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種什麼,在中國人眼中都是最容易的,可是種出來之後官府會不會翻臉不承認土地所有權就是大問題了。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種的地越多將來虧的越多。
這時候廣東人農戶馬上想到了一個人,能最大限度的以民間身份代表官府態度,皇家榨糖廠的經理朱雀朱大善人。
這位雖然沒有官身,但在廣東乾了這麼多年糖廠,一言一行無不代表著官府的態度。凡是他說能做的事情,官府從來沒反對過,凡是他說不成的事兒,最好彆沾,否則官府不動手海軍也得插手。
打聽消息的人回廣州找門路見朱雀,結果朱雀沒見到,海軍巡防都司的武裝貨船先來了。上岸之後二話不說,先在最大的華人村寨口戳了個牌子,上麵寫著:大明海軍巡防都司夷州千戶所。
意思很明顯,小琉球現在歸大明海軍管了。麵對此等不出力撿現成的不要臉行為,小琉球島上的農戶們非但不氣憤還舉雙手雙腳歡迎。
誰發現就是誰的,這種文化自古以來就不是華人的習慣,他們更認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頭上如果沒人管著會非常惶恐。
現在海軍來了,有人管了,也就全踏實了。選出幾個鄉老族長啥的陪著海軍定規矩,剩下的人歡天喜地的準備大乾一場,用汗水去換幸福生活。
海軍巡防都司接手小琉球島,並不是發現島上有大量華人活動,也不是怕聚集盜匪。福建和廣東沿海民眾渡海去小琉球島上開墾的事情早就不是秘密了,也早就彙報給海軍參謀部,可遲遲沒有命令,隻能看著不管。
這次命令終於來了,核心思想就兩個,軍事管製外加民間屯墾。也就是說小琉球島今後的防禦、治安問題交由海軍巡防都司負責,而種地或者種樹的問題交給百姓們去自己處理,海軍不插手。
“眾卿家應該都有孩子,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必須給他們提供飯食、衣服、房屋,條件好的還要送進學堂。但孩子大了之後,就要娶媳婦分家獨活了。
大明百姓就是朕的孩子,他們不能總指望生活在朕的羽翼之下,要長大、要學會自己去找、去拿、去搶生活。什麼地方的土地好就去什麼地方種地,哪裡的礦產多就去哪裡挖礦。
如果有當地朝廷攔著不讓去,可以向朕告狀,朕派兵過去講道理。但如果當地沒有朝廷管束,朕就不好插手了。
這就好比兩家的小孩子打架,大人不應該上去幫忙一樣,大人打小孩子成何體統嘛。
小琉球島上既是如此,從來也沒人來朝廷要求過冊封,更不曾上過疏表,些許蠻夷盤踞之上,憑什麼不允許我大明百姓居住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