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1 / 2)

看到林如海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奏章,九皇子險些被氣得吐血。他在江南有範光熙,粵海有史鼎,原本這海貿生意,至少有一半已經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是林如海這麼一道奏章上去,這生意便隻能歸朝廷專營,自己若想插手,得想彆的法子了。

朝廷代表著天下正統,誰敢相爭呢?但是林如海是太子的妻弟,一旦太子繼位,這海貿生意,還不是落到太子手上。林如海這看似一片公心的奏章,誰知道內裡夾著什麼私心。

九皇子是這麼看林如海的,但是這個話沒人敢說。怎麼,海貿生意交給朝廷還不是大公無私,難道你們一個個的小算盤打得劈啪響都想安插自己人分一杯羹反而是大公無私嗎?

就,之前但凡為了爭奪海貿生意而進言的文武百官,現在恨不得生生將之前說的話全吞回去。朝堂上,後悔不迭的人不知凡幾。

不管百官此刻心思如何,林如海這個提議是深得太宗皇帝的心的。

太宗皇帝剛繼位那幾年還好,國庫雖然算不上多豐厚,但到底不如後來每一年各地稅銀還沒收上來,早已經分配好撥到哪裡了。近幾年國庫越發的空了,各部院奏請撥款的奏折一波一波的,太宗皇帝沒少為難。將海貿生意納入朝廷專營,國庫便多了一大筆進項。關鍵是,此法不但能增加國庫進益,還不影響真正勞苦大眾的生計,受影響的,無非是那些個商人的利潤少了。

於是太宗皇帝點了點頭,道:“呈上來。”

戴權應是,走下來雙手接了奏折,捧到太宗皇帝跟前,太宗皇帝接了,一目十行的掃過,還特地問了:“林卿家此法,眾愛卿覺得如何?”

今天這個事,文武百官都知道幾乎沒有反駁的餘地。為什麼?因為今日朝堂上,各個派係暗流湧動,為了海貿生意這塊肥肉,爭得實在是不好看。既然誰得了這筆利益都不能服眾,那麼朝廷得了總沒人有意見吧。

等大朝會上的唇槍舌戰過去,各個派係的企圖暴露得差不多了,林如海再拿出奏章,直接在大朝會上堵了眾人的嘴。否則怎麼這海貿生意彆人得了你們反對,朝廷得了你們還是反對,難道非要歸了你才好嗎?

太宗皇帝問的時候,誰敢反對啊?誰也不會嫌命長啊。大朝會上沒蠢人,之前各派係官員打的什麼小九九,眾人自己心裡清楚,太宗皇帝和其他派係也瞧得明白。這個時候出來反對,和與朝廷做對有什麼區彆?

也是因此,方才最積極在南下辦差隊伍裡安插自己人的九皇子係、二皇子係等,現在都十分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但是太宗皇帝問的時候不反對,以後便再沒有反對的機會了。海貿納入朝廷專營的事,幾乎板上釘釘。林如海的效率有多高呢?就是一擊必中,連大朝會上商議拉鋸的過程都跳過了。最多,以後各派係能夠在海貿衙門的官員安插上爭奪一下。

九皇子、二皇子係的官員現在不敢發言,之前就站在大局考慮的文丞相、翰林院等人卻覺此法極妙,紛紛站出班列道:“臣附議。”

一時間,朝堂上附議者眾。

因為林如海遞奏折的時間太巧了,朝堂上隻有支持朝廷專營海貿生意的聲音,一個反對聲都沒有。對於如此局麵,太宗皇帝很是高興,向來嚴肅的臉上也帶了幾分笑意:“既是眾愛卿都同意此法,便如此議定了。至於實施細則,眾愛卿可以回去想一想,集思廣益,朝會商討而後試行。”

待得眾臣口稱遵旨,太宗皇帝才心滿意足的宣布了散朝。

散朝後,眾臣的臉色是很有意思的,五顏六色都有,大多數都不怎麼好看。能好看才怪了,聰明人都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但是這是能夠站在朝堂上的,哪個不是公認的聰明人,但就是這些聰明人被林如海耍了第二次了。林如海回京才不足三個月而已。

上一次,林如海用戶部記賬改革做幌子,把幾十年的積欠都清了;這一回,林如海讓群臣自己把自己架上了一個憂國憂民的道德高度。然後,你們都憂國憂民了,那增加國庫收益的舉措沒人會反對吧。

就……林如海回京之後乾了兩件大事,不是讓各位皇親國戚、勳貴重臣願者上鉤;就是請君入甕。就都是套路,一次套了各家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的銀子;一次套路了眾人吃到嘴邊的海貿生意。

