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好文章(1 / 2)

好文章

他們年前才來的甲班,還不太清楚甲班的規矩,匆匆上陣的結果,就是在旬考上丟了顏麵。旬考不像丙班那樣隻考帖經題等,考試方法簡單粗暴,要考的東西卻極多。

時下科考,主考帖經題、墨義題、策問題、經義題、雜文題五種題目,旬考就是從這五種題目裡隨機挑選。也就是說,這次旬考是靠帖經題,那整張卷麵都是帖經題,這是最簡單的,畢竟能入甲的學生,不敢是帖經題還是墨義題都是不成問題的。難的是後麵三樣,策問題、經義題、雜文題。

策問:大部分涉及到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吏治等方麵的問題,命題形式和現代語文考試中的論述題或命題作文差不多,也像現代社會的公務員麵試問題一樣,給你一個熱點問題,你來圍繞這個問題分析、闡述你的觀點,要有深度方為上佳。

雜文:是以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論、讚為體裁,讓考生作文,類似今天的應用文寫作,亦稱為公文寫作,有固定模板,上手快,出彩難。

經義:以儒家經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節同一主題的句子為題目,讓應試者作文,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類似今天的讀後感。

這三種題目本身可考的東西就太多太多,加上為了推陳出新,很多考官們煞費苦心,又在此基礎上搞出了截搭題。

尤其是經義題的截搭題,簡直是曆年曆代考官們的最愛。

所謂截搭題,顧名思義,就是將出處不同的句子去頭去尾拚在一起,或者將幾句內容互不關聯的話湊在一起,將本來不當連的地方連起來,乍一看,考生莫名其妙,再一想,暈頭轉向。有些學識淺薄些的,連截搭題考的是什麼都看不懂。科考場上考的也是心態,看不懂題目還怎麼考?考生心態崩了,考官就笑了。有個極為有名的截搭題,考題就是:“君夫人陽貨欲”。

彆想歪,以為是什麼大戶人家的夫人想那啥那啥了。

完全跟那些亂七八糟的沒關係,這句話出自《論語》的兩個章節,“季氏”第十六:“邦君之妻,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季氏”第十七:“陽貨欲見孔子…”

你說說這都叫什麼事?

讀書人何苦為難讀書人?

對於截搭題,天下讀書人深惡厭絕,考官卻情有獨鐘。於是時下的學館之中,也有不少截搭題的考法。不過丁寶林還算厚道,念及這次有七人剛剛入甲,沒整這種截搭題出來。

他此次旬考考的是策問題。

題目是:“問淮安魚稅。”

淮安乃大盛一個郡縣,因為臨著淮海,那兒的人民都以打漁為生,土地是鹽堿地,種地的極少,當地的賦稅以魚稅為主。然而百姓們靠天吃天、靠地吃地、靠海吃海,海龍王開眼睛給口飯吃,日子就好過,海龍王不高興,日日興風作浪,就是九死一生,這是拿命在求生活。因收魚稅,當地百姓怨聲載道,甚至在平雍年間還發生過漁民暴亂的事情。這之後,平雍帝下令減免魚稅,才保得那一方太平。

喬明淵拿到這題目,腦中立即就想起了這件事來。

賦稅根本在民,用在社稷,最終目的仍該是安撫百姓,保住國家的繁榮。這種問題,衛輕軒曾經拿來問過他,他略一思索,就將當初衛輕軒說的話用自己的意思表達下來。

“夫賦稅根本,在於用民…”

洋洋灑灑,一篇近千字的策問題就此展開。

圍繞著淮安魚稅的起源、發展和禍亂之因分析了一番,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對策:“悉知一方穩,惟求生計。生計之錯,錯在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不可逆,人和而可為。開荒原之山,遷海亂之民安於中;沿九朝之海商,擴民生之廣陸,撫周域之民,何為太平,亦可見耳!”

說白了,要解決淮安魚稅帶來的弊端,一是要廣開荒地,進行遷徙,使百姓安穩;二要廣開海禁,拓展百姓的營生道路,政.府出麵安撫百姓,淮安的太平就可以看見了。

喬明淵作文順利,其他三人就沒他這般文思泉湧。除了沈秋池之外,董路和林則惜都有些抓頭。

兩人趁著過年倒是學了幾天做文章,可這種需要時日的事情,不可能一朝而就。因此,兩人很是勉強的做完了文章,上交給了丁寶林。

當天丁寶林收走了試卷,隻略看了一眼大家的卷麵,就點了點頭。

甲班的學生,不管文章做得多不好,卷麵是一定要整潔的,否則夫子當場撕了考卷,連看都不看,這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好習慣。

館主點了頭,就意味著大家的卷麵是過關的,提心吊膽的大家稍稍鬆了口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