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7 黔國公沐家(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528 字 1個月前

行凶者當場被抓,經查是沙源土司的族人,屬安南長官司治下。這名土司的領地正處於蒙自到安南的驛道附近,在修路和建立農莊的問題上始終不配合,多次帶領族人與工匠、移民發生衝突。

而安南長官司正六品長官對治下土司之舉不僅不聞不問,還對登門詢問的總督府官員敷衍了事,甚至托病閉門不見,沒有儘到約束之責。????“諸位愛卿為何不言不語?”

遇到這麼大的事兒,皇帝自然要在養心殿裡召開禦前會議。十幾位總參軍機大臣剛得知袁可立被刺時還群情激奮,可是看完雲南的奏報之後情緒卻越來越穩定,久久沒人開口說話。

“稟陛下,當街刺殺朝廷命官其罪當誅!土司沙源應即刻抓捕押送回京詳加審問,若其知情不報則同罪。”在皇帝的注視下,大理寺卿高攀龍起身發表了對此事的處理意見。

“一名土司加一名族人,換朕的一位一品大臣,這筆買賣劃算啊。如此說來,朕將在座的諸位都送去雲南,怕是也不夠他們殺的。大不了舍掉十幾名土司和十數名族人,改土歸流之策也得半途而廢了。”

皇帝對這個答案顯然不太滿意,認為處置得太輕了。言語間隱隱包含了另外一層意思,警告在座的諸位不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此舉如果不嚴加處理,今後誰都彆想踏踏實實任職,隨便找個人就能一命換一命。

“啟稟陛下,臣以為安南長官司長官對治下管束不嚴,在責難逃,也應一並押送入京交三法司審理定罪。”

眼見大理寺卿提出的辦法不能讓皇帝接受,刑部尚書楊漣起身發表了看法。內容和高攀龍的如出一轍,隻是多饒進去一個長官司長官,也算合情合理。

“此舉不妥!安南長官司長官沐啟桐是黔國公沐睿的養子,沐家世代鎮守雲南,與當地各族土官、土司交往密切,改土歸流之策尚需其全力配合,不宜妄動,還請陛下三思!”

一聽說要抓安南長官司長官回京問罪,剛剛還做低頭沉思狀的多位大臣馬上有了動靜,互相用眼神對視之後,由農業部尚書王象晉起身發言,堅決否定了楊漣的建議,並說明了原委。

“哦,是沐家的人……怪不得諸位都沉默不語,原來是擔心朕輕舉妄動,不小心得罪了黔國公,讓改土歸流愈發難以實施。

如此好意朕心領了。可諸位愛卿好像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兒,大明律!在大明之內,除了朕有豁免,任何人犯法與庶民同罪。

既然明明白白寫在了律法上,就不好再做商榷了。功是功過是過,是功該獎是過該罰,既不能功過相抵,也不存在將功贖罪。

沐家替大明世代鎮守雲南,有功該獎。黔國公世襲罔替,數百年不曾更改,獎勵足夠。現在沐家人犯了錯,抓捕入京審理也是理所應當。如果沐睿還自認是我大明臣子,就該遵守大明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