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奉天承運皇帝(2 / 2)

由於“皇帝”是“天之子”,作為兒子輩分,自然要比“天”低一格。

所以常見的聖旨上麵,“奉”、“ 天承運”,之後就是“皇帝”兩個字,而且皇帝的“皇”要略微低於“天承運”的“天”字一格。

或者“皇”和“天”字平齊。

聖旨最後麵“欽此”兩個字也是始於明朝。

唐朝的聖旨多以“門下”作為開頭,如:“門下,天下之本……”。

也有的直接以“朕紹膺駿命”或者“朕祗膺駿命”開篇。

“紹”和“膺”都是承載、接受之意,“駿”大的意思,“祗”恭敬有禮之意。其本意就是“作為皇帝的我承載著偉大而又光榮的使命……雲雲。”

隋唐實行“三省六部製”,中書省負責起草聖旨,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

中書省書寫,門下省蓋章,然後皇帝用璽,這才是一份完整的聖旨,缺一不可。

以上幾個部門,或者幾位大佬,若有一方對“聖旨”存有疑慮而拒不蓋章,那就不叫做“聖旨”了,而是廢紙。

這便是“給事中”(ji,三聲)製度。這個官職雖然品級不高,但是權力很大,具體負責審議、封駁、詔敕奏章,有異議還可直接批改甚至駁還詔敕。

這是一個專門跟皇帝對著乾的主兒。

到了滿清時期,大刀片子一頓操作猛如虎,封駁之權變得有名無實,這些曾經在大殿之上牛逼哄哄的主兒,再也嘚瑟不起來了。

由於不具備完整法律效力的“聖旨”是寫給門下省的,所以自隋唐,以至於後麵的宋朝在書寫聖旨的時候,開頭就是“門下”二字。

宋朝立國前期基本上沿用唐製,聖旨開篇也差不多,基本上是以“門下”作為開頭。

宋徽宗趙佶是個奇葩,喜歡用“朕膺昊天之眷命”作為聖旨的開頭。

老天爺都請來了,結局自然很悲哀。

目前華夏存世的聖旨以滿清居多,明朝的也有,宋朝僅存一份

這僅存的一幅宋朝聖旨,還是人家宋徽宗親筆寫的。《書蔡行敕卷》其內容一般般,就是敕令蔡行即蔡京的嫡孫不準辭官。

這是僅存的唯一一件宋朝聖旨真品,再加上其書法價值,可以說是無價之寶了。

畢竟人家趙佶的瘦金體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筆鋒如刀,字字如劍,笑傲江湖,獨步書壇數百年的存在。

這份僅存的又名《宋徽宗行書蔡行敕》的宋朝聖旨如今保存於遼寧省博物館。

……

肇慶府高要縣,一處高門大院裡。

高大的院牆,氣派的房舍。院內:假山,涼亭,小橋,池塘,流水……一看就是不差錢的主。

池塘貌似橢圓形,寓意著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