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角色(1 / 2)

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尤其是那些成名導演,他們導出來的電影,哪怕不告訴你那是他拍的,但是你隻要一看電影就會立刻明白,哦,這是那誰誰誰拍的。

但有意思的是,說到管琥,卻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認知。

看過他早期電影的人,會覺得這是一個和大部分第六代導演一樣,將目光聚焦於真實社會,以比較樸實的電影語言去講故事的一個人。

如果是從《鬥牛》開始看他的電影的人,又會覺得,這是一位擅長將各種較深刻思想融入到喜劇風格中,無論怎樣深刻、驚人的東西,都能以嬉笑怒罵來演繹之,卻又能在喜劇之外觸發觀眾的淚點。

簡單來說,他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風格。

於是,他的電影,就被人冠以“明顯帶有印象主義色彩”這樣的名頭。

對於所謂的印象主義,有這樣一個形容——導演們在影片中實驗各種各樣新的攝影與剪輯技巧來描繪人物的心理狀態。

其實說白了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風格,一直在探尋、摸索,但是其電影的核心,是人物,是人物的心理表現。

單純從這一點來說確實沒錯,從早期的《上車走吧》裡的劉承強、高明,到如今的牛二、牛結實,無一不是通過劇情去表現人物內心。

而張步凡對管琥的了解顯然要比一般人要深很多,所以他很清楚,上麵的描述沒有錯,但還不夠全麵。

其實,管琥從來都不在意所謂固定的風格,他所關注的,是一個有著其內核的故事,應該用什麼樣的手法才能夠表現的更好,他就會去使用,這導致了他的風格的不統一。

至於人物的表現,管琥與其他大部分導演也都有著不同,他對於人物,對於人物心理的描繪,著重於一點——戲劇性反轉。

前期的反轉主要集中在主角身上,像《上車走吧》裡的兩個主角,角色外形與性格行為之間的反差,前期展現出的性格與最終選擇之間的反轉。

到了後期,卻幾乎所有的角色都在反轉

《鬥牛》裡,主角牛二從前期的無賴破落戶到後來經曆世事的豁達和堅持的反轉,而在他的周圍,也時刻都在反轉——反對戰爭的鈤本士兵,為了食物恩將仇報的老百姓……這些在人們基礎認知上展現出的反轉,反而讓電影的主題更加的突出和深刻。

而到了《殺生》裡,管琥更是把這一點做到了極致,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著巨大的反轉,而正是這些極致的反轉,讓這部電影注定了能夠讓人在哈哈大笑之後熱淚盈眶。

張步凡也知道,在這部即將到來的新電影裡,管琥想要把這種風格更進一步。

當然,這種風格隻出現在電影裡,2個小時以內的極度濃縮的故事內容,這樣的反轉隻會讓劇情更有張力,但是卻不適合出現在電視劇裡。

在中華,動輒30、40集,甚至隨便70、80集的電視劇,通過大量的劇情片段來鋪墊出的人物,忽然出現這樣的反轉,更大的可能是讓人產生不適、出戲、反感。

“所以,基調是電視劇的這個基調,就比如大林,就是那個最‘正’的,二林是前期反轉最大的,三林是最插科打諢的,對吧?”

張步凡捏著劇本,三天的時間,那劇本已經快被他給翻爛了。

不隻是看屬於他的角色,也就是小泉敬二,而是通篇看,整體分析,因為他清楚,將來要拍的電影,肯定會在這個劇本的基礎上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