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下何安(1 / 2)

嗯,劉邦繼續酸了,雖然自打沈悠開始講秦朝開始,他就一直挺酸的,但他也不能否認,確實,天下一統,這是他們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不然當初楚漢盟約之後,怎麼會有人催促他一統天下,絕對不能劃地而治。

這麼一說,好像項羽的失敗又成了注定了。因為他大封諸侯,把那些個功臣一個個的分了國,就好像曾經的周天子對待一乾功臣一樣!

一瞬間,劉邦悟了!

呂雉的目光一凝,秦始皇那樣的人,沒有人會否認他的能力,他對後世的影響,想他還活著的時候,有人敢動嗎?不敢!

可是,大秦確實存在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就造就了秦朝在他去後迅速土崩瓦解。秦二世那樣的人,斷沒有擔起天下的能力。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滅六國,一統天下,這是秦始皇最大的功業。忽略了秦國在秦始皇繼位之前曆代國君的付出。秦國得以滅六國,秦國曆代國君都為之付出心血。奮六世之餘烈,有賴他們的付出,才有最後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提秦始皇的時候,有意先提秦國曆代國君的原因。他們每一個的付出,都是造就了我們所知道的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基礎。】

哎喲,真是都得有對比,想想宋朝那會兒聽著一個個宋朝的皇帝,誰人不血壓都上去了。但一聽秦國的國君,乃至秦始皇,對,他們都各有各的缺點,但總的來說他們都為大秦的強大費儘心力。從始至終,他們都不敢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

誠然,他們每一個都有野心,都想著能滅六國,一統天下。

其他六國國君難道就沒有這些想法?

最終做到不斷強大的隻有秦國。隻有一個大秦,得數代明君,他們不忘先祖的付出,也不忘先祖的宏願,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未敢鬆懈,最終,在秦始皇手裡,成就秦朝。

其實相對於秦始皇,秦國的國君和秦王們,他們每一個人都不遜色,每一個人都充滿魅力。

被誇的秦君和秦王們,眼中流露出笑意。誠然,世人不忘秦國,不忘秦始皇,同樣也未曾忘記他們。這何嘗不是對他們的激勵,原來他們也以這樣的方式永生了!

【滅六國,一統天下,我們始皇似乎終於可以好好歇歇了吧?錯了,明麵上的戰爭是已經結束沒有錯,可是如何安定天下,怎麼讓這個一統的天下,從此不會再像

春秋戰國時一樣,紛爭不斷,這是始皇陛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此之前,始皇總結從前發生的動/亂,再結合大秦現有的製度,有些主意已經在心頭浮現,但,始皇並不急於說出口。】

【按從前的規矩,得了天下,理當大封功臣,賜號,給封地,這不都是美美的好事?跟著始皇打下天下的功臣們,都迫不急待想要始皇賞賜,也等著始皇的賞賜。】

【可是,秦始皇卻不像以前的商周一般,得了天下便分封諸侯,畢竟商鞅當初變法,何嘗不是明確推行了縣製,再分封諸侯,等著過幾百年,再進化出一個春秋戰國嗎?比起後世的太多人,始皇懂得以史為鑒,斷不能讓同樣的事情發生。】

【那麼這就需要一個嶄新的製度。什麼樣的呢?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始皇創了“皇帝”稱號,又是華夏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又稱"始皇帝”。順口提一句,秦始皇是沒有諡號的,或許大家都沒有注意。像漢武帝,漢哀帝什麼的都有諡號,怎麼我們始皇沒有呢?是他不配嗎?】

【不不不,不是我們始皇不配,是始皇認為自己身死之後,彆管是兒子還是臣子,他們不配給自己上諡。諡號都是皇帝死的,由兒子和臣子定下,在始皇看來彆管子議父或者臣議君都不妥當,因此始皇規定在他死後誰也不許給他上諡。始皇,後續就是二世,三世,四世。大秦千秋萬代,多好!可惜,始皇如何也沒有想到,秦二世而亡。】

真,高興得嘴都合不攏的秦君和秦王們,如何也沒有想到,他們開心的時間那麼短暫,秦曆二世而亡!誰!政兒咋個眼神不好,挑了那麼一個廢物上去?

秦始皇:他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