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2 章 第二次(2 / 2)

【張騫一去十三年,對於漢武帝來說,他本已經對張騫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卻沒有想到張騫會回來。此時對於張騫的忠誠,漢武帝沒有任何懷疑。而大漢此時對匈奴的局麵和先前也並不一樣了,河西走廊已經被大漢收入,匈奴向西北退卻,依靠西域諸國的人力、物力,與西漢對抗。得知如此情形的漢武帝怎麼可能坐以待斃。】

【元狩四年,漢武帝再任張騫為中郎將,率三百多名隨員,攜帶金幣絲帛等財物數千巨萬,牛羊萬頭,第二次出使西域。此行的目的,一是招與匈奴有矛盾的烏孫東歸故地,以斷匈奴右臂;二是宣揚國威,勸說西域諸國與漢聯合,使之成為漢王朝之外臣。張騫到達烏孫時,恰逢烏孫內亂,沒有達到勸說烏孫東歸的目的。不過,張騫的副使則分彆訪問了中亞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擴大了西漢王朝的政治影響,增強了相互間的了解。張騫一行偕烏孫使者數十人於元鼎二年返抵長安。】

嗯,主要目的沒有達成,有所得也算沒有白跑一趟。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此後,漢朝和

() 西域各國經常互派使者,大者數百,少者百餘人。促進了雙方貿易的發展,形成了“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的景象。】

【不過,處於西域東端的樓蘭、姑師-後稱車師仍在匈奴的控製之下,他們在匈奴的挑唆下,經常出兵攻殺漢朝使者,劫掠商旅財物,成為漢通往西域的嚴重障礙。已經嘗到貿易互通的甜頭,又是大漢一力促成的局麵,大漢怎麼能容忍彆人破壞。為確保西域通道,漢將趙破奴、王恢於元封三年率七百輕騎突襲樓蘭,後趙破奴又率軍數萬擊破姑師,並在酒泉至玉門關一線設立亭障,作為供應糧草的驛站和防守的哨所。】

【元鼎二年,先前隨張騫至長安的烏孫使者回國,親眼見證大漢情況的使臣如實向他們的國王報告漢王朝的強盛後,以此增強了烏孫王昆莫對漢王朝的信任。烏孫王昆莫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表示願尚漢公主,為昆弟請求與漢和親。】

【西漢和烏孫的和親,先前提到的細君公主為第一位,之後就是解憂公主。這兩次和親,對於鞏固漢與烏孫的友好關係,使烏孫成為漢在西方牽製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發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說到這兒,沈悠長長一歎,【我們不喜於所謂的和親。聯姻總是犧牲,而在我們華夏一般作為和親犧牲的都是女子,彆的都不用說了,在西漢不及於匈奴的幾十年裡,多少女子和親匈奴,可她們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每每想起都讓人悲痛又心酸。聯姻,為國家之利。偏很多人覺得國家興亡和女子無關,事實上無論是哪個願意和親的人,都為家國而舍己。沒有一個人的付出應該被人無視。】

類似的話沈悠不是第一次說,每一回提起,她隻想為女子們爭取和男子們公平對待的機會。

然就是所謂的公平亦難。千難萬難。

呂雉抬起頭目不轉睛的望著天幕,思緒萬千。

劉邦捉了捉頭顯得有些為難,“為我大漢舍身者,我大漢不該連個名字都不給她們留下。”

蕭何連同一旁剛好寫好求賢令的陳平都一僵,怎麼劉邦認為大漢依然需要和匈奴和親嗎?

彆告訴他們,劉邦依然想如天幕所說的那樣被匈奴困於白登?否則哪裡來的和親之事。

可是,他們心裡犯嘀咕,他們敢說出口嗎?

倒是呂雉道:“陛下沒有想過如何對付匈奴?”

劉邦想都不想的答道:“我們如今有能力對付匈奴?”

“那就要看陛下敢不敢用人了。”呂雉相信此話一出,劉邦必然明白她話中何意。要想對付匈奴,劉邦可能不是對手,不過有人是對手,不知劉邦要不要用,敢不敢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