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不是傻子,絕不會人雲亦雲,對於沈悠所說的話,他會去思考,結合大秦所存在的問題,考慮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方式,達到同樣的目的。
【商鞅變法時,製定了二十級軍功爵位製,這是獎勵軍功、鼓勵殺敵求勝的軍功爵祿製度。分彆有二十個級彆,我就不細說了,隻說製定這一製度對於大秦的意義。】
【商鞅變法之後,在秦國之內,凡立軍功者,不彆親疏,不殘貴賤。量功錄入時堅持以功為主要標準,是見功而行賞,因能而授官。由此,秦軍皆為功而戰,也皆不畏生死而戰。活著有賞,死了也有恩賜。以令秦軍兵馬強悍。最重要的一點是,商鞅在變法中,明確軍功不能世卿世祿。】
【可能有人並不能明白世卿世祿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太史公司馬遷大家都知道的,他的父親是太史公,也就是說司馬遷太史公的位置是從他爹那兒承繼下來的。父傳子,子再傳孫,同樣的位置不斷的傳下去,這就是世卿世祿。】
【《荀子》在議兵篇中記載,齊國的技擊之士冒死戰鬥,所得賞金不過八兩,再無彆的賞賜。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的軍製就不一樣了,秦國將士但凡上陣殺敵,便可既賞爵位,又有田宅。如果不斷立功,還可以不斷受賞,甚至獲得高官厚祿。兩下一對比,秦軍能不強悍嗎?他國的將士能是秦軍的對手?】
秦孝公聽著沈悠的話,相當歡喜於自己相信商鞅,讓商鞅主持這變法, "謝商君。"朝商鞅作一揖,商鞅連忙還以一禮道: "謝秦君。"
相互道謝的兩個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歡喜和感激。
【這也是為什麼秦自商鞅變法後,秦軍再非其他的軍隊可比。實在比不上。各國既狠不下心來像秦孝公那樣來個徹底的變法,再眼紅秦軍的強大,也就隻能乾看著。這樣的軍功製度,在一代亡,下一代若是再想像父親一樣擁有高官厚祿,就必須要靠自己的本事到戰場上拚搏,憑本事掙來自己想要的一切的規定,也讓無數的庶民都可以借此改變命運,自然而然也就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出身微賤的人活躍於政治的舞台上。】
【可是,隨著六國亡,天下一統,這樣的機會戛然而止,不管是軍隊或者是無數的庶民,他們都看不到希望。人一但沒有了希望會怎麼樣?他們就會失去目標,前麵的路全然不知道該怎麼走。哪怕是大秦的那些功臣們也一樣,沒有了立軍功的機會
,他們的兒孫將來就什麼都不是,那可怎麼辦?】
秦始皇聽到這裡完全頓住了,突然看向下方的臣子, “是這樣嗎?”
蒙恬站在最前麵,秦始皇第一個看著他,這讓蒙恬避不開,因此如實答道: “底下的將士們都說不知道將來怎麼辦了。"
這就算是正麵回答了秦始皇的問題,秦始皇眼中流露出冷意, "朕竟然無所覺。"
“陛下,是末將覺得這隻是將士們一時想不開而已,末將也並未意識到這是問題。”蒙恬一個統領三軍的人,要說秦始皇並未察覺的問題所在,他一個在前線的將軍何嘗不是也沒有意識到。
當然,蒙恬如今鎮守邊境,對付的可是匈奴,要說怕立不了軍功也還不至於吧。
“李斯。”秦始皇馬上明白了,大秦在平定天下之後,很多東西該變就得變, "結合現在大秦的情況,跟人商量出個章程來,朕要讓天下人看到希望。"
無望是很可怕的,沈悠已經用齊國的勇士做了極好的例子,他絕不能在知道問題的情況下,無視問題的存在,放任大秦走向覆滅。
“是。”李斯何嘗不是驚出了一身冷汗,這,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什麼問題,但深入一想就會明白,沈悠指出得沒有錯。
【還是那句話,因為史料的缺失,我們並不清楚針對商鞅變法存在的問題,一統天下後的始皇帝到底有沒有想辦法去解決。貴族,基層,其實隻要基層穩了,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也不能說沒有問題,畢竟這郡縣的劃分,其實也很是有問題的。上個圖吧。】
說上圖,那必須得上圖。
【其實早些年古代劃分區域,多是以山川形便基礎,這就造成了什麼結果呢?一但天下大亂,各地倚天險的城池擁兵自重,完全就可以關門不出,占據一城之地,自此為一方霸主。提到這兒,好多人都想到了東漢末年,尤其想到了荊州劉表是吧。這不就是占了荊州,管外頭怎麼亂,他就是不動,外麵誰想亂來,他也不管。反正靠著荊州他就能自給自足,其他人請隨便。】
??東漢末年?劉邦這回不怎麼好了,怎麼還有東漢。他才剛建的漢!他的漢要亡了嗎?倒是呂雉顯得鎮定得多,一國亡不亡的,是一兩句話說得清楚的?強勢如秦,不也曆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