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走後,宛宜除了帶三個孩子就沒什麼事情要做了。大格格雖然幫過來了,但是德妃送了一個教養嬤嬤過來,她自己又去內務府找了個老實本分的,兩個人放在一起互相監督。
大格格又是個女兒,對德妃用處不大。
宛宜也不擔心,把這人引入府裡會有什麼事情惹出來。
再者,雖然養在正院,也是把人安排在後罩房那裡,沒什麼事情,也不讓她過來,每日請安後,就讓她回去學習各種規矩、禮儀。
這麼一忙,大格格去李氏那邊的次數也少了。
而在四阿哥離開的那一天,發生在大門口的事情,也有人說到了宛宜麵前。
宛宜也沒怎麼做。
當然不過是口頭上的言語,說是一回事,聽是一回事,宋氏不小心著道聽進去了,可因此就定了武碧桃什麼罪也是沒什麼理由。
蘭英也像是豁出去了一樣,不怕死地把除了福晉之外的其他人都給得罪了。
宛宜乾脆把所有人都給禁足了。
今天讓人去通知李氏過幾日去宮裡,也算是解禁的風向了。
李氏解禁了。
宋氏三個人也順勢被允許進出。
一個月過去,四個人就一起過來給福晉請安。
所有說女人是最為演戲的。
明明那一天火藥味這麼重,這一個月沒見,可今天一起出現,大家都是笑意盈盈,好像之前發生的事情是幻象。
“再過二十天就是到了年關了,爺來了信,大概是要等到除夕那天才有可能回來。這樣的話,府裡的事情就有些忙了。”本來還以為四爺能早幾天回來的,不過在她說了曹家的事情後,再來信的時候,四阿哥就把事情給推遲了。
這一個月。除了宗室那邊有不少動靜,不過因為四阿哥還沒有回來,就算有人猜到了,也屬於是公開的秘密那種。不會有人到外麵說起。
家裡有人在朝堂做官、是勳貴或者有點門路的都應該能打探到這消息,但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一件大事,就是江寧府的曹家下台了。
雖不至於家破人亡,但等八阿哥去江寧府搜集了罪狀回來,看著一本本的賬簿,一疊疊的訴訟表,康熙是當著文武百官黑了臉的。
“白玉為堂金作馬,珍珠如土金如鐵。”當時八阿哥在百官麵前念出這麼一句在江寧府耳熟能詳的民謠。
就決定了曹家是走向末路了。
其實八阿哥剛到江寧府的時候,還是想過有沒有回旋的餘地。康熙的仁政思想,八阿哥是最傾向於的,不過他是因為想要得到官員的支持。畢竟曹家的事情不可能隻有一例,隻不過其他人可能隻敢做個皮毛,而曹家是表皮內裡都黑了。
若是曹家的事情不嚴重。可以周旋,八阿哥當然更願意雪中送炭。隻是他一到江寧府沒幾日,臉就黑下來了。
後來,回京的時候帶了一個曹家女回來。
宛宜聽說了這件事後,正想著曹家難道這是要給八阿哥吹枕頭風。八阿哥就這樣敗在一個女子之流的手上?
怎麼想都覺得不應該。
轉眼,八阿哥就把曹家的罪狀送到了康熙麵前。
當下,又在百姓哪裡得了好名聲。
宛宜不是懷疑過應該有人在故意引導輿論。或者八阿哥處理曹家的事情怎麼就變成為民請命,大義滅親呢。
前者還勉強可以搭上邊,後者就是個笑話。
據說那曹家女到如今不過一個格格的身份都沒有討得,就這麼一個人,怎麼能算得上八阿哥的親?
八阿哥是皇家?
難道曹家還是愛新覺羅家的親戚?
