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柴浩笑嘻嘻地看著皇帝,皇帝瞪他一眼,道“每年送上來的烈女節婦不知有多少,朕總不能親自去核對吧。”
柴浩笑道“說來說去,還是京衙的問題,是京衙審核不力,難怪知府大人想要儘快結案呢。”
京衙外麵,案子審完了,百姓們依然意猶未儘,還在議論紛紛。
忽然,有人拍了拍福生的肩膀,福生扭頭一看,頓時笑了“鄔二,你什麼時候回京城的?”
鄔二噓了一聲,道“我回來些日子了,還到國公府問了,門房說你出城去了。”
“我昨晚才回來的。”
鄔家二公子七歲時曾拜劉慶雲為師,而劉慶雲之後投在齊慰門下,鄔家先為了讓自家子弟多些曆練,便讓鄔二公子跟在劉慶雲身邊,那時劉慶雲跟在齊慰身邊時,便帶著鄔二公子,之後因為要去邊關,才將鄔二公子送回到鄔家。
因此,鄔二公子和福生從小便認識,兩人性情相投,後來福生去了軍營,鄔二公子也回了鄔家,可是書信往來,從未間斷,隻要有機會,便要聚一聚。
福生問道“出了這事,楊大姑娘怕是做不成你繼母了吧?”
“本來也做不成了,我此番回京就是辦這事的。”
後麵的話,鄔二公子沒有說下去,人多口雜,還是找機會再告訴小夥伴吧。
若不是那楊家不顧臉麵,既不退聘禮,又揚言要去告狀,他也不會把事情做絕。
今天這一出,連帶著王家舅爺那位新近認識的好朋友,甚至這位宋大狀,全都是鄔二公子的安排。
至於害死王氏的人,是不是真是二姨娘,或者二姨娘是否還有幫凶,鄔二公子並不關心。
次日,楊家族老做主,將鄔家的聘禮退了回去。
事情擺在那裡,王氏之死早不提晚不提,非要這個時候翻出來,還能是怎麼回事?說來說去,就是楊大老爺不肯退親引起來的。
唉,兩家人好聚好散,有什麼不好啊。
若說怪誰,還是要怪楊大老爺,若不是他治家不嚴,王氏也就不會死。王氏不死,楊素雲不用守孝,這會子早就嫁去了鄔家,不但不會有今日之事,楊氏一族也得到一份助力。
現在,什麼也沒了。
皇帝的心情卻沒好多少,回到宮裡,便把太子叫了過來“一個家族的繁榮興旺,難道是靠著女眷們的貞烈牌坊來決定的?”
太子不語,自從您登基之後,烈女烈婦可真不少,您少批幾個不就行了?
皇帝瞪他一眼,低著頭難道朕就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嗎?
“傳旨下去,以後各級地方衙門,得再上報這類折子,現有的折子,一律不批,退回去!”
各地衙門幾乎都有請批烈女節婦的折子,皇帝一聲令下,所有的折子都被退了回去,並且以後也不行了。
這道旨意傳出之後,幾乎所有人全都聯想到楊家的案子。
是了,是因為楊家搞出來的假貨,所以才讓整個大魏再也不能出貞潔烈女了。
有那好不容易才說服新寡的兒媳絕食自儘的人家,還沒來得及上報官府,就聽說了這個消息,偏又被親家打上門來,於是兩家人一起,找到楊家。
楊大老爺收監了,可楊家還在。
楊家族裡的族老們又急又氣,王家舅爺帶著族裡的人,守在楊家祠堂外麵要銀子,現在又有死了兒媳的人家上門討說法,這都是什麼事啊。
當務之急,是要先要打發王家的人,否則若是再次鬨上公堂,楊家在京城便徹底抬不起頭了。
王家舅爺請了王氏族裡有功名的族公出麵,與楊家談判,最終,楊家賠償王家三千兩銀子。
這三千兩並非都是王家舅爺的,他要分一千兩給族裡,再拿出五百兩給這位族公。
楊家拿出三千兩給了王家,另外那家見了,眼睛紅了,三天兩頭到楊家鬨事,楊家現在隻想息事寧人,索性拿了二百兩出來,那家人這才做罷。
楊氏一族前前後後出了三千二百兩,隻是銀子也還罷了,更重要的是臉麵,還有子孫們的前程。
子孫們沒少被人恥笑,就連女眷們回到娘家,也要被人問起這事。
族老們顧全大局,尚且能忍,可是老太太們忍不了。
那三千二百兩,是族裡各家湊出來的。
楊家可沒有大富大貴的,這麼多銀子,分攤到各家,那也不少。
再說,惹出禍事的也不是他們,憑什麼最後是他們掏銀子。
“都怪素雲那丫頭,仗著自己是宮裡出來的,平時從不把咱們這些嬸子們放在眼裡,這會子她家鬨出這等醜事,她卻在那裡躲清閒,這可不行。”
“就是啊,若是她熱孝裡成親,也就沒有退親的事,有鄔家那門親家,王家又豈敢去告狀?”
“都是因為她!”
“她還想當那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做夢!”
二姨娘死了,楊素雲還沒有來得及鬆口氣,楊家一群老太太大媳婦便找上門來,唾沫星子啐了她一頭一臉,又把王氏生的長子拽過來,如今楊大老爺蹲大獄,楊大少爺便是一家之主。
楊大少爺被老太太們又拉又扯,嚇得臉色發白,隻能全憑長輩們做主。
當天晚上,楊素雲隻帶著簡單的行李,被送去了楊氏族裡。
第二天一早,城門剛開,楊家的騾車便出城了,騾車裡,五花大綁的楊素雲被塞住嘴巴,大睜著雙眼,憤恨地望著簡陋的車篷。
楊家的祭田距離京城二百餘裡,那裡有個小楊莊,住著楊家人口中的“逢年過節進京打秋風的窮親戚”。
楊素雲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件事會發展到這個地步,更沒有想到,楊家人為了省下給庵堂的香火錢,竟然把她送到了小楊莊。
她想起了那個人,現在能幫她的,就隻有那個人了。
<sript><sript>
<sript><sript>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