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怎麼能眼睜睜看著眼前的人死去?

主斬之人從聽說張經的名字開始,心裡已經打鼓,再讓他監斬,他當真下得了令嗎?

“快,進宮。”彆說了,斬是萬萬不能再斬,他們得進宮見嘉靖,否則這萬一要是錯殺了,想想嘉靖的性子,最後一定會推了人出來背下所有的過錯。

而紫禁城裡,嘉靖被點了名,此時陰著一張臉,並不喜於天幕中對他的評價。

“陛下,陛下,天幕示警,張經張大人不能死啊!”此時外頭已經有不少人跪,盼著嘉靖能夠網開一麵。嘉靖卻不為所動,他在等,等著沈悠的下文。

【好在,隆慶元年,張經之孫張懋爵上疏鳴冤,朝廷乃恢複張經官職,賜祭葬,追諡“襄敏”,並給予後代襲封官職的恩典。這也算是給張經將軍死後正名。但皇帝昏聵,奸臣當道,可想而知,當時其他的將軍想要抗倭,想要真正為朝廷做事,何其難。也包括我們的戚少保。】

【嘉靖這位皇帝,聰明真聰明,看他前期作為,任用直臣,大力推行新政,約束宦官,令大明煥然一新。可是自他開始修仙,大興土木,加重財政支出,大明朝每況愈下。其實各王朝曆經了一百多年,也就到了一個瓶頸,過去了,江山可繼,過不去,大抵也就沒了。】

【嘉靖繼位時,不管是軍事上或者是經濟上,都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土地兼並嚴重,再加上天災人禍不斷,百姓遊離失所,聰明如嘉靖必明白自己所處的環境,前期時,嘉靖或許想過如何挽救,隻是人啊,不是所有人都有斬儘荊棘的決心?嘉靖或許嘗試過,卻發現很難,以至於最後借著修仙之名,躲著清淨。反正,他隻要不死,也沒有人敢反是吧!】

嘉靖帝聽到這話,突然覺得沈悠很是有意思,倒是真懂。

然而對於秦始皇這類皇帝來說,“若無斬儘荊棘之心,何堪為帝?”

“不是,年紀輕輕的當著皇帝想著沒有人反就行了嗎?這是要人隨時準備反,皇帝才有危機?才想當一個好皇帝?”劉邦咂了咂舌,皇帝得當得有危機感才行嗎?像他?劉邦數了數自己身邊隨時可能取他而代之的人,表示他要是敢犯個懶,立刻有人把他拉下馬。不敢啊!

朱元璋氣得都跳起來了,“我大明的江山就是這麼讓他們給敗光了。”

顯然,朱元璋覺得沈悠說得沒有錯,怠政的皇帝都有統一的想法,反正他都坐在這個位子上了,彆管他怎麼樣,又沒有人敢反他。

【看看大明朝,殺忠臣,殺能臣怎麼了?從洪武帝起,冤殺的臣子還少嗎?於少保這樣的人都殺了,大明江山依然在,這就相當於讓大明所有的皇帝都有了一份底氣,他們再怎麼殺人,他們隻要坐上這個位子,他們不死他們就會是皇帝。】

【再有功勞的臣子又如何,哪個臣子的功勞能比得上於少保,殺了就殺了,他照樣是皇帝。皇帝這種物種啊,有時候根本不講道理。想想為什麼要君主集權,不就是想要由皇帝完全大權在握,一句話就能定人生死?】

【明朝那會兒,八股文定的是人的思想,學的是那一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辭。哪怕君王有錯,為臣都隻能死諫。重點難道不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臣子已經沒有任何能力和皇帝叫板了嗎?】

【想想秦漢時期的貴族,什麼是貴族?門客三千,奴仆成萬,這都是什麼?是人。人又是什麼?是兵,是刀,是可以一言不合就能跟人動手的底氣。】

【再到魏晉隋唐時的門閥,那是代代聯姻,利益相連,皇帝敢隨便殺人?那就得有天下大亂的準備。所以反過來看,隨著君主集權,朝廷擁有了絕對的權利,也就造就無人敢有能力和朝廷叫板,自此,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止皇帝任性。皇帝淩駕於律法之上,完全可以由自己的喜怒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可是無論為人,為君,都應該有所約束,失去了約束,如同失韁的馬兒,必然會隨之變得瘋狂。然,沒有一個人喜歡被約束,尤其是帝王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反封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