宛宜對這種話是嗤之以鼻的,不過八阿哥的確也會把握機會。本來曹家的事情處理不好,要嘛得罪太子讓康熙不喜,要嘛得罪百官,現在被他一弄,反而成了有功之臣。
至於先前發現曹家事的四阿哥。就被忽略了。
曹家的事情這一個月鬨得沸沸揚揚的,聽說八爺府的門前最近是絡繹不絕的,隻可惜還沒有娶個嫡福晉回來,否則上門的人會更多。
出了月子的三福晉上門的時候指桑罵槐地酸了幾句。
而在四爺府走後,除了三阿哥,倒也有人想上門,不外乎是打探一些消息的。宛宜一律以要照顧懷孕的李氏為借口把人關在門外。
眼看著李氏這一胎已經過了容易危險的月份,差不多是懷孕三個月了,就琢磨著把人帶宮裡去,上一次去請安的時候,德妃還問了一句。
“暖暖她們就不帶過去了,雖說車上有暖爐,可到底不比家裡暖。”德妃對三個孩子也沒什麼太大的熱情,其實想想也是,就這個月份的孩子,隻能吃喝拉撒睡,就是抱到麵前也不過是盯著看了一會兒。
這要是換了十四弟的孩子,德妃估計要喊著心肝寶貝了。隻可惜因為恨屋及烏,三個孩子倒是因為四阿哥受到連累了。
不過宛宜覺得這樣也好。
其實她還挺怕德妃喜歡好好他們的。
就是三福晉還跟她訴苦呢,說上一次進宮給榮妃娘娘請安的時候,被隱晦地暗示讓孩子養在宮裡。
當時三福晉就嚇得一身冷汗出來。
孩子這麼小,榮妃一直照看著顯然不切實際,真到宮裡麵,那還不是扔給宮女太監來看著。要知道這些宮妃們可是連自己的皇子都不一定養在身邊的,而三福晉剛生了孩子,血濃於水,正處於感情依依不舍中,三阿哥都得靠邊站,怎麼舍得願意把孩子送進宮裡去。榮妃話裡的意思想讓他的孩子在康熙麵前多多露臉,三福晉聽懂了,可覺得不合適,這要是皇阿瑪的意思,她就算再不舍也會把人送進去。
可這是榮妃的意思,這幾年榮妃已經沒有那麼受寵了,惠妃更是宮門冷落。四大妃裡也就宜妃和德妃地位穩定。
榮妃自己一個月都見不到幾次康熙。孩子送進去得不到期望的利益,還得忍著母子分離的劇痛,這個賠本的買賣,三福晉實在是不願意。
而且她也是有自己的心思。
孩子還是養在自己身邊才是親近。送進宮裡,那不就等於是彆人的孩子了嘛。
三福晉回去後和三阿哥一說。磨得他同意後,就跑到宛宜這邊訴苦。當然這訴苦是順道的,其實是問她的意思。
要知道宛宜的三胞胎算是稀奇的,在太後和康熙那裡都是露臉好幾次的。若是宛宜這邊要把孩子往宮裡送,三福晉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起步太晚不是?
宛宜當然不同意。
他們兩口子實在宮裡住過的,那個壓抑啊,呼吸都要想一想,仔細斟酌一番,等確定不回去搶了彆人的新鮮空氣後。才敢暢快的地方,怎麼還願意把孩子送進去呢?
而且三福晉有一句話說得好,這麼小的孩子送進去能有什麼用,還得彆人安排照顧,這不是亂折騰嘛。
接下來就是年底了。到時候四阿哥回來,這五兒的事情也就要放到明麵上了,到時候宮裡麵肯定電閃雷鳴的,帶著孩子再家裡躲都來不及了,送到宮裡這是要有多想不開。
反正這麼一來,宛宜就是進宮都不想帶了三個孩子們過去,就怕德妃突然一個腦子抽了。把孩子留下來。
到時候讓她怎麼拒絕?
彆人一個孩子,還能說舍不得?
