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 破局(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486 字 1個月前

既然洪濤選擇了讓阿布倫接替阿布都哈拉成為葉爾羌的新國王,那就肯定不會讓其輕易被暴斃。至於說在國內和宗教方麵影響力不足的缺陷,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彌補的。

這些年沙迪和卓一直在充當大明帝國與布哈拉汗國、哈薩克汗國之間的使節,但也沒荒廢了正業,黑山派領袖。

和當年白山派的待遇差不多,洪濤把願意追隨沙迪和卓的黑山派信徒都安排到了哈密和吐魯番居住,並由當地駐軍予以監控和保護,不讓兩派有互相爭鬥的機會。

這麼做肯定不是心善,看不得黑山派被滅絕,也不完全是送給沙迪和卓的禮物,讓他能安心為自己做事。但凡是落到洪濤算計裡的人,沒一個能逃過被充分利用的宿命。

現在黑山派信徒們就成了套在沙迪和卓脖子上的一根繩索,讓他沒辦法擺脫控製,甚至不能選擇中立,必須再帶領黑山派再次崛起,第二次將白山派驅逐出葉爾羌國,然後取而代之。

隻要讓葉爾羌國內的宗教紛爭一起,大明帝國再對一方暗中提供些幫助,無論是保守派還是改革派的貴族、官員和宗教人士,就都沒精力去顧及其它了,必須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這就是政教一體製度的最大缺陷,所有事情都與宗教掛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也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就事論事。

“陛下,若是黑山派將來也和白山派一般對朝廷陽奉陰違,難不成再讓白山派重來一次?”

此時楊漣才想明白皇帝為什麼對沙迪和卓如此重用了,合算早就準備好了後手,簡直太陰險了。隻是這個辦法好像也達不到治本的功效,很可能在若乾年之後重蹈覆轍。

“文儒多慮了,每交替一次,不管白山派還是黑山派都會元氣大傷,信眾也會大量流失。信仰,首先就是要信,若是無法讓人信也就沒了仰,正是道教廣收信徒的好機會。”

聊了半天,最終還是通政使熊文燦完全吃透了皇帝的用意,沙迪和卓陪著阿布倫返回葉爾羌國,既有重振黑山派與白山派抗衡的功效,還能促進道教的發展。

這話聽著挺矛盾,實際上仔細想想確實又合情合理。不管信啥,總是要吃飯生活的。被拋棄了一次,還能說迫不得已,但不能再二再三。

當信眾的心被接二連三的傷透之後,連黑帶白就全不信了。如果此時剛好有個不錯的替代品,比如道教,那不就成了最大的贏家嘛。

“嘿嘿嘿,朕確有此意,但願阿都刺因彆走的太急。王承恩,馬上擬旨,讓總參謀部立刻操辦此事,不用等朕回京了!”

看到眾臣都恍然大悟了,洪濤終於也暢快的笑了。不管彆人怎麼看,反正在害人的時候自己都是最快樂的。不過要想讓奸計成功,還得抓緊通知總參謀部先把前期工作做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