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 章 天真亦或無畏(1 / 2)

【不錯,蒯徹分得很對,可韓信也跟蒯徹說起劉邦待他的種種好,劉邦把他坐的車子給他坐,劉邦穿的衣裳給他穿,劉邦吃的食物給他吃。末了韓信尤其指出道:“聽說,乘坐他人的車子,就要承載他人的禍患,穿著他人的衣裳,就要懷揣他人的憂患,吃了他人的食物,就要為他人的事業效死,我怎能見利背義呢!”】

【蒯徹並沒有至此放棄,繼續給韓信分析道:“陳餘、張耳本為刎頸之交,到頭來兩人都想置對方於死地。您和漢王的交情比得過這兩人嗎?大王涉西河,虜魏王,擒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哪裡是您可去的地方?”】

【功高蓋主呢,蒯徹倒是忘了之前勸韓信功不及酈其道,隻為讓韓信發兵攻打齊國的事了。現在又成功高蓋主了,果然文人的一張嘴,說死說活全在他。不過,功高蓋主四個字對韓信有一定的警示,他功高蓋不蓋主是未知之數,先前他乾過的事,他自己是斷然不能忘了。同樣,劉邦乾過的事他也沒有忘記。正因如此,韓信是糾結的。反了劉邦,他沒有這份心,幫著劉邦打敗了項羽,真打敗項羽之後,接下來劉邦該收拾的是他了吧。】

秦始皇於此時反倒不好再說些什麼了,要說韓信後麵乾的事,確實該殺,但也是劉邦不講道義在前,但凡不是他那麼乾事,韓信也不會做後頭的事。

韓信,韓信啊!

劉邦倒是也想起了這些事,點點滴滴,無一不在提醒劉邦受製於人有多難受,韓信,又何止是韓信一人而已,但凡隻要想起一個個異姓王的存在,劉邦如鯁在喉。

【蒯徹第一回勸說韓信不成,隔了幾天再勸韓信,韓信終於給他一個肯定的答案,他不會背叛大漢。蒯徹不再勸說,從此卻開始裝起瘋來。蒯徹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也正是因為有野心,他想要韓信反,作為跟著韓信,說動韓信反的人,誰都明白這樣一個人的份量定是比彆人要重得多。未必他將來不會成宰相。可是從韓信拒絕那一刻開始,他也就明白了,他是不可能再說動韓信,錯過機會韓信再沒有下一回。而他一再讓韓信反的事未必不會傳揚出去,他也就會成為劉邦一方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對象,瘋了可以保全性命。】

【韓信身邊終於沒有一個再三勸他謀反的人,可蒯徹說的那些話,不能說韓信一句都聽不進去,他也明白在劉邦沒有打贏項羽之前他是最安全的,一但分出勝負,劉邦容不得容得下他就不一定。劉邦那頭戰局逆轉,眼看就要把項羽解決了,大家沒有忘記我之前說過劉邦在對付項羽的時候和韓信、彭越約定出兵會合對付項羽,這兩位卻都沒有出兵,以至於劉邦再一次大敗。】

秦始皇已然不想再說些什麼,韓信確實有自傲的資本,可也正是他的自傲把自己坑得不輕。

作為一個皇帝,秦始皇欣賞韓信的本事,並不喜於他的作為,很明顯劉邦並不能讓韓信心服口服,但就劉邦所處

的位置,他最大的敵人是項羽,他迫切要解決的也是項羽。偷盜韓信兵符這個事更是給了韓信理所當然防備他的理由,他一個漢王做出小偷類的事,能怪韓信怕同樣的事再次發生。

馭下之道,劉邦在韓信那兒明顯有著沒用好。

【劉邦氣啊,氣死了,韓信和彭越他們是掐準他的命脈,非要他有所承諾,相比於彭越,他更恨韓信,誰讓韓信早就已經是齊王,韓信已然作為王,依然不肯助他,換成誰不氣?怕是這會兒劉邦一準在想,虧得我當年偷了兵符,否則他當年一準輸得很慘。】

漢高祖時的韓信瞪大了眼睛,一想又覺得沈悠說得沒有錯,劉邦真能那麼想。

【不管劉邦怎麼生氣,依然得審時度勢,現在是什麼樣的情況,就是他得先把項羽滅了,韓信和彭越不肯出兵,必是對他們現在的處境不滿意,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請劉邦劃陳縣以東至海邊廣大地區為齊王韓信封地;封彭越為梁王,劃睢陽縣以北至穀城為其封地。劉邦從來都是一等一識時務的人,為了長遠之計,他須殺項羽,他需要韓信和彭越助之一臂之力,先前韓信做下的事,他已然一忍再忍,再退讓一步,忍一回,他也沒什麼不行。】

【韓信再得賞,他看著確定好的地盤,心裡是何滋味未必可知,但他在此之後和彭越一道出兵了。三軍皆由韓信統領,韓信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和今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彭越則從梁地西進。漢將劉賈會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北上;劉邦則率部出固陵東進、漢軍形成從南、北、西三麵合圍楚軍之勢,如此一來,項羽被迫向垓下退兵。】

【垓下一戰,是劉邦和項羽的最後決戰,同樣也是韓信和項羽的。最終以項羽自刎烏江,劉邦和韓信得勝劃上句號。隻是讓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打完項羽之後,劉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了他的兵權,後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很明顯,在劉邦心裡,解決項羽之後,從此他心腹大患第一人必是韓信。奪去軍權,是為免韓信亂起。】

秦始皇得說,劉邦反應挺快。在沒有人料及的情況下迅速奪韓信的兵權,以令韓信至少短時間內沒有機會威脅到劉邦。

於諸將士來說來,剛打完仗呢,劉邦的吃相也太難看了點,瞧著像是不願意給韓信留條活路的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