她可是三個呢。
或許在彆人眼裡這還是好事呢,畢竟孩子多了也容易累。
可宛宜不覺得啊。
她真沒怎麼操心。
三個孩子,就好好調皮了一點,霸道一點,暖暖和壞壞簡直是小天使。又有榆嬤嬤專門看著,奶嬤嬤們也都是人手一個。
她這個額娘做得委實舒爽。
其實孩子現在小也是有小的好處,比如教育上不用太著急。她可沒有想孩子們不會爬的時候就讓他們健步如飛。
“去看看李氏來了沒有?還有大格格呢,帶來了沒?”今個兒索性就把大格格也帶過去,她非常自信這孩子住在她這邊才是好。沒看臉蛋都圓了一圈。
大格格現在還小,正是應該養得肉嘟嘟的年紀。
等大了一些,身體抽條,就是想胖得可愛都不容易了。
話音剛落,杏雲就帶了大格格過來。
大格格牽著杏雲的手,步伐有些慢,走得還不算太穩當,隻是非常乖,沒有讓人抱,走到宛宜麵前,就有些生疏地行禮。
“給嫡額娘請安,嫡額娘萬福。”
宛宜本來擰著的眉頭因為她軟軟的聲音舒展開來,笑著握住她的手,心道還是應該在養養。
等孩子被帶過來,才發現李氏養得有多不經心。大格格四歲的人了,雖說周歲的話才三周歲,可平常這樣的孩子走路也算是穩當了。
到了大格格這邊,請來的教養嬤嬤第一件事情就是引導她多走路。這一陣子,大格格膽子大了一點,不會一見到宛宜就怯怯的。
想來再過陣子,等四阿哥回來後,應該不至於看到阿瑪就哭。
“大格格今天穿得真漂亮,跟小仙女似的。”孩子還小,不可能梳齊頭,就拿著小絹花簪了一排,後麵的頭發是放下來的,衣裙是橘紅色的旗袍,脖子上套了一個狐狸毛的圍脖。
宛宜看得眼熱,等暖暖她們長大一些可以打扮的時候至少得等後年了。果然每個女人的內心深處都有打扮娃娃的愛好。
大格格小臉通紅。
宛宜看得笑了,問杏雲:“大格格來的時候吃了沒?等一下進宮的話,可沒有什麼吃的。”
“奴婢問過了,吃了一碗小米粥,一碗杏仁奶還有一塊棗仁糕。”
“這麼少?”宛宜卻是忘記了,她隻帶過一個五格,五格那胃是無底洞,大格格能比嗎?
“不少了,大格格的量也就那麼多。”杏雲也是問過的。
宛宜想了想,問大格格:“等你額娘過來,我們就進宮,你還餓不餓。有沒有想吃什麼?”
“嫡額娘吃了嗎?”
“嫡額娘吃過了。”宛宜想著榆嬤嬤今天抽空做了荸薺糕,那個是涼性的,宛宜就沒有吃完還剩下一些,不過:“去讓人送完荸薺羹過來。小碗的,還有被荸薺糕拿一塊過來。”
這些都是現有的。
荸薺羹是用了藕粉一直加熱煮,煮到一半的時候把剁碎的荸薺放進去一塊煮,熱了就可以出鍋,再撒上一點桂花,又香又甜。
荸薺糕是做了一大塊,紅日拿過來的時候用刀切了十六開,宛宜早上吃了三塊就停下來了,幾個奴婢分了一份,現在還有四塊左右。
一塊荸薺糕大概就大格格拳頭大小。糕點是半透明的裡麵能隱約看到剁碎了的荸薺粒,同樣撒了點桂花,看著讓人非常有胃口。
大格格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拘束,等吃了兩小口後,臉上就漾出笑容。跟小貓吃到了魚一樣,笑得非常可愛。
宛宜看她吃得香,也覺得有些嘗了了。
不過榆嬤嬤不讓她多吃寒性的,畢竟今年可是一出月子就在外麵奔到,身子到底有些沒有養好。
榆嬤嬤和楊嬤嬤商量過後是打算至少一年內要把她給看住了。
她們的想法是調養一年,以現在爺和福晉的關係,保不齊一年後就又有孩子了。完全沒有考慮過宛宜的想法。
多子多福嘛,之前是因為年齡小,才沒想著讓宛宜多生早生。可通過暖暖他們這一次已經充分說明福晉的身子不錯。
三個孩子生下來都沒有受什麼罪。
以後生一個、生兩個都會輕鬆,就是生四個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宛宜對此是不知道的。
就算是知道了,心裡不太樂意吧,可也不能像以前一樣想著避孕。四阿哥是有兒子了。可一個兒子太少了,兒子多了完全不嫌棄。
說起來還是這古代的醫療水準太低,孩子夭折率太高。
就算是宛宜自己也有些小心慌,內心深處也是覺得兒子還是要多生幾個,可又擔心孩子多了。不能所有人顧及到。
到時候有個什麼病痛沒注意,然後釀成悲劇。
這樣想不行,那樣想擔心。
宛宜乾脆一閉眼,順其自然好了。
眼下嘛,算上一個大格格她都有四個孩子要看著了。到時候若是真的有了,隻能說四阿哥太熱情了,她這塊土地太肥沃了。
有了還能不生?
