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泉州之戰(一)(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

“蒲壽庚那狗賊如何?”趙昺看著趙與珞問道。

“唉,回官家,狗賊這次倒是下了血本了,光糧食就籌集了二十萬石,大小戰船三千艘,並且招募了萬餘名水手隨船,可以說是傾巢而出。”

“踏馬的!狗賊還真有錢。光這二十萬石軍糧至少也值個三十萬貫了吧。”

古代打仗一名士兵一日至少需要兩到三斤糧食,宋朝一石糧食為一百二十斤,夠一名士兵食用四十日。

十三萬大軍,每人每人按照三斤糧食計算,一日需要消耗39萬斤糧食。

二十萬石糧食就是2400萬斤,足夠十三萬兵馬六十天需求。

戚繼光的《輜重營解》明確記載:一個輜重營共計八十兩大車,可以攜帶“米三百石、穀三百石、豆五百石”。

合計一千一百石糧草,而這僅僅是一萬兵馬三日的糧草。

注意,這是明朝,根據《中國曆代糧食畝產研究》給出的明確答案,明朝一石糧食約153.5斤,而宋朝一石糧食隻有120斤。

可想而知古代打仗糧草消耗之大。

二十萬石糧食夠十三萬元軍六十日食用,這還是在沒有計算戰馬、騾馬等牲口消耗的情況下。

一匹戰馬或者大牲口一日消耗的糧草相當於六到十名士兵。

秦漢時期一匹戰馬相當於十二名士卒的消耗。

千萬不要以為戰馬、騾馬等隻吃草,草是主料,還需要其他的豆類等糧食。

況且戰馬也不是什麼草都吃的,亂吃是要出馬命的。

“官家聖明,的確值這麼多錢。”趙與珞無奈地說道。

“這**給狗賊了什麼好處?竟然如此甘做舔狗。”

“據說虜酋的偽旨上隻有四個字,**泉州。”

趙昺突然想起來劉邦被項羽擊敗之後,曾發出誰幫忙打敗項羽,就把函穀關以東的地盤全分給他。

(當然了,這也就是畫個大餅子。)

蒲壽庚的不一樣啊,這是泉州王啊,實打實的地盤,還是**的。

怪不得這狗賊幾乎壓上全部家底了。

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人心不足蛇吞象。

“嗬嗬,**泉州,鐵帽子王與國同休。好啊,忽必烈還真不愧是一代雄主,果然大手筆。真是令朕刮目相看啊,哈哈哈!”

想通了這些的趙昺哈哈大笑起來,笑聲聽起來很是瘮人。

“既然大家都同意主動出兵,那就準備出兵吧。具體怎麼打?文相公你來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