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 75 章(1 / 2)

蘇·工具謙站在邊上看著田文瀚把400米的幾個選手教訓得跟個鵪鶉一樣,一聲不吱。

這是蘇謙包括眾人第一次看到田文瀚這麼嚴肅的模樣。

邊上,蘇謙悄悄瞥到邱明鑫歎息著搖了搖頭,一副很是感慨的樣子。

直到把人教訓了一圈,表示接下來的訓練周期會引起新的訓練方法後,田文瀚才放開了虞爽等人。

在教訓完手底下的選手後,田文瀚才又繞到了蘇謙的跟前,仔細地看了眼這個如今短跑教練組的‘寶貝蛋’。

田文瀚當然也是有看過蘇謙此前在少年隊的400米訓練成績的,上麵記錄的蘇謙400米成績還在47秒83,這就已經是一個足夠叫人驚豔的數據了。

田文瀚早在初次看到蘇謙這個成績時,就想要親眼看看蘇謙跑400米的狀態,隻是蘇謙畢竟歸屬的項目還是200米,平時鮮少有400米跑的相關訓練。

這一次,也是借著前一天的話趕話,趁機把蘇謙抓了來,終於圓滿了他一直想要看蘇謙400米表現的心情。

蘇謙的這一次400米跑下來,如果說最終的成績已經足夠叫田文瀚驚豔,那麼更讓他心動的就是蘇謙在400米這個項目速度節奏上的把控。

當前世界田壇公認,400米是一個絕對需要運動員把握節奏控製的項目,對於絕大多數運動員來說,一味的在賽道上全速奔跑,是無法跑好400米的。

國內的400米短跑項目,對於這個概念的接入是比較遲的,對於運動員的節奏控製訓練手段也相對比較刻板,早年來說,國內的400米短跑選手都是一口氣在前麵三個百米的階段全速衝刺,這種情況下,通常跑到第三個百米,選手都已經力竭了,最後的部分都是靠著咬牙硬扛到終點。

哪怕近些年這些情況已經改善了許多,但是在節奏控製上,國內的選手也還是不太擅長。

但在剛剛的這個測試中,田文瀚從蘇謙的身上就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整個400米跑的過程中,蘇謙的節奏控製非常優越,不論是起跑階段的彎道跑或是彎道之後的直道加速,還有在第二個彎道階段的速度調整與最後的全速衝刺。

蘇謙在這一次400米測試中的節奏幾乎是教科書級彆的。

田文瀚越想越覺得心潮澎湃,但再一看蘇謙的位置——邱明鑫已經一把將蘇謙拖到了自己的背後。

田文瀚剛剛還在澎湃的心潮瞬間就被掐滅了。

“嘿,老田,少打蘇謙的主意哈,這可是我們200米的選手!”邱明鑫擋在蘇謙跟前道。

田文瀚沒忍住翻了個白眼,他一把撇開了邱明鑫:“我說你,行了哈。”

撇開了邱明鑫後,田文瀚終於看到了被他藏到了後頭的蘇謙,於是笑著對蘇謙道:“小謙,辛苦你了。”

這本來是他心血來潮的一次拉著蘇謙測了個400米的成績,結果卻也讓他有機會給400米的這幾個選手一個教訓。

國內的400米人才缺失,於是其中有限的一些資質出眾的選手向來都很受吹捧,哪怕在國際賽上成績不行,可是在國內賽上他們卻並沒有什麼敵手。

今天這一回測試,卻有蘇謙這麼一個15歲的小孩兒可以壓著他們跑,到了最後更是隻有虞爽一個人勉強贏過了蘇謙。

有了今天的這個打擊,至少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訓練,這些家夥在蘇謙的對比下,隻怕也會努力地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

這算是今天這個測試最大的意外之喜了。

邊上,邱明鑫眼看著田文瀚跟蘇謙對話,就一直虎視眈眈地盯著,一副‘你敢跟我搶人試試’的凶悍樣子。

田文瀚卻不理他,哈哈笑著對蘇謙道:“小謙,你要是哪天想跑400米了就跟我說,400米短跑的隊伍隨時歡迎你的加入!”

