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家家爆穀卜年華(1 / 2)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全本免費閱讀 []

“城門”就在眼前。

說起來是座“城門”,但其實就是在被摧毀的城牆廢墟中開一個“口子”,方便人員出入罷了。

出入人員並不多,和海口那種需要排隊才能進城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守衛人員倒是不少。

城內,原本應該平整的道路,如今變得坑坑窪窪,道路兩側的房屋也是破破爛爛。

路麵上行人並不多見,大部分麵如菜色,衣衫襤褸,目光呆滯。

偶爾看見一兩名樵夫挑著沉重的柴薪,行色匆匆。

城內店鋪也不多,可以說到處一片蕭條。

“怎樣才能迅速熱鬨起來,至少能多**一些人氣也行。”趙昺觀察著眼前的景象,暗自歎氣。

一處看起來很是陳舊的商鋪前,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塊已經掉了漆色的牌匾,倘若不仔細看的話,“陳家米行”幾個字都難以辨認。

米行旁邊的牆角邊上,一位老者領著一個小丫頭,正在那忙碌著。

“開響嘍!”

瘦弱的老漢扯著嗓子對著周圍大聲吆喝道。

緊接著“砰!”的一聲,一股白煙升起!

居然是爆米花。

隨著聲音的響起,爆米花從鍋裡噴濺到一條長長的口袋裡,隨之一股清香四溢飄散。

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從哪裡跑來了幾個孩童,撿起地上散落的爆米花,放在嘴裡,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一時間,趙昺停了下來,注視著在地上“哄搶”的孩童,視線逐漸模糊,後世80後90後,童年的記憶如潮水一般湧上心頭。

一鍋爆米花,帶來的是香甜與溫馨……

爆米花起源於宋朝。

這些勤勞的民間百姓,猶如璀璨星辰,閃耀在宋朝的曆史長河中。尋常百姓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也如同一股股清流,湧入了宋朝的繁榮興盛之中。

爆米花原理很簡單,取一些適量的大米放入鑄鐵製成的鍋內,封好鍋蓋,放在火爐上不停地轉動,使之均勻受熱。

當然也可以用玉米,但宋朝是沒有玉米的,故而宋朝的爆米花隻能用大米或糯米。

在加熱的過程中,鍋內溫度不斷升高,鍋內壓力也隨之不斷增加。米粒開始逐漸變得柔軟起來,殘存的水分被蒸發,形成了水蒸氣。

隨著水蒸氣壓力變得很大,軟化的米粒開始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