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2 章 魯地(1 / 2)

誰人聽著項羽的結局不噓唏,項羽到死都不想自己被人控製,也是沒有誰。

也對,他高傲了一輩子,從來不把誰人放在眼裡,現在他敗了,敗到如此地步,他又怎麼能忍受彆人的奚落,那比殺了他更讓他難受。

相比之下,嗯,秦始皇更欣賞劉邦這樣的人。

敗一回怎麼了,那就不算事,完全沒有必要在意。隻要能活著,留著一條命,再大的事就沒有解決不了的。

沒錯,項羽寧可死也不願意逃回烏江的,好吧,秦始皇是能理解項羽的想法,卻絕不希望自己的子孫是這樣的一個人。

人,還是不要臉的好,不要臉才能活得好。

【項羽這個人,就像有人評價的那樣,他是最後一個貴族,有著貴族們的傲氣,寧折不屈,光明磊落。這樣的人作為一個尋常人是讓人很喜歡的,可作為一個領導者,那就讓人不怎麼喜歡了。傲氣往大裡說可以是目中無人,那就意味著這樣的人很少把人放在眼裡,他看不到彆人的長處,也不能接受彆人比他更強。韓信這樣的人入了他的軍中不就是被他無視得跑掉的?】

【寧折不屈作為一個品質是可貴的,可在爭天下時,敗了一場,明明有退路,回去整頓三軍再卷土重來就是,怎麼就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因此拒絕離開,而跟明明人數優勢遠勝於他的漢軍死磕,最後更是乾脆自儘呢?唉,或許我並不能體會項羽的心情,也不好就這評判他的對錯。也可能項羽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他大好的局勢都能輸給劉邦,退回烏江他也未必能夠鬥贏劉邦,乾脆自暴自棄。】

真要是這樣,項羽最後還算聰明一回。終於是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了。可秦始皇並不覺得同情。就好像大秦亡了,他隻氣於胡亥把偌大的江山毀了,並沒有因此而覺得大秦值得同情。弱者才需要同情,大秦不是弱者,項羽也不是。這回秦始皇倒是想跟項羽好好的交交手。

“倘若項羽不死,陛下會親手殺了他嗎?”漢高祖時,呂雉突然問了劉邦。

劉邦笑笑問:“你因何要向你求情的彭越死?”

哪怕這事沈悠就那麼一言帶過,劉邦可記著,也正是因為記著,此時翻出來說,隻為了說明,道理是一樣的。

果然,呂雉聽到這兒低頭道:“妾明白了。”

項羽自刎也就罷了,哪怕是項羽活著,劉邦都不可能讓這樣的人活下去。項羽的強大沒有人比劉邦更清楚,也正是因為清楚,他是斷然不可能給項羽喘息的機會,讓他有卷土重來的可能。

他和項羽之間,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麵。

【隨著項羽的自刎,屬於他的時代也劃上了句號,不過還是有人記著項羽的。項羽待人一如既往的待自己人親厚,對旁人苛刻,也正是因為如此,隨著項羽一死,各地皆歸附,唯獨項羽原來的封邑魯地拒絕降漢。本來劉邦是要強攻的,饒是如此,魯地卻沒有因此畏懼,在他們心裡,他們的主人就是項羽。天下人都可以罵項羽,獨他們魯地的人

無一罵項羽的。】

【好在,

剛得天下的劉邦也沒有犯糊塗,

要自己把大好的局勢毀於一旦。強攻魯地隻會引起反彈。要說劉邦最大的一個優點莫過於聽勸,這會兒也聽。有人給劉邦出主意,劉邦即率領諸侯兵,拿著項羽的頭顱去招降魯地父老,讓魯地的父老鄉親們接受項羽確實已經不在了,這才使魯地降漢。對於死人,劉邦必須得大方,下令以魯公的規格安葬項羽於穀城。】

【在作為領導者這一點上,很明顯的比較,項羽真就不如劉邦。劉邦不管心裡再怎麼不服生氣,為了大局他能忍。忍,心上一刀,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也就更能成就一番大事。項羽是英雄,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太過意氣用事,也太過感情用事。咳咳,彆想著二鳳哈,二鳳也感情用事不假,在國家大事,關係興亡的大事上,他可沒有感情用事,不能比較。】

李世民......

好吧,他就在那兒,確實值得很多人仰望。

項羽,當學他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勇氣,彆的缺點,還是彆學了。

【我是為項羽惋惜的,大好的局麵,本來他可以開創一個王朝,卻因為性格的原因,價值觀的不同,最終敗於明顯處於劣勢的劉邦手上。劉邦,漢朝,咱們這漢人之稱就是對漢朝最大的肯定,彆的就不比較了。西楚霸王項羽就到此劃上一個句號了,接下來我們講講淮陰侯,韓白衛霍四大名將之一,也是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

沈悠給項羽劃了一句號,接著也得繼續論起另一個人,對,韓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