你說散朝後,金鑾殿前,群臣能是個什麼表情。涵養好的城府深的麵無表情,偽裝功夫稍微淺點的就是想殺人的表情。

倒是朝會上存在感非常低的賈敬出金鑾殿的時候嘴角含著笑。看了一眼二皇子的背影,賈敬覺得,遇到林如海這樣的對手,二皇子輸得也不算冤。

九皇子一直是個很沉得住氣的人,當然他沉得住氣的原因是一直智商都很夠用。之前,從來都是他套路彆人,甚至兩年多前,差點就把太子套路落馬了。但是現在,九皇子細細算來,已經被林如海套路了幾回了。

自從太子逃過鐵網山一劫,東宮就越來越順風順水,而自己仿佛走了背運一般,處處受掣肘。

一直主動算計彆人的人,突然處處被動挨打,便也開始心浮氣躁起來。

就在散朝之後,九皇子先是回府急急寫了兩封信命人快馬分送蘇州和粵海;安排妥當又轉頭進宮看了一趟小鐘妃。

當然,皇子入宮看生母,是人之常情,無需遮掩。但是九皇子和小鐘妃說的話,卻無人聽見。

長康宮是小鐘妃的地盤,屏退了所有宮人,九皇子終於卸下他那副清風朗月的偽裝,露出焦躁的神色來。

小鐘妃現在都協理六宮了,消息自然是靈通的,朝堂上的事,也略有耳聞,不過小鐘妃再有消息,也是聽人轉述的,一來並不全麵,二來也怕轉述過程中失了真。於是小鐘妃問九皇子道:“皇兒,南下查辦王家案子的事,到底出了什麼岔子?”

九皇子是聰明人,不然前世也輪不到他弄死了風頭最盛的老大老二,自己君臨天下。聰明人的記憶力也不錯,幾乎完整還原了朝堂上的事,還加上了自己的分析。

小鐘妃能夠以妃位替九皇子招攬了不少勢力,也是聰明人,甚至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光是聽了一耳朵朝上的明爭暗奪,小鐘妃也覺身上略微出汗,同時,也氣得小鐘妃原本極美的容貌有些猙獰。

但是小鐘妃入宮,原本是鞏固太子地位的工具,她能做到協理六宮的位置,能夠把承恩公府拉攏到漸漸偏向九皇子這邊,就可見這個女人既不缺智慧,也有足夠的耐力,更不會因為氣憤而失了判斷。聽九皇子說完,小鐘妃立刻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如此說來,林如海此人當真不可小覷。

能夠想到將海貿納入朝廷專營,雖然也算有遠見卓識,但也不算天縱奇才。其實能想到海貿專營的好處的人不少,隻是,將海貿納入專營,會傷了許多人的利益,其中阻撓也必然大。不說前朝,就是太|祖皇帝當政的時候,也提過海貿專營,後來因為下頭臣子陽奉陰違,中飽私囊,朝廷並沒有得幾分利益,還生出過亂子,此事後來也不了了之。

自那次之後,王家把持海貿生意,許多朝臣知道太|祖皇帝在位時候,海貿尚且未能成功納入專營,日後成功的幾率更小,便不如不提。倒是如今這個時候,王子騰罪證確鑿,皇上正惱了臣子借朝廷之勢假公濟私的斂財。的確是推行海貿專營的最佳時機。

即便如此,若是林如海直接一道奏折遞到禦前,此事也不是沒有轉圜的餘地。但是今日一舉在朝堂上這麼說開,皇上當麵問群臣又無人反對,此事便是板上釘釘了。

皇兒,你要記住,天下能慮事的人不知凡幾,能成事的人卻鳳毛麟角。便是因為這個時機的拿捏,是否恰到好處。譬如這海貿納入朝廷專營的事,許多人能想到,但是其他時候提了,皆有可能石沉大海,唯有林如海抓住這個時機,能一舉成事。

林如海在大朝會上能拿出極厚的奏章,可見奏折早就擬好了,不但如此,隻怕實施細則林如海也已經擬出來了。有了好的辦法而能不驕不躁,靜待時機,這份遠見和耐心,確實難得。”

末了,小鐘妃嘲諷一笑,道:“你可知道太|祖在位時,提出將海貿納入專營還試行了一段時間的人是誰?”

九皇子搖了搖頭。

小鐘妃冷笑道:“便是林如海的祖父文遠侯。沒想到,他沒做成的事,如今卻有孫子替他完成。”

九皇子也沒想到竟然有此一段舊事,母子兩個略說了幾句文遠侯,又將話題轉回到正事上來。

九皇子自小得小鐘妃教導,生母的智慧也遺傳了八|九分,小鐘妃的話,九皇子自然聽得懂,“可惜,這林如海竟不能為我所用。否則何愁大事不成?”

小鐘妃道:“原本也不是沒機會,隻是前些天剛錯過了。”於是,小鐘妃就將黛玉在承恩公府舌戰群芳的事說了。

九皇子聽得嘖嘖稱奇,道:“這林家女年齡尚小吧,卻智慧、膽識都不缺。這林家的血脈,確然傑出。不過這等閨閣衝突,和拉攏林如海有什麼乾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