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6 章 陽謀(1 / 2)

對劉徹的決策有所懷疑不滿的臣子並不在少數,眼下劉徹並沒有將朝堂上的臣子換成一家之言。畢竟,他雖推崇儒家,並不代表他對於臣子的包容為零。

先前的臣子,無論是認可哪一種學說的,隻要好用劉徹也斷不至於不用。反對的人劉徹定然是在第一時間將人踢出去的。

沈悠一番話給他們多少警醒,讓他們明白他一個已經明明白白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帝王,斷不可能如他們所想的更改。

【我們現在都知道,想要有數之不儘的人才可用,須得大力發展教育,學校在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份量。人才不是短短的時間就能培養出來的,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莫過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句數千年前管子的話,早已表明培養人才的不易。不易也得培養,唯有人才多之取而不儘,才會讓上麵的人有選擇權,要用什麼樣的臣子,不用什麼樣的臣子,都在他的一念之間。帝王考慮利己,一般都不會做吃虧的事。作為普通的老百姓,在國家的政策裡能得到一點點的利,有了可以上升的希望,我們都會為之高興。】

【統一朝堂的思想,又已經為自己後路都做好準備後,漢武帝劉徹在得到主父偃後推行另一項為後世稱讚不矣的陽謀政策-推恩令。什麼是推恩令?即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郡守統轄。】

??秦始皇瞬間傻了眼,彆說他了,漢武帝時的一個個誰人不傻了眼,隨之忍不住大笑起來,確實是值得世人稱讚不矣的陽謀,試問諸侯王麵對如此陽謀,當如何應對?

劉邦第一時間拍起大/腿道:“想出此等好主意的人當真是可遇不可求。推恩令,推恩令。”

細細品起沈悠解釋的所謂推恩令,畢竟按照現在的承襲之策,那是一人而傳承,推恩令就不一樣了,但凡是諸侯之子都可以將那一諸侯王的地盤分而襲之。

對,受到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原本為唯一繼承人的人。可有一說一,一但推行推恩令,是反對的人多,還是支持的人多?

必然是支持的人多?

王位作為唯一的繼承人,其他兒L孫都沒有繼承權,等於什麼都沒有,沒準三代不到,他們和尋常百姓已然無差。

分割土地承襲,怎麼著到他一代他是個有地盤的諸侯。多多少少日子都不會過得太差,哪怕同樣是三代不到可能他們都跟尋常百姓無二,現在,彼時,名頭和利是有的。

所謂以後會不會再有他們國的存在,不好意思,怎麼著都不會有他們的份兒L,他們想那許多乾啥?

劉邦望向蕭何,蕭何從震驚中醒來,察覺劉邦的眼神道:“陛下,雖為陽謀,推恩令一但頒下,諸侯必然反。”

劉徹因何敢推行推恩令,那是他不怕諸侯再反,誰讓七國之亂平定後,大漢已然不是從前的大漢。

他們如今的情況不對。

劉邦難道不是迫於無奈才不得不分封異姓王的

?劉邦不敢讓諸侯王們把權利交回來,皆因諸侯王手中握著令他忌憚的兵馬。

推恩令是陽謀不假,並不代表陽謀便不需要實力支撐起來,恰恰相反,沒有實力作為基礎,所有的政策不過都是虛幻的。

陽奉陰違了解一下。直接造反抗議了解下。

劉徹能做且做得很好的事,眼下不代表劉邦做得。

“陛下不妨記下,以待來日。”

蕭何相勸,他豈不知劉邦顧忌,既有顧忌,該避則避,沒有道理先前劉邦忍住了,得了大漢江山,如今不忍而葬送大漢江山。

“對對對,丞相說得對。”

劉邦聽著好主意,立刻想到自己學著用,倒是一時忘記,情況不一樣,適用於劉徹的政策,於他此時並不適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