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爭端
王逸之將譚子丹送出門,看著對方的身影消失在雨幕當中,無奈地搖搖頭,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說道:“越來越麻煩了。”
他討厭麻煩,可是似乎麻煩總是不斷地找上門來,讓他想避也避不開,想躲也躲不掉。
王逸之掀起的風浪還沒有平息,就如同外麵的狂風暴雨一樣,各種的陰謀算計隱藏其中,不過這跟王逸之沒有什麼關係。
興華社現如今被徐若雲間接把持著,在各地招收精英社員,勢力呈星火燎原之勢迅速擴大著。
…
此時的明國上議院。
整個上議院位於王宮旁邊,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建築,在議會大廳的穹頂上繪製著明國疆域圖,其中包括海外殖民地以及海陸空港口與基地,數百盞昂貴的白熾燈將大廳照的通明瓦亮。
剛剛經過了一個小時的激烈辯論,中場休息階段,三三兩兩的議員湊在一起,或是叼著雪茄指點江山、或是低垂頭竊竊私語、或是緊皺眉頭在手上的文件上劃來劃去。
議長文海龍眯縫著眼睛,慢慢品著茶,坐在他的這個位置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整個會場中的議論過程,從而分析出各個派係的想法,確保著利益的平衡。
明國議會製已經出現了一百多年,從輔助王室統治國家到真正意義上的掌控國家,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然而這套製度的確立之後,難免也會出現諸多的漏洞。
而文海龍所要做的並不是堵死這些漏洞,因為這些故意留下的漏洞是用來製約議會本身的,他所能做的就是儘量讓這些漏洞不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現如今王逸之的出現,以及其所作所為,不單單是絆腳石了,其自身也成為了議會的漏洞,興華社雖然弱小,可是有著軍方與王室的支持,照樣在上議院混的風生水起。
今天早上,興華社的第一個提案就罕見的直接通過,不能不讓文海龍心生警惕,他腦子裡略微思索了片刻後,突然拿起小木槌在桌子上敲了敲,說道:“安靜,現在進行第十三號提案!”
所有的議員陸陸續續地坐回到了座位上,每一個人看起來都有些緊張,因為這份提案的內容都已經被提前知曉了,是關於削減國防軍費開支的內容。
一個國家的蛋糕就那麼大,到處都需要開支,而和平了幾十年,軍費無疑是讓人垂涎三尺的。
原本和平是國家的主流,這份提案經過運作之後,通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可是偏偏出了個王逸之,以一己之力逆轉了輿論大勢,讓現在整個明國都是一片喊打喊殺的聲音,誰要是敢公開提出削減軍隊,隻怕會被罵成賣國賊。
熙熙攘攘的會場逐漸安靜下來,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逐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