據說當年周都督帶著崔氏回江州,轟動一時。

本地幾大世家女眷特意隆重裝扮,穿上最正式的鈿釵禮衣前去渡口迎接。

車馬塞道,人山人海,全是等著和崔氏攀交情的。

崔氏下了船,直接上了轎輦,冷冷瞥一眼渡口等了三個多時辰、被日頭曬得頭暈目眩的本地世家女眷們,微微頷首,算是打了個招呼,一句話都沒說,下巴抬得高高的,徑直回了刺史府。

一眾女眷頂著沉重的發冠等了大半天,得了這麼個結果,氣得倒仰,幾個年紀大的老夫人差點沒活活慪死。

但崔氏是名門望族之女,她就是有這個底氣。

人家連本朝公主、皇子都看不上,因為戰亂才被迫棲身江州,人雖然過來了,心裡還是瞧不上他們,他們除了氣悶以外,還能怎樣?

江州本地豪族往上數最多隻發達兩三代,哪裡比得上望族的家族曆史能一直追溯到秦漢呢?

在貴族門閥眼裡,隻有家族能一直人才輩出、至少綿延昌盛一百年以上的,才能排進世家之列,其他人家在他們眼裡都是暴發戶。

崔氏並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對。

她在繁華的上都長安長大,從小來往的不是其他世家女郎,就是公主、郡主,宰相家的千金想擠進她們的圈子都不容易。

江州這邊的女眷,崔氏一個都瞧不上。

這可苦了九寧。

馮姑和婢女為了哄她留在房裡養病,繪聲繪色和她講述崔氏在世時有多風光、多得意。

什麼崔氏梳著最時興的發髻、戴著聖人送的黃金發釵去看馬球賽,閃瞎一眾女眷的眼睛啦。

隨手拿金丸子賞人,老百姓跟在她的車隊後麵爭搶賞賜,導致交通擁堵啦。

還有每次出遊前呼後擁,光是幫她拎裙子的侍女就有八個,還一定要帶上昆奴、新羅婢、胡姬,引得其他人羨慕嫉妒恨啦。

……

諸如此種事跡,不勝枚舉。

九寧聽得冷汗涔涔。

崔氏能從當年的戰亂中帶著巨額財產逃出生天,果然不是尋常閨秀。

這就是個用生命在不停拉仇恨的彪悍女子!

要是崔氏還活著,九寧會很高興有一個這麼厲害的母親。

然而崔氏不幸病逝了。

作為崔氏唯一的女兒,她繼承了崔氏的美貌,崔氏的陪嫁,崔氏的奴仆。

也順帶繼承了母親那些年憑實力拉來的所有仇恨。

崔氏和大郎周嘉言起過爭執,幾乎得罪江州所有出閣的和沒出閣的女眷,諷刺過江州的官員,曾把溫家大娘子氣得大哭,鄧家大郎和媳婦差點因為她和離……

最重要的是,她還把男主周嘉行母子給趕出刺史府,間接害死周嘉行的生母。

整個江州,除了崔氏的忠仆以外,大概隻有周都督沒被她得罪過。

崔氏欠的債太多,以至於九寧後來都聽麻木了。

她很快接受現實,打聽祖父周都督什麼時候回江州。

現在的她一窮二白,死係統從來不管她的死活,她得自力更生。

首先必須把崔氏的陪嫁拿到手。

馮姑和婢女們答不上來,現在外麵兵荒馬亂的,雖然各路藩鎮表麵上還以長安的小皇帝為尊,但朝廷名存實亡,到處都在打仗,女眷們也不知道周都督的軍隊打到哪裡了。

九寧隻好去問周嘉暄。

周嘉暄揉揉她頭頂梳的小螺髻,“觀音奴問這個做什麼?”

九寧抱住周嘉暄的手臂,臉不紅心不跳地道:“好久不見阿翁,我想他了。”

她這句話要是對著彆人說的,沒人信。

以前小九娘和周都督一年根本見不上幾麵,也就年底正旦拜歲飲酒的時候能見一次。其他時間一個在外領兵,一個待在刺史府內院,從無交集。

而且周都督名聲不好,不知道為什麼,家中子弟都對他敬而遠之,小九娘也是如此。

但九寧知道三哥周嘉暄不會懷疑她,他是個好人,對誰都抱有善意,不會多想。

果然,看她眨巴著一雙又大又圓的杏眼說出“想阿翁”這種話,周嘉暄微微一笑,俯身把她抱起來。

“彆擔心,阿翁百戰百勝,會平安歸來的。晚上我去問問伯祖父,他一定知道阿翁什麼時候回江州。”

九寧甜甜一笑。

周嘉暄以為她在擔心周都督的安危,才會急著追問周家軍的下落。

她一點都不擔心。

義軍雖然勢如破竹,甚至打進長安嚇跑了小皇帝,但最後還是被幾路大軍聯合撲殺。

而周都督就是那個大破義軍、將義軍首領的首級獻給朝廷的大功臣。

傍晚,周刺史踏著暮色歸家,周嘉暄前去拜見。

周嘉暄謙遜好學,是族中子弟的佼佼者,周刺史向來很看重他,問了幾句學問的事,聽他問起周都督,含笑道:“難為你孝順,惦念著你祖父,我今天剛接到信,下個月你祖父就能回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九寧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

她派馮姑和婢女們去打聽周都督的喜好。

亂世中,誰掌握軍權,誰說了算。

眼下北方連年戰亂,昔日人口稠密、繁榮富庶的中原十室九空,千裡沃土,狼煙四起。

而江州卻是一派歲月靜好,老百姓安居樂業,世家女眷整天吃飽了沒事乾,比首飾比衣裙比妝容比奴仆,爭風吃醋,勾心鬥角。

和外邊的亂世儼然是兩個世界。

這一切來之不易,靠的就是周都督和他那驍勇善戰的十萬兵馬。

隻要周都督在一天,四方藩鎮就沒人敢踏足江州一步。

但讓九寧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周家人似乎並不以周都督為榮,很少提起周都督不說,偶爾侍婢們說漏嘴,必定會遭到一頓訓斥。

周百藥這個親子說起周都督時也是一副尷尬彆扭的神情,好像覺得很丟人似的。

就連文雅溫和的周嘉暄,也不願多談周都督在外麵的事。

主子們三緘其口,奴仆們的嘴巴好撬多了,馮姑她們絞儘腦汁,總算打聽了點有用的東西。

“九娘,都督他……”馮姑欲言又止,遣散房裡的侍婢,躬身疾步走到坐榻旁,小聲耳語,“外邊的人都說都督想造反呐!”

說完,她不停打哆嗦。

“江州早就傳遍了,三年前聖人召都督去長安,都督直接帶著佩刀進了大明宮,把聖人嚇哭了,大臣們罵都督狼子野心。”

九寧恍然大悟。

原書中周都督死得太早,小九娘不記得這個祖父,所以她對周都督了解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