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出京,表麵上柴晏是巡查地方刑獄,隻有私底下卻是為了那位福王外室子而來。
此人不知真假,更不知生死,除了從嚴培身上得到的線索以外,可謂一無所知。
好在太子也說了,此事不急於一時,可以慢慢查,讓柴晏來查這件事,也隻是想要得到更多的線索。
顏雪懷帶了識紅,還帶了十幾本番書,這些番書她一早就看完了,可她不敢表現,隻能慢慢來。
柴晏騎馬,顏雪懷坐在馬車裡,邊看邊譯,識紅在一旁奮筆疾書。
鄔霆得知睿王妃行路途中還在譯書,心中感慨,想起當日睿王妃被賜官的聖旨傳出之後,茶樓酒肆中那些口沫橫飛,甚至嚎啕大哭的讀書人,知道的是他們不忿女子當官,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屢試不第,全都是被睿王妃所害。
翰林院編修,這個位子一向都是榜眼專屬,這三年才出一個的全國第二,即使不是睿王妃,也輪不到他們頭上,更何況,睿王妃的這個編修,是在原有的名額之外增加的,和他們沒有半分關係。
鄔霆回想起來,更覺好笑。
幾日之後,柴晏兵分兩路,陸錦行和鄔霆去了範州,柴晏和顏雪懷則去了距離前台村五十餘裡的黃縣。
雖說隻有五十裡,可這五十裡是山路,前台村的人平時很少進城。
珍珠和哨子在縣城裡轉了一圈兒,還真讓他們打聽到一些事。
有一位開山貨鋪子的張嬸子,她的娘家在後台村。
前台村和後台村,隻隔著一道山澗,澗上有鐵索橋,橋這頭是前台村,另一頭就是後台村。
兩個村子離得近,親戚連著親戚,張嬸子的弟媳婦就是前台村的。
說起前台村老王家的那位老太爺,張嬸子眨巴著眼睛:“王家的?你說的是王老公吧?”
“咦,嬸子,你知道?”珍珠驚喜。
“當然知道,能不知道嗎?十裡八村沒人不知道這位王老公,王老公到前台村時,我才十歲,記得清楚著呢。
當時都說老王家祖墳冒了青煙,窮門窮戶的,竟然還有位有錢的親戚,不但有錢,而且還無兒無女,要來投奔侄子。”張嬸子嘖嘖出聲。
“那位老王,真是王老公的侄子?親侄子?”珍珠又問。
“哪裡會是親侄子啊,我和你說,前台村有一半是姓韓的,還有一半姓崔,有一年辛縣那邊發洪水,哎喲,連縣城都給淹了,更彆說村子裡了,辛縣的人就跑到黃縣來,衙門勸他們回去,有的回去,有的說什麼也不回,衙門沒辦法,又不能養著他們,就把他們安頓到各個村子裡落戶。
王家就是那會兒來到前台村的,當時有三家姓王的,衙門見他們都姓王,圖省事,把他們三家安置在一起,全都去了前台村。
他們三家擔心被人欺生,剛開始時,一口咬定他們三家是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我那弟媳婦就是姓王的,也是等她嫁到我們家,我們才知道,他們這三家姓王的,半點關係也沒有。
有一年,那王老公忽然就來了前台村,說是要找他侄子,他自稱姓王,村裡人便把他往那三家姓王的家裡引,第一家就是去的王大寶家裡,對了,王大寶就是全家死光光的那一家。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王大寶就去找裡正,說他叔父來了,以後要住在村子裡,他要給他叔父養老送終。
我弟媳她家,也是後來才想明白的,她們家和王大寶家,都是從辛縣逃難過來的,她爹曾聽王大寶說過,王大寶家裡是三代單傳,到了他這一輩才轉了運道,接連生了三個兒子。
你說說,三代單傳,哪來的叔叔,彆說親叔了,就連堂叔也沒有。
我弟媳她老子,氣得很,為這事找過裡正,說王大寶根本沒有叔父,他那叔父來曆不明,不能留在村子裡。
可是裡正理都不理,後來聽說,裡正收了錢,那王老公有的是銀子,給了裡正銀子,還給王大寶置辦了五十畝地,王大寶是逃難過來的,衙門給他的是荒地,要自己開荒的,可那王老公給買的,都是上好的田地,那地肥得很呐。
王老公不但給王大寶蓋了青磚大瓦房,還在村子裡給自己也蓋了房子,我爹和我哥都去幫忙了,一天給一吊錢,兩頓肉,嘖嘖,前台和後台,兩個村子加起來,這麼高的工錢,那是頭一份,就是黃縣,也沒有這麼高的工錢。
聽我爹說,那房子可比王大寶家的要好,比裡正家的也要好,縣城裡也沒有幾家的房子,能比得上王老公的。
後來那房子走水,燒得精光,可惜著呢,太可惜了。”
張嬸子想想就心疼,那大房子,聽她爹講用的都是上好的料。
“王老公有幾個乾兒子,嬸子小時候見過嗎?”珍珠問道。
“沒見過,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王老公有乾兒子的事,是衙門來查案的官爺說的,王大寶賣了王老公的乾兒子,把王老公給氣死了。你們說說,這王大寶的良心是不是都讓狗給吃了,是不是啊?”
後麵的事,張嬸子所知道的,和李雲珠說的差不多,因為王大寶和兒子們是中毒而亡,因此,村裡人都說王老公在銀子上抹了毒,王大寶父子找到了銀子,自己也被毒死了。
聽完珍珠的敘述,顏雪懷更加肯定,這位姓王的老太監,用的是假姓氏。
太監出宮,有據可查。根據王太監到達前台村的時間,柴晏查閱了在那段時間被放出宮的內侍名冊。
除了皇宮,親王府和公主府皆可使用內侍。
二十年前,裕王和慶王都已京藩,離開了京城,福王遠在平城,仁宗剛剛登基,當時京城尚有兩位大長公主和一位長公主。
太子讓人找到了當年宮裡、兩位大長公主府和長公主府的內侍名錄。
這三座公主府,隨著公主們的離世,皆已由大內收回,內侍名錄就存檔在大內。
柴晏仔細看過當年放出宮的內侍名字,姓王的共有十五人,而這十五人皆留在京城。
其中有五位存了不少銀子,在京城置辦了宅子,過起了富家翁的舒服日子。
另有三位削發為僧,在城外的寶華寺出家。
餘下幾位也留在京城,或投親,或做起了小本生意。
這十五人中除了那三位出家的,餘下十二人儘數在京城落籍,京衙尚有存檔。
那三位出家為僧的,都還在世,柴晏親自去看過,雖然老態龍鐘,可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是閹人。
但這些都是京城的,裕王府能查到,慶王府和福王府裡,在那前後的幾年間,有沒有姓王的內侍出宮,就無從可考了。
縣衙裡應該還有早年前台村殺人案的案宗,但是柴晏不想驚動縣衙,次日一早,他們一行便去了前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