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人口(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491 字 1個月前

就算這20年間沒有戰亂,糧食相對比較充足,百姓能部分安居樂業,可人口增長率也有點高,都快趕上耗子了。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戶部把統計數字搞錯了,或者弄重複了。

“陛下有所不知,初見這些數字時臣也不太相信,為了怕地方官員敷衍了事,連續三次派戶部官員去各地村鎮隨意抽查,並從稅務部和日月銀行聘請了能算之人做為輔助。

然幾次查下來,計算結果皆與上報數字沒有太大出入。若不是稅務部劉尚書出言提醒,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說起來其中的奧妙,卻在陛下身上!”

說到具體問題上,孫元化很是感慨,先沒說答案,而是把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講了講,然後狡黠的一笑,把責任推到了皇帝頭上。

“嘿,你這是和誰學的毛病,怎麼還帶倒打一耙的。說說看,朕除了收納遼東邊民,何時還下過旨意向直隸和山東遷移過民眾!”

若是放在往常,洪濤肯定不急不躁的和孫元化問對,保不齊還會打個賭,趁機占點小便宜。但今天真沒這個心情了,積累了大半年的奏折還有多一半沒批閱呢,恨不得每件事都用一句話說清楚才好。

“陛下莫急,且聽臣一一道來。劉尚書給臣看了近五年來各布政使司上繳的賦稅,然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關鍵有二。

其一,直隸和山東自打實施了新政,工廠、作坊、礦山、商鋪如雨後春筍。這些產業無一不需要大量人手,可陛下曾下旨明言不允許雇傭有田畝者務工,本省又沒有足夠的青壯可用,隻能從未曾實施新政的省份招募。

適逢朝廷裁撤衛所和漕運,突然間沒了活計的衛所軍與槽戶、漕軍馬上大量湧入了各家產業,搖身一變成了每月拿酬勞的工人。

其二,隨著海運的興起,天津、灤河、山海關、鬆山、登州、膠澳等港口日益繁榮,每日船舶不斷進出,聚集了大量商販和貨物,又引來了更多販夫走卒,少則數萬,多則十幾萬。

此等盛況全拜新政所賜,如何與陛下脫得開乾係?不僅直隸、山東兩省,凡實施了新政的省份人口都有大幅攀升,福建、廣東亦然,河南、山西和陝西時日尚短,卻也初見端倪。”

要說進士出身的官員比海戶司出身的官員什麼方麵明顯占優,首推拍馬屁的功夫。滿腹經綸的人想誇誰,絕不會直接說你多好,必須繞著圈子的讚美。

到了最高境界時,一番話說出來能讓對方一時半會感覺不到,必須細細琢磨才能嘗出味道,且越琢磨味道越濃,大為受用。

“嘖……你這麼一說,都讓朕有些沾沾自喜了。那你再來幫朕解解惑,這幾個省份的人口劇增,僅靠衛所軍和槽戶肯定不夠,其他人口又是從何地來的呢?”

饒是洪濤這麼討厭拍馬屁的主兒,聽了孫元化的解釋臉上也有些發熱,內心不由自主的舒暢。好在他還能克製住人性,又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口的來源。

有賺就有賠、有得就有失。這幾個省人口增長了,除了特殊來源和自然生育之外,還有一大塊缺口是怎麼補上的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