邱明鑫當即怒道:“好啊你個老田,都跟你說彆搶人了,你居然真的還敢盯著我200米地裡的苗兒!”

除了田文瀚和邱明鑫兩個教練你來我往地鬥嘴,倒也不妨礙周圍其他圍觀的助理教練低聲討論。

“蘇謙不是200米的選手嗎?這400米的成績,放國內賽也完全可以奪牌了吧?”

“之前冠軍賽的時候,蘇謙100米僅次於冼望星,200米奪冠,今天這個400米成績也已經進了健將標準……嘶,短跑全項目製霸啊?”

“怪不得田教練想搶人,換我我也想搶人啊!”

“這才15歲,會不會太誇張了?”

“倒也還好?天才這個東西反正就是不講道理的,現在主要就是看蘇謙這個狀態能不能保持到成年了吧?”

而一旁,虞爽趁著田文瀚還在和邱明鑫鬥嘴的空檔,悄悄繞到了蘇謙的身旁。

他一臉期待地看著蘇謙:“嘿,小謙,你400米跑得真牛逼,不如改天我們再比比看?”

說著,虞爽摸了摸下巴,道:“我之前一直覺得跑起來不太有勁兒,但是剛剛跟你一起跑的時候,越跑越覺得狀態越來越好。”說到這裡,虞爽滿臉期待道:“來吧來吧,小謙你下回什麼時候跟我再跑一回看看?”

蘇謙看著虞爽:沉默.jpg

彆人怎麼樣他不知道,對於虞爽他是看出來了,虞爽大概率就是個缺乏刺激的狀態型選手,如果有人能夠激起他的興趣,他的狀態就能夠快速提升,但是賽場上如果沒有讓他感興趣的對手,他就隻能跑出普通的成績來。

這種選手,很容易跑出遇強則強的成績,但是成績之間的起伏差距也會非常巨大。

現在回想起來,蘇謙就不免想到,怪不得之前他見到虞爽的時候,哪怕是開賽前,他都是一副看起來過度放鬆的樣子。

看著企圖勾搭自己陪他訓練的虞爽,蘇謙一臉深沉地覺得,自己小小的年紀身上真是背負了太多的壓力。

這天,200米和400米的訓練場館內,在訓練結束後都頗為熱鬨。

在短跑組運動員們都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蘇謙一路參與了大約半個月時間的專項技術分析會,和各個項目的教練一起,共同研究了短跑各個項目選手目前的技術缺陷與待改進方向。

蘇謙這個名字,也已經在國家隊短跑組的教練方麵,有了完全不同於普通運動員的另外一層意義。

等專項技術分析會結束的第三天,蘇謙結束訓練後,正在遊雲的宿舍艱難地上著遠程補習課程,邢遠誌身邊的助理教練拿了份材料過來給遊雲和蘇謙簽字。

助理教練笑嗬嗬道:“邢教練給蘇謙申請了專門的津貼,說是咱們蘇謙這段時間跟著開了這麼久的會,還提出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和建議,不能讓蘇謙白忙活。”

遊雲聽到後笑了笑,跟正在給蘇謙遠程上課的老師打了個招呼,讓蘇謙先過來簽了個字。

蘇謙自己倒沒想到,去參加技術分析會還能有津貼拿。

“哇,雲哥,所以我也有工資賺了嗎?”蘇謙樂顛顛地看了眼津貼的數字,對他來說實在是一筆巨款了。

遊雲好笑地揉了揉他的腦袋:“你早就有工資拿了,還有比賽獎金,你忘了嗎?”

“啊?”蘇謙愣了下:“是這樣的嗎?”

因為他的年齡才15歲,所以有很多的資料和工作都需要監護人或家長從旁簽字授權,蘇謙一貫大大咧咧,壓根兒就沒想到這許多事情。

遊雲笑了下:“之前世少賽的時候,從賽組委到國少隊,包括你的學校都有獎金發放到你的賬戶,後續的大獎賽分站賽,你也有相應的獎金獲得,另外之前你在大獎賽上答應了直播邀請,你直播的部分也是有網站平台的酬勞和直播期間分成的。”

蘇謙聽得一愣一愣的,平時他哥會定時給他打錢,他手上從來沒有缺過錢花,於是完全忘記了他自己參與各項賽事還有做的各種工作其實也會有相應的酬勞入手的。

蘇謙還是有不明白的,問:“那工資是?”