至於現在嘛,這不是還沒有嘛。
男人都不在府裡,宛宜就悠閒許多。
而在科爾沁草原上的四阿哥,宛宜也不太擔心。她這信也不可能隻有一封啊,總有彆人傳了消息回來。
十阿哥真是非常仗義,總是在適當的時機非常湊巧地破壞了那些想往四阿哥身邊湊的鶯鶯燕燕。
以四阿哥的聰明,一次可能以為是意外,二次、三次過後心裡自然是有了懷疑,隻是爺沒見他做什麼,想來也是願意十阿哥每次都這麼湊巧的。
男人在外沒辦法偷腥,沾花惹草,宛宜也樂得自在。
大格格吃完了荸薺羹和一小塊荸薺糕後李氏還沒有來,倒是聽說蘭英來了。
這蘭英奇奇怪怪的,宛宜也想見一見她,看看能不能從她的言行中猜到一點想法來。
“你先帶大格格去洗手。”宛宜吩咐完杏雲,就讓人把蘭英帶進來。
蘭英進來就笑道:“妾剛才經過李格格那邊的時候,看到李姐姐還在院子裡呢。想著福晉這邊應該等著,就過來說一聲了。”
宛宜臉上未見怒容。
若是這一點事情,她就不高興生氣,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
說白了,不是她不想對付李氏,而是覺得暫時沒有必要,後院裡的女人暫時不可避免,這也就代表了那些人中你踹我一腳、我給你一拳也是不能避免的。
目前這幾個人都沒有碰到她的底線。
宛宜的底線是自己這正院,四爺的子嗣,四爺府的臉麵。至於其他,關起大門,又是在外人不能到的後院深處,隨意她們自我發揮吧。
總不能一直悶著吧,她們不內鬥可就是輪到自己被她們聯合起來鬥爭了。
因此怎麼選擇,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問題。
帶蘭英進來的是蘭杏。
宛宜這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兩個人的名字好像。不過也對,都是做丫鬟的,這樣叫也差不多。
若是蘭英進了四爺府得寵了,當上了側妃了。興許宛宜還會讓蘭杏改名,隻可惜不是。
“給蘭侍妾上茶,喝毛尖嗎?”
“奴婢什麼身份,福晉隨便拿什麼茶都行。”蘭英笑著給宛宜行禮。
宛宜朝梅雪點了點頭。
梅雪就去提了茶壺過來。
蘭英把茶盅捧在手裡,目光有些遊離,半晌都沒有說話。
宛宜想著時間不早了,就是李氏那邊她也不可能繼續等下去了,誤了給德妃請安,糟的可就是她自己。
可看蘭英來定是有目的,她也想知道蘭英同其他人撕破臉皮的原因是什麼?看她過來的樣子似乎和自己有關。
所以才更加得不解。
宛宜讓梅雪幾個人下去。
“你來我這裡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說?”
蘭英笑道:“奴婢過來是想看看福晉身邊缺不缺人伺候呢。”
這話?
宛宜挑眉:“我身邊自然是不缺人的。”
蘭英一臉失望。但很快說道:“奴婢……奴婢是來投誠的。”
宛宜這一回是真的愣住了。
投誠?
她有做了什麼需要彆人來投誠嗎?
還有蘭英有什麼自信,自己會要一個四阿哥的女人來身邊伺候,這不是把敵人往身邊放嗎?上一次李氏的事情,她雖是暫時放下了。
可心裡的疙瘩就一直在。
但四阿哥其實也沒有做錯,他一個爺寵幸自己的女人能有什麼錯?
然這也不代表宛宜就會把人往身邊放。讓四阿哥和彆的女人在自己的院子裡翻滾?她是傻了不成?
宛宜想著想著就氣笑了。
等坐上了馬車,宛宜還在想。
大格格猶猶豫豫地看著嫡福額娘,想著往人身上坐近一點,又往回去坐,如此來回折騰幾次,終於坐得離宛宜近一些了。
宛宜在她第二次這樣的時候就回過神來了,忍不住一笑伸手把人抱到懷裡。
“想坐嫡額娘身邊?坐額娘懷裡好不好?”
大格格點了點頭。
宛宜覺得有意思。就盯著她看,心裡想得非常美,等暖暖和好好大了一些,是不是也這麼可愛,不,或許應該會更可愛。
畢竟是她的女兒嘛。
宛宜有些自戀地想著。
“嫡額娘。”懷裡的小人兒小小聲地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