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雅妮此時又展現出了戰略眼光,對歐洲各國的情況好一頓分析。從陸地到海洋,但並沒給出結論,而是兩種可能,其中都離不開兩個國家,西班牙與英格蘭。????“你這麼肯定克裡斯蒂安四世會參戰?”麵對奧雅妮有理有據的分析,洪濤頻頻點頭表示認同,隨後提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是聽丹麥船長說的,他的公司已經接到了國王的命令,要馬上返回本土,應該是去參戰了!”結果奧雅妮給出的答案很出乎洪濤意料之外,居然不是猜測,是有人證的!
“你能見到丹麥人的船長?”洪濤很是想不通,沒聽海軍提過還有丹麥船隻進入南海,那這位女總理又是在什麼地方見到的呢?
“哈哈,陛下居然不知道丹麥東印度公司?哈哈哈,他們就在科倫坡港上麵一點建立的補給點,已經有四五年了,每年都會有商船抵達巴達維亞購買香料。
不過聽科恩講他們購買的貨物主要是茶葉,運到英國和法國去銷售,利潤也不小,與荷蘭人的香料生意並不衝突。”
聽到皇帝的問題,再看看皇帝的表情,奧雅妮暢快的笑了。她來大明這麼多年了,還是頭一次給皇帝解惑,也是頭一次發現這位皇帝並不是什麼都知道,必須非常得意。
“丹麥還有東印度公司!你知道他們的補給點叫什麼嗎?大概位置在什麼地方?”洪濤還真不是裝的,這個知識點確實不知道,起身快步走到大地圖前,盯著印度半島南部使勁兒看。
“好像叫特蘭奎巴……就在缺口位置北麵不遠,科恩說在那裡有座小堡壘,還有百十名丹麥雇傭軍。”奧雅妮沒有接皇帝遞過來的筆,因為她也不知道具體位置。
“唰……特蘭奎巴……你去和科恩說一聲,從下個月起運往巴達維亞的火槍數量翻倍,價格上漲三成!”
奧雅妮口中的缺口就是印度半島與錫蘭島之間的海峽,洪濤拿起筆在海峽以北東側畫了個圈,寫上名字,就不再討論這個問題,而是增加了運往歐洲的火槍數量和價格。
“好的,這是個很令人振奮的消息,陛下的火槍很受俄羅斯人喜歡,再多一些也能賣掉!”奧雅妮也沒過多關注丹麥人的補給點,聽到火槍馬上露出了本性,眼神裡全是貪婪的光芒。
“目前還不成,帝國陸軍也需要更多槍支,工廠忙不過來。”
可惜皇帝想也不想就給否決了,誰不知道賣軍火利潤大,可時機不湊巧,眼下三個最大的機械廠正在全力改裝火帽槍,騰不出太多人手去造前裝燧發槍,隻能先望銀子興歎了。
“如果陛下可以允許民間投資建廠生產火槍,用不了半年產量就會翻幾番。
丹麥人和德國人的戰爭不會太快結束,瑞典人和波蘭立陶宛在打、英格蘭與西班牙在打、聯省共和國與西班牙在打、波斯與奧斯曼也在打,他們都需要陛下的火槍!
香料、甘蔗、可可需要種植,等待半年到一年才收獲。蠶絲也要養殖,同樣要等很長時間。可是火槍不用,隻要工廠夠多,每天都可以生產,為陛下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隻要聊到賺錢相關的話題,奧雅妮就不再是服服帖帖的臣子了,即便麵對皇帝也敢指手畫腳,甚至指責批評。
“嘶……”洪濤借著吸氣把口水使勁兒咽了咽,真是太誘人了,歐洲包括亞洲西部都在打仗,按照奧雅妮的設想確實是當軍火商大賺特賺的好時機。
“製造火槍需要鋼,帝國目前的鋼產量不足以供應這麼多工廠。再等等吧,頂多一年產量就會翻倍的。”但最終洪濤還是以鋼產量不足為由拒絕了奧雅妮的建議。
實際上前裝滑膛槍管用不上好鋼,用鐵皮卷個圓筒照樣能用。啥?耐用性,這可是外銷加走私產品,能保證數量就不錯了,不可能提供售後服務!
但把火槍的技術擴散到民間,洪濤覺得還是太早了。雖然是前裝滑膛槍,畢竟也是火槍,鬼才知道民間一旦投產到底能生產多少,是不是全部賣到歐洲去了。
如果有人將其提供給葉爾羌汗國、布哈拉汗國、外喀爾喀和瓦剌蒙古,甚至高原上那群和尚,將來陸軍的優勢就會被大幅降低,不利於內部穩定。
治理國家,賺錢當然重要,卻不是第一要務,保證國內穩定才是。否則賺來的錢可能還不夠四處滅火的,會得不償失。做為皇帝,重視經濟固然好,可眼睛裡不能全是錢,錢隻是維護統治的必要條件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