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八月,終於迎來了李靖將軍又一輝煌的一頁。隨著東/突厥內亂起,加之天災人禍不斷,大唐也迎來了可以出擊東/突厥的機會。李靖將軍被任命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發起強大的軍事攻勢。並州都督李動、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為各道總管,統率十幾萬兵馬,分道出擊突厥。】
說到這裡,沈悠想起剛剛得到的新功能,選擇屏蔽東/突厥,隨後才繼續道: 【大軍開拔,都在伺機而動。貞觀四年正月,朔風凜冽,李靖率三千精銳騎兵,冒著嚴寒,從馬邑出發,向惡陽嶺挺進。頡利沒有料到在這大雪紛飛的嚴寒之時,唐軍會突然出現,兵將相顧,大驚失色。同時頡利也斷定大唐必是舉國之兵而來,否則李靖絕不會孤軍深入。嚇得倉皇而逃。】
……確實,大雪封山時,一支騎兵就那樣突然出現在你的麵前,換成誰都會害怕,恐懼。頡利的反應屬實正常,讓他們重視的難道不是李靖其人嗎?兵行險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無
負於大唐戰神之稱。
【探得頡利倉皇逃竄的消息,李將軍豈能放過如此機會,密令間諜離間頡利心腹,使其親信康蘇密前來投降。隨後,李將軍進擊定襄,一舉攻入城中,俘虜隋齊王劄昧之子和原隋蕭皇後。頡利這回跑得就更快更遠了。】
【李將軍勝利的消息傳回長安,李世民進封他為代國公,增加食邑三千戶,賜物六百段及名馬、寶器等。李世民更是喜上眉梢的同大臣們道: “漢朝李陵帶領五千步卒進攻匈奴,最後落得歸降匈奴的下場,尚且得以留名青史,李靖以三千騎兵深入敵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此謂古今未有的奇勳,足以一雪往年渭水與突厥結盟之恥。”】
劉徹第一時間捉住的必須是李陵這個名字,進攻匈奴最後卻歸降匈奴??喂,天幕,你得給我好好說道說道這到底怎麼回事?李陵歸於匈奴,劉徹整個人都不好了!
漢武帝一朝的眾臣們也差不多是那麼的反應,他們沒有聽錯吧,李陵歸於匈奴?
【不錯。自唐建國以來,屢受突厥威脅,唐高祖選擇隱忍,李世民在貞觀之初也選擇隱忍,為的就是這一刻,能夠一雪前恥的時刻。隨著李將軍的大軍深入敵後,攻破定襄,終於讓大唐揚眉吐氣,但這並不是結束,無論對大唐而言或者對李將軍而言都是。】
【頡利眼看情況不對,他是被幾麵圍攻了,李靖破定襄,李動也從雲中出發,與突厥軍在白道遭遇,唐軍奮力衝殺把突厥軍打得潰不成軍。頡利損失慘重,遂退守鐵山,如今手下隻剩下幾萬人馬,完全沒有辦法跟大唐正麵對戰。然而縱然入了窮巷,並不代表頡利就此放棄,他派執失思力入朝請罪,請求舉國歸附,並願意入朝。頡利心裡想的是拖延時間,等過了這個冬天,春天來了,俟草青馬肥時,逃到大漠以北,還能卷土重來。大唐對於頡利的求和是什麼態度呢?】
哪怕知道最後李世民把頡利這支突厥滅了,事至於此也怕再生什麼變故,心都被沈悠問得提了起來。
【李世民任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率軍迎接頡利。同年二月,又派鴻臚寺卿唐儉、將軍安修仁去撫慰頡利,這番操作在多少人看來不就是等於接受頡利的舉國歸附了嗎?但李將軍卻洞察這其中另一層意思。正好前來同李將軍彙合的另一個李動將軍也和李將軍商量說: "頡利雖然戰敗,人馬諸多,如果走過沙漠,得到九姓鐵勒的庇護,道路遙遠,我們就很難追上他們。陛下下詔派唐儉到那裡
去,突厥必定放鬆戒備,我們隨後去襲擊,必能不戰而平定賊寇。”】
立時間,誰人聽得不得讚一聲好計,不錯不錯,突厥之類非安分之人,他們求和隻為避之鋒芒,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放過他們,給他們卷土重來的機會。
【李靖將軍聽到李動的分析,喜形於色道: “你這番話就是韓信滅田橫的策略。”這心裡未必不在說,你我都知道的道理,李世民能不知道?頡利隻為避大唐的鋒芒,不至於亡於唐軍,這才說著歸附的話,一但給他頡利喘息的機會,將來必然會再為患大唐。】
【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李靖將軍抵禦突厥多年,最是清楚身為一個軍人對於突厥所存的是一份什麼樣的心情,一但有機會,絕對不能再讓突厥有卷土重來的可能。】
【因此,李靖將軍與副總管張公瑾說: “使者前往突厥,突厥定會放鬆戒備,我們趁此良機,選拔精騎一萬,攜帶二十天的軍糧,帶兵從白道襲擊突厥。”張公瑾有些遲疑道: “陛下已經下詔準許頡利歸降,朝廷派去的使者也在那裡,恐怕不宜進攻。”畢竟李世民親下的詔令在,違詔之罪,他們不得不考慮,那這一仗到底打不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