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1 章 西域(1 / 2)

司馬遷作為一個正主,本來得知自己的經曆時有些錯愕,慢慢的又反應過來了,他所有的付出都沒有白費,世人都知道他做下的一切,他的貢獻真正做到利於萬世,好,真好!

人活一世,所求的無非就是能做一些利國利民的事,傾儘一生心血和父親一道寫下《史記》如此,研製曆法亦如是。司馬遷做到了,不枉此生。

【《史記》並非隻是司馬遷一人的功勞,其父司馬談既有著書之心,也是早早有所準備,父子齊心共為《史記》的出世傾注一生,我們敬佩他們的付出,也感激他們的堅持不懈,忍辱負重。】

【什麼樣的書都有他的局限性,也難免會帶上著作人的一些個人情緒,但我們都認可魯迅先生對《史記》的稱讚。彆的就不說了,咱們多少耳熟能詳的成語正是出自《史記》?僅憑此足夠後人學習。】

【太史公司馬遷的事兒到此劃上一個句號,我要講的最後一位迷人老祖宗是作為西漢外交家,作為開辟出絲綢之路大功臣的張騫。】

多少人的注意力落在沈悠那一句最後一位迷人的老祖宗,不是,沈悠打算就此完結了嗎?最後一位呢。

【華夏曆史數千人,多少風/流人物,多少忠義之士,想要從頭說到尾,怕是說個三年五載都說不完。是時候為這一期節目劃上句號了,以張騫作為結局,大家肯定會奇怪,莫急,我們繼續來了解一下這一位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又得史學家司馬遷稱讚他出使西域是為“鑿空”的人物。】

【張騫生於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字子文,漢代漢中郡城固人,也是咱們現在陝西城固人。年少時的經曆不詳,漢武帝劉徹即位時,在朝廷擔任名為“郎”的侍從官。據史書記載,他“為人強力,寬大信人”。也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品質,才能在種種磨難之下成就“鑿空”之業。】

沒有人會覺得一個人的性格和他能不能成事沒有關係。恰恰相反,很多時候性格決定因素相當重要。

【張騫出使西域,我們都知道這回事,為什麼張騫要出使西域呢?這就得從頭說起了。楚漢戰爭時期,匈奴冒頓單於乘機擴張勢力,控製了中國東北部、北部和西部廣大地區,建立起統一的奴隸主政權和強大的軍事機器。西漢初年,匈奴冒頓單於征服西域,設僮仆都尉,向各國征收繁重的賦稅。匈奴還以西域作為軍事上的據點和經濟上的後盾,經常侵占漢朝的領土,騷擾和掠奪中原居民。西漢王朝的統治者在同匈奴鬥爭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西域的重要性,特彆是漢武帝即位後。從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遷的大月氏有報匈奴世仇之意,但苦於無人相助,漢武帝便決定與西域的聯係,聯合大月氏,以夾攻匈奴,“斷匈右臂”。】

【為此,漢武帝劉徹是廣昭天下,為的就是要尋找一個有誌之士,能夠不畏生死,不怕困難的人出使西域,團結一切和匈奴有仇的有生力量,以達到共同消滅匈奴的目的。】

【張騫於此時毛遂自薦,漢武帝大喜過望,立刻

任命張騫為使。建元二年,張騫率領百多名隨行人員,由匈奴人堂邑父為向導從長安出發前往西域。西行進入河西走廊。這一地區自月氏人西遷後,已完全為匈奴人所控製。正當張騫一行匆匆穿過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騎兵,張騫一行人全部被抓。匈奴的右部諸王立即把張騫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即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見當時的軍臣單於。】

【於匈奴人而言,他們沒有想到漢朝人如此膽大妄為,竟然想穿過他們的地盤去尋找因為他們而與大漢隔絕的他國聯盟,隻為了能夠打敗他們。同時,作為匈奴單於,任是誰也不可能放任張騫他們穿過匈奴的地界,前往他國以達到聯合他國打擊自身的目的。匈奴單於將張騫一行扣留和軟禁起來。沒殺張騫一行人,大概是敬佩他們的勇氣,也想將人收伏為己用。在之後的時間裡,匈奴單於為軟化、拉攏張騫,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頭,進行了種種威逼利誘,但均未達到目的。張騫“不辱君命”、“持漢節不失”。無時無刻,張騫不牢記自己的職責所在,他背負的是大漢皇帝交給他的使命,哪怕因為不降而被匈奴軟禁十年,他也從來沒有動搖過。】

被軟禁十年啊,而且是在敵後,不定被人怎麼的威逼利誘,或者用各種各樣的刑罰。

饒是如此依然能夠不改其誌,不忘他此行的目的。

如此人品,確實難得可貴!

誰人聽著張騫不在心中暗暗讚許,不得不說,漢武帝一朝確實有才之人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