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千萬貫(2 / 2)

運河中也有很多專門載客的船隻,畢竟乘坐船隻要比走旱路更快更便捷。

據說這城中有不少大戶人家是有自家的私船的,主人出行坐船,仆從采買物品也用船。

明遠一想,這不是與夏奧裡塞老家的那座“水城”一樣了?

誰知他坐船暢遊杭州城,或許是因為太招搖,又或許因為相貌太好看,時常有鄰船的小娘子們將一串一串的時令鮮花拋到他船上來。

花都是色澤不算豔麗,但是香味馥鬱的,梔子、茉莉、珠蘭……杭州人愛花的品味與汴京城也似乎有些區彆。

明遠隻好統一回複:謝謝各位的厚愛……最近想要在驛館裡用的“合香”,可算有著落了。

遊玩一整天,明遠回驛館見史尚。

史尚這時也已心中有數,是時候拿出“購房方案”給明遠了。

“明郎君,咱們先決定一件事:您想住杭州城內,還是城外。”

明遠輕輕搖著1127牌折扇,笑問:“住在城中如何,城外又如何。”

史尚早已做好了前期調研工作,聽見明遠詢問,馬上一一道來:

杭州城,城牆以內,地少屋多。因此屋宇狹小,樓宇也建得頗高。

另外,這些樓宇多半是竹木建成,因此火災的隱患比較大。雖然城中四處建了八座望火樓,火災還是時不時會發生。就算不是自家著火,有時也難免會被波及。

而居住在城裡的最大優點是:方便——各種商業設施都在城中,酒樓、小食店、各色商鋪、瓦子、勾欄……雖比不上汴京城中的規模,但這些也都應有儘有,且彆具蘇杭兩浙特色。

而且也與蘇軾的居所和杭州府學近一些。

“明郎君,您如果想要住在城中,可選的地點有限——一定得在‘六井’附近。彆處都不用考慮。”

史尚口中所說的“六井”,是指唐時杭州刺史李泌所建的六口井。

杭州城的地下水因為海潮的緣故,甚是鹹苦,不堪應用。而這六口井正是將西湖之水引入杭州城,是杭州城的公共飲用水來源。城中各家各戶都前往六井擔水。也有人專做這門生意,每天舀了井水,盛在運貨的小船上,一桶一桶地送往各家各戶。

像明遠這樣愛洗澡、愛沏茶的小郎君,正是“用水大戶”,如果選擇住在城中,就必須在六井附近找一間大小合適的院子——選擇就非常少了。

若是住在城外,明遠卻可以住得很寬敞,且杭州三麵環山,山間清泉水質清冽,最適合烹茶。

山間幽居,也彆有意境。

唯一缺點則是距離城中那些商業娛樂設施要遠一些,明遠想要像汴京城中那樣方便,顯然是做不到了。

“史尚,你的建議是?”

明遠想了想,往身後交椅的椅背上一靠,支起雙手抱在腦後,輕輕鬆鬆地詢問史尚的意見。

“我建議您住在城外。”

明遠一喜:跟他想得一樣。

“城外具體哪裡?”

“鳳凰山附近。”

聽到這個答案,明遠是真的對史尚生出刮目相看之心。

這個房地產經紀,是真的很厲害。

眼下杭州還隻是大宋版圖上一座普通城市,它還沒有因為後世的刀兵而成為南宋小朝廷的“行在”。

但明遠很清楚,當宋高宗逃到杭州,把這裡當成是偏安一隅的王國都城時,鳳凰山一帶,確實成了很多富商聚居的地方。

這裡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距離進城和前往錢塘江的水道都很近。

明遠甚至知道,南宋官窯也曾在鳳凰山一帶選址,為大內禁中燒造精品瓷器——先不討論南宋小朝廷是否過於奢侈的問題——這足以證明,鳳凰山一帶,不缺運送原材料的途徑,也有足夠的水源,並且能將成品很容易地運送出去。

史尚提醒明遠:“不過,如今還有一個問題。”

“小人去鳳凰山實地看過,那裡距離城門口有不短的一段距離。晚間那一段道路漆黑無光。如果郎君在酒樓或是瓦子與朋友相聚,晚間歸來,那道路應當挺難走的。”

明遠馬上便想明白了,曉得這裡不比汴京。

汴京從內城到外城,甚至再到外城之外,道路兩旁綿延的儘是房屋。到了晚間,店鋪林立,燈火通明。往來車駕,根本沒有照明問題。

但是杭州現在還顯然做不到汴梁那樣。

但明遠一想:“這有什麼?”

這不正是他花錢的好機會嗎?

“山陽炭廠送的第一批‘煤球’送到了嗎?”

明遠問史尚。

從北方送石炭到南方,緊緊是明遠的嘗試之舉——畢竟南方慣用木炭。

這裡氣溫較高,樹木成材很快,乾餾木炭對於林木的消耗並不至於破壞太多的天然森林。因此相較住在北方的居民,南方人更喜歡用煙氣較小的木炭。

明遠從北方帶來的石炭,即便是送到了南方,也多半是他自娛自樂,用來“自用”的。

“既然已經送到了,那我就乾脆給自己搞一個小小的工程。”

“就叫它‘路燈’工程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