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就應該大膽一點(求訂閱)(2 / 2)

我們有的技術,為什麼還要引進?

既然我們也可以做,為什麼一定要引進外資來做?

“領導,我們也想做大做強,但是缺少技術人才啊!”

領導說完之後,玉愛國見縫插針的道。

“我們真的缺技術人才嗎?”

“那個小家夥,就是你說的小技術員吧?”

“這麼小的娃娃,不管乾什麼看看就能學會,這樣的人才,我們國內還有多少?”

“之前為什麼沒有表現出來?這隻能說明,我們的政策改變,是對的!”

“這麼看來,不是我們沒有人才,而是我們沒有鼓勵人才乾事的決心、政策!”

“現在城裡的變化,你們很多人應該都看到了吧?”

“小商小販的興起,不是沒有原因的。”

“你們看看,我們的政策隻是稍微鬆動,就有多少人掙到錢了?”

“聽說為了賺錢,首都、魔都那邊一些企業,已經在預謀著在電視台、報紙上打廣告。”

“這就是改革,改革就應該大膽一點,之後小心求證。”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試一試才能知道。”

“所以,這一次過來,我就想著在你們公社試一試,就是不知道你們敢不敢?”

玉愛國一聽就激動起來,他的嘴角都有點哆嗦。

“我們敢,現在的農民太苦了,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刻。”

“就算是錯的,難道還能讓他們更苦、更難?”

“莪們這裡一窮二白,已經沒法再難,再苦!”

“隻要有可能讓這裡的農民兄弟,多吃一口飯,不管什麼事情,我們都敢乾!”

“行,我給你們爭取了一些政策,那就要你們好好執行!”

一聽政策要落地,很多了解內情的都激動起來,特彆是玉愛國。

錢文化一看,就笑著道:“先不要激動,個體戶沒有,這個就不要提了,再說,個體戶也隻是小打小鬨。”

“這一次我給你們爭取來的是辦廠,跟外資一個條件,辦廠可以,采取股份製。”

“了解情況吧?國家最少占據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私人最多占股百分之四十九,這是底線!”

“當然,國家雖然占據絕大部分股份,但是可以不要經營權,最多隻要監督權。”

“小夥子,就是你,你叫秦軍是吧?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想法?”

最後,領導的目光再次落在秦軍身上。

“小軍,這位是錢領導,我們地區副專員。”

秦軍一愣,他本來還以為是縣城的領導,沒想到是地區的領導,而且還是個副專員。

仔細想了想,此時的副專員是個什麼官?

地區後來就是地級市,也是大市。

後來杞都縣城也建市,但是隻是個縣級市,受到金泰市管轄。

不用說,這位就是以後的金泰市市長!

副專員以後肯定就是市長,最少還要掛個副書記。

在經濟掛帥的年代,這位副專員其實就是主管一個地區的最大領導。

看到這位領導,秦軍還是很感慨的。

以後不要說是市長,就算是連鎮長,他都不可能隨便下鄉啊!

“愣著乾什麼?錢專員問你話呢?”

看到秦軍在發愣,玉愛國捅了捅他。

回過神來,秦軍立即開口道:“想法還是不少的。”

“我們打算擴大石灰窯廠,建設一座年產十萬噸石灰的大型窯廠。”

“咦?”錢文化本來隻是隨口一提,沒想到這一下就挖出一條大魚。

“年產十萬噸?”

此時已經不止是錢文化,包括玉愛國都是一臉驚訝。

秦軍奇怪的看了一眼驚訝的玉愛國,這個不是早就說好的嗎?

“對,就是年產十萬噸,最少日產能達到兩百噸!”

說完之後,秦軍再次看了一眼玉愛國。

果然,他這一次看到的是恍然大悟的玉愛國。

他之前就從來沒有算一下,日產兩百噸,一年可就是七萬多噸,他說年產十萬噸怎麼了?

人家古代行軍打仗,如果有七萬大軍,都敢號稱七十萬大軍。

他們這一座年產十萬噸的石灰窯廠,可不是號稱,而是實打實的。

因為之前秦軍就算計過,真要擴大規模,他肯定要超產一些。

因為隻有這樣,窯廠才會有自己的小金庫。

一座工廠如果沒有自己的小金庫,老老實實的把利潤上繳,那其後果就是在失去時代的紅利之後,迅速破產。

比如此時很多紅紅火火的國有大企業,他們現在是真賺錢。

但是後來失去市場之後,就迅速衰落、破產、重組、出賣。

為什麼?就是因為賺錢的時候,沒有留點技術研發資金。

他們的所有利潤不是全都上繳,就是乾脆自己花了。

之後不賺錢了,機器設備也開始老舊跟不上時代,自然就要破產重組。

秦軍就算是弄一個股份製企業,掛靠在集體之中,他也不可能留下這種隱患。

年產十萬噸的石灰窯廠,還真是有點唬人。

因為就算國營的窯廠,此時這麼大產量的石灰窯也不多見。

“仔細說說!”對這個錢文化很感興趣。

秦軍也不怯場,因為他早有計劃。

這個說起來數字很大,看著很唬人,其實也就那麼回事。

他如果新建石灰窯,一座就能燒製四十噸,日產三百噸也不過是八座石灰窯。

四天一輪回,也不過是三十二座石灰窯的事情。

但是事情他可不能這麼說,所以在秦軍口中,就是需要用到多少人,怎麼才能完成目標。

比如需要公社支持電力,支持煤炭,甚至還需要幫著出售石灰。

在這其中,秦軍著重說的就是必須要公社幫忙,好像沒有公社幫忙,事情就做不成一樣。

這讓很多跟著過來的公社領導,臉色都變的很好,甚至是紅光滿麵。

誰又願意做一個廢物呢?現在好了,隻有在他們的領導之下,這座年產十萬噸的石灰窯廠才能辦起來。

而這些以後都是他們的政績,也是他們吹噓的本錢!

秦軍會說話,所以很多人都滿意。

當然,不滿意的人也有,但是他們現在已經不重要。

保守派的勢力什麼時候都有,但是他們保守,卻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想法是錯的。

走的太快容易出錯,走得太慢容易被淘汰,隻能說都是為了國家好。

但是,秦軍此時肯定希望激進派更多一些。

“我看行!”

“南邊現在改革的步伐在加快!”

“大江南北,所有城市之中,街道辦的企業、居委會辦的企業,比比皆是。”

“甚至很多人都隻是一個名義上的掛靠,真正說起來,就是私人辦廠。”

“既然人家能乾,我們為什麼不能乾?”

“我們不能自縛手腳,限製自己發展。”

“說到底,誰能讓我們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對的,就應該受到我們的支持。”

“我知道,現在誰也沒法證明,自己是對的。”

“但是,不正是因為這個,我們才要冒險嘗試一下嗎?”

“第一次嘗試,就從石灰窯廠開始。”

“今天有一座年產十萬噸的石灰窯廠,明天就會有年產百萬噸的。”

“我看有些人不服氣?不服氣好,那就比一比。”

“現在上麵領導提出,要搞活市場經濟,雖然還沒有完全放開,但是局部已經開始改革。”

“既然彆的地方能改革,我們這裡為什麼不可以?”

“我看現在農村很多家庭,都著急蓋房子,都著急娶媳婦,那麼我們就先在你們紅旗公社搞一個試點。”

“放心,步子不會邁的太大,我們就以蓋房子為目標,放開蓋房子所需要的各種建築材料。”

“沒聽懂?比如石灰,現在農村,不對,現在到處都需要石灰。”

“既然有需要,那麼就要想辦法滿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