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葵花寶典(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

寒冬臘月,接近新年的瓊州,其氣溫已經很低了。

“武磊,朕感覺有點冷,還是下馬走走吧。”離開製造局的趙昺一邊掖緊了衣服,一邊說著。

“官家,您把這件披風披上吧。”武磊取出一件貂皮披風幫趙昺披上。

“嗯,走吧,走走暖和。”趙昺道。

就這樣,趙昺領著十餘人的護衛漫無目標地朝前走著。

一陣寒風吹來,冰冷刺骨,直刺靈魂。

“真冷啊,沒想到古代的海南居然會這麼冷。想想後世,一到冬天多少人奔向海南過冬。”忍不住打了個哆嗦的趙昺在心中暗道。

華夏曆史上,或者說地球上,每隔一段時期,就會頻繁發生自然災害。

(根據竺可楨先生的氣象研究資料顯示,華夏一共經曆了四次小冰河時期。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便是大家都知道的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

隻不過明朝末年達到了巔峰,冷到了極點。始於明朝萬曆年間,在崇禎年間達到極致。

根據明末各地縣誌記載,蘇州段大運河冰凍三尺(約一米厚)。

這一段時間,廣州根據記載有至少11次暴雪,雷州半島10次,海南島竟然高達17次之多!

南方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北方大地了,直接冰封千裡。

小冰河帶來的除了極端寒冷之外,更可怕就是明末長達十餘年的大旱。

河南,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

陝西,絕糶(tiao,賣糧食)米市,木皮石麵食儘。

然後就是因為沒有吃的,大量的老鼠進入人類**區。

鼠疫,無休止的鼠疫,迅速蔓延,至1644年演變為肺鼠疫。

這場災難間接造就了大明王朝的滅亡。

而到了康麻子時期,氣溫居然鬼使神差般的上升,自然災害雖然還是不斷,但已經沒有明末全國範圍內的那種了。

再加上番薯的引進,造就了所謂的“盛世”。

說到番薯,事實上,明末在東南沿海地區已經在小範圍的種植番薯、土豆等新型農作物。廣州、泉州等地的縣誌上都有記載。

番薯等農作物之所以沒有推廣還是因為在靠天吃飯的古代,農民對於新型農作物的排斥。

我們並不能說農民的思想就有多麼愚昧無知,如果非要這樣說,其實也是事後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