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海上輕騎兵(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497 字 1個月前

有心讓他收著點吧,可是剛剛才說了放心大膽乾,沒過五分鐘就收回也太不講究了,隻能忍著,還得裝出風輕雲淡的樣子。

兩支數量相當的艦隊,相距5公裡左右,一支從西北向東南、一支從東南向正北,在風向為正西、海況中等、時間為上午10點太陽正南偏東的情況下,該如何交戰呢?

按照洪濤慫顛壞的性格,肯定會利用風向提高船速,以一字橫隊的狀態接近到一公裡左右開始全員轉向,在幾分鐘之內變成航向東北的縱隊,以右舷麵對敵人。不管他們是縱隊還是斜隊,照準了最近的一到兩艘船集中射擊。

然後不管打沒打中,馬上來個160度大幅轉向,航向正西偏北,以左舷朝敵,繼續集中火力射擊對方最近的一兩艘船。

如果從天上俯視,就等於率領著艦隊在敵人前麵來回來去的繞橫著的8字形,充分發揮側舷火力和艦炮射程優勢,一小口一小口的把敵人啃掉。

要是敵人也轉向躲避,沒關係,那咱就從後麵追,找一側超車還是用側舷火炮中遠距離集中射擊一兩艘船。對方要是不甘心被動挨打轉向試圖接近,那就也跟著轉向,又是在前麵繞橫8字了。

隻要不陷入長時間正順風狀態,秦級戰艦修長的船體比這個時代任何戰艦和商船的轉向速度都快,而哥德堡帆型也更利於頻繁轉向。

不用多,兩三個小時之後就能把敵人的操帆手累垮掉。要不老老實實跑回桌灣裡去當靶子,要不就得想辦法脫離,脫離不開就沒轍了。

這麼做的好處是減少中近距離接觸,儘可能不挨炮彈,減少自身傷亡。不管歐洲人的艦炮是青銅還是鋼鐵,也不管是前裝滑膛還是後裝線膛,終歸都是大炮。

一旦進入它們的有效射程,比如300米範圍,真被打上一發,誰也不敢保證船體能完全抗住。真打在甲板上,輪到誰倒黴就說不準了。

但這種放風箏的打法也有缺點,那就是效率低、時間長。說白了就是依靠船速和火炮射程、準度慢慢磨,十次裡麵能打中一次,隻要船體被貫穿,航速一下降,也就成了砧板上的肉,早晚要挨刀。

賽特爾直接轉向正南,就不是要和敵人兜圈子慢慢磨了。他打算利用側順風跑出來的高速,率領一支縱隊搶時間從敵人前進的路線上切過去。

敵艦見狀隻能轉向迎戰,接下來就會再轉向正東,繼續用左舷炮擊。此時另一縱隊的戰艦則會切向敵人隊伍的尾部,一輪射擊之後向西轉向,繼續用右舷炮擊。

這樣兩支縱隊一個順時針繞、一個逆時針繞,開炮頻率會達到最高,效率自然也提上去了。

如果有敵船試圖離開編隊衝鋒靠近,那就集中轟擊阻止。如果敵艦隊整體壓上來,沒關係,反正都是繞圈,保持好距離永遠也追不上。

而敵人被兩麵夾擊,肯定顧此失彼。原則上風帆戰艦的火炮甲板是能兩舷一起開炮的,實際上卻不能。因為船隻始終在左右搖晃,兩邊沒法一起瞄準,顧一邊就得放棄另一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