遊雲笑了起來:“你哥不是跟你說過了?你的運動員所屬單位已經調入S省體工隊了。而且在國家隊冬訓期間,國家隊是有發放單獨的國家隊隊員津貼的。”

蘇謙這才反應了過來,他現在是S省體工隊的所屬運動員了,當然就有每個月的工資津貼了!

遊雲笑了笑,把蘇謙又趕回了電腦前繼續聽他的遠程補習課程。

結果等到晚上的補習結束,蘇謙還樂顛顛地在微博上發了個消息。

蘇謙謙謙:【^0^賺錢了!!!】

這消息發得沒頭沒尾,看得關注著蘇謙的田徑迷們一臉迷惑。

3L:【謙少賺錢了?怎麼的?這是有什麼代言找上門了嗎?】

7L:【看起來像是吧,嗨呀,是哪個商家?還挺有眼光,這麼快就看上咱們謙少了?】

國內願意找運動員代言的商家品牌還不少,特彆是奧運年、亞運年前後,都是運動員代言的高峰期。

運動員自身形象好,少有亂七八糟的事情,再加上自身成績加持和最近這些年運動熱潮地日漸走高,願意找運動員簽署代言的商家自然也是越來越多了。

隻不過,在代言簽署上,運動品牌還是更願意尋找在世界級大賽上證明了自己實力的各項目top級選手,其他選手的代言機會相對來說就會略少一些。

像是蘇謙這個年紀的選手,哪怕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天賦,在國內的田徑圈子裡也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但是真正正經找上門談合作的,也還就隻有褲褲子視頻平台這一家的邀約。

田徑迷們正以為是有哪個商家眼光好,趁著蘇謙現在還鮮少有商家發現,提早來簽約了呢,結果蘇謙回複了其中一個網友。

蘇謙謙謙(回複):【不是的!我有工資了!還有比賽獎金!!】

田徑迷們看到這個回複,腦袋上集體飄出了個問號。

有工資了?

有獎金了?

這是個什麼意思?

過了一會兒,有田徑迷遲疑地翻出了大約一個多月前S省田徑隊官網上的新增隊員名單,其中就有個蘇謙。

田徑迷:【……咱們謙少說的工資,不會就是S省田徑隊的隊員津貼吧?】

田徑迷:【哦,對了,還有國家隊的冬訓津貼。】

眾人:……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看來看去,好像蘇謙除了這兩項之外,暫時也沒有彆的什麼東西可以稱之為工資的

又有田徑迷舉一反三道:【那比賽獎金,想必就是之前世少賽和大獎賽各站的獎金了。】

眾人:……

在眾人還在沉默時,蘇謙居然又一次回複,承認了就是這些工資和獎金。

田徑迷們這下是真的對蘇謙這長到驚人的反射弧哭笑不得了起來。

有人乾脆躲開了蘇謙的微博,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句感慨。

田徑迷:【咱們謙少天賦牛逼吧?世少賽男子百米季軍,國內大獎賽總決賽連奪男子百米亞軍,200米冠軍。這天賦羨慕嗎?(惆悵點煙f)用智商換的。】

這條微博很快被田徑迷們轉了幾千轉,一邊轉一邊有田徑迷們在感慨——孩子傻是傻了點,但是好在天賦好,球球如果有代言看上咱們家謙少,可千萬不要坑人。

為了蘇謙一條微博暴露出的‘智商問題’,田徑迷們簡直操碎了心。

孩子太傻,怎麼辦?還不是隻能寵著了?

專項技術分析會後不久,恰好是隊內大部分運動員新的訓練周期的銜接時間,包括劉威在內的許多選手都發現,在新的訓練周期中,他們的訓練方向出現了不少的技術調整項。

不少運動員都覺得有些奇怪。

“教練,現在都新的訓練周期了,怎麼突然開始新的技術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