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的竟然一個個淚流滿麵,看得黃巢的使者們也是目瞪口呆,場麵一度失控。好在有人圓場說是因為他們的將軍沒法參加宴會,將士們是悲傷過度才會失態。行吧,使者也不想多管,反正將士們哭不哭,都對大局沒有影響。】
【然而,讓黃巢使者始料未及的是,他們認為的沒有影響,影響可大了。《秦王破陣樂》是什麼,那是大唐的軍歌,想當年大唐在太/宗的治理下是如何的繁華昌盛,國泰民安,無人敢犯。如今,他們竟然要不戰而降?】
【沒等軍中高層做出反應,有人喊出願意與大唐共進退,誓死對抗黃巢軍的口號。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同樣表態,寧願為大唐戰至最後一刻。自此,唐軍奮戰,與黃巢軍拚個你死我活,硬生生把已經覆滅在際的大唐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雖然時間並不算長。但,這已經是唐太/宗去世後兩百多年的事。單就一曲《秦王破陣樂》而已,就能激勵人心,令已然頹敗的大軍重新振作,再戰義軍,可見唐太/宗對大唐的影響是多麼長遠深刻。】
誰聽到這兒不懵了!李世民就憑一首曲竟然就能影響了兩百多年的後世,讓大唐自死亡的邊緣又緩回一口氣,這,古往今來有誰做到?
劉邦一個本來想說李世民不是的人,這會兒已然說不出話來了,這太厲害了點。
唐武德年裡,李元吉是等著機會想要再攻擊李世民,結果怎麼著?這是給他攻擊的機會?簡直是給李世民明正言順上位的機會!
畢竟,在李世民死後他都能影響大唐天下的百姓,李淵,李建成,他李元吉,自問敢說一句他們能夠做到?甚至比李世民做得更好?
真要是他們有這個本事,他們也不至於現在擔心壓不住李世民。費儘心思,用儘手段想要對付李世民。
哎喲,滿堂都是聰明人,聽到李世民皇帝做得都能影響後世,不因他身死而滅跡,誰人不眼冒金光。這得是怎麼樣的一個皇帝才能在死後繼續影響整個大唐?
就他們讀過的史書裡,有類似的同樣人物嗎?
突然覺得李世民弑兄殺弟上位是件好事了怎麼辦?好想把李世民現在就推到皇位上去,讓他們可
以親自體會李世民為帝是怎麼樣的。
一時間,竟然沒有人注意到唐亡這個事。
唐貞觀年間,李世民聽得都愣住了,應該,
沒錯吧。世人都沒有否認他弑兄殺弟,逼父退位一事,但卻更肯定他的功績,所以,他隻要努力當好這個皇帝,為後世的典範,他的心結也未必不能解了。
“陛下威武。”下方的臣子皆是山呼,這就是他們的陛下,太/宗,他們誓死追隨,永不背叛的陛下。果然,他會帶領他們開創一代盛世,令後世稱頌,緬懷。
至於那什麼黃巢起義,嗯,兩百多年後的事,是他們能管得了的?
【唐太/宗雖得位不正,卻因他勵精圖治,以令天下大治,誰人不肯定他是千古一帝,誰不想成
為第二個唐太/宗,再創一個貞觀之治。由此也可以看出,世人都算公平,縱然當皇帝的有或多或少的問題,但隻要當皇帝的人心裡有百姓,令天下大治,都會給予肯定。倒是大宋一個個的皇帝,看著大唐就沒有想過要學一學好,也就怪不得被後世罵大慫。】
【還是不提大慫的好,太影響心情。繼續說我們的唐太/宗。說說看,他是如何任人為賢,克己納諫,一步一步開創令後世無數人向往追思的大唐盛世。】
【玄武門之變後,唐高祖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自是痛心不矣,但也明白事成定局,已然無力再改變什麼。李世民走到這一步,完全也不是等著唐高祖決定他將來的路要怎麼走的態度。唐高祖明白,敢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李世民,未必不敢弑父!而且,都已經死了兩個兒子了,唐高祖能覺得依然不夠,還想再殺一個李世民不成?大唐若是再失去李世民,這個天下唐高祖自問能把控得住嗎?】
【權衡利弊之後,最終,唐高祖封李世民為太子,經過三請三辭的戲碼後,李世民登基為帝,次年改元貞觀。當上了皇帝就可以一勞永逸?不不不,李世民的考驗才剛開始。玄武門之變引發的內部問題相對還好,最最重要的是外患。突厥十餘萬騎軍揮兵南下,直逼長安,而此時的長安隻有數萬兵馬,怎麼退敵就是大唐麵臨最大的問題。也是李世民想要坐穩大唐皇帝的位子所要麵臨